陳麗君
【摘 要】“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學習語言文字的應用”。讀與寫是小學生認識世界,表達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選準讀寫結合的切入點,幫助學生對接生活實踐,設計有效的練筆內容,是每位語文教師需要深入思考和不斷實踐的。真正的讀寫結合就是和本課的寫作方法、語言特色緊密聯系起來的。結合《少年閏土》的教學設計,體會作者刻畫人物的精妙之處,體現閱讀與寫作之間深刻的融合。
【關鍵詞】讀寫結合;寫作方法;語言特色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學習語言文字的應用”。運用語言,不僅要積累語言,還應了解和掌握一些語言的規(guī)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為了更好地運用語言。
我國元代程端禮曾有言:“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話形象地表述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讀與寫是小學生認識世界,表達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語文教學一定要注重學生的讀寫結合。
中高年級學生,已經學了很多文質兼美的課文,有了豐富的積累。如何選準讀寫結合的切入點,幫助學生對接生活實踐,設計有效的練筆內容,是每位語文教師需要深入思考和不斷實踐的。所謂切入點,即教材中最能體現讀寫結合關系,最宜學生學習作者寫法的關鍵處,抓準切入點就是找準了讀寫結合的突破口。
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真正的讀寫結合就是和本課的寫作方法、語言特色緊密聯系起來的。
例如《少年閏土》這篇課文,節(jié)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xiāng)》。作者緊緊抓住了“我”少年時代的朋友閏土的外貌特點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生動地描繪出一個健康可愛。聰明能干,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的形象。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更要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得,這樣寫得好處。為此,我選了三處讀寫結合的切入點,進行教學設計。
其一是人物外貌描寫,作者只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個健康可愛的農村少年形象。教師從這里出發(fā),讓學生從中體會這是一個怎樣的少年,引導學生理解閏土這“紫色的圓臉”是由于常年在戶外勞動,太陽曬,海風吹,才有這一外貌特征。因此,看出他是個海邊農村少年,身體很健康。從整體形象上看,“圓圓的臉”“頭戴一頂小氈帽”,脖子上還有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可見他是多么可愛。教師在這里相機引導學生理解人物外貌有多方面可寫,本課作者只抓了三點既讓我們清楚地感到閏土的健康可愛,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點,寫人物不能千人一面,而應選取獨特之處,才能如此形象逼真。
其二是閏土給我講的幾件事,教師從這里入手,讓學生從中體會閏土是個聰明能干、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只寫這幾件事,因為這些是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事,尤其是看瓜刺猹,印象最深,不但著筆多,而且課文開頭就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作者三十年后回憶閏土,一下子就想到這一情景,可見這件事給我留下的印象是極其深刻的,從而引導學生懂得要抓住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寫,才能更好的寫出人物特點。
其三抓準語言動作,凸顯人物特點。如“雪地捕鳥、看瓜刺猹”這兩件事體現出閏土的聰明能干。因為他知道“須大雪下了才好”說明他掌握了捕鳥的時間;又從“掃…支…撒…拉…”等動作看出閏土捕鳥技術的嫻熟?!霸铝恋叵?,你聽,啦啦地響了…”說明他熟知猹出沒的規(guī)律;“捏了……輕輕地走…”“看見…便刺…”既寫出他靠近獵物的謹慎,又顯示他刺猹瞬間的敏捷,一個個生動的肢體語言的描寫,入木三分,讓機敏能干的農村少年形象頓時躍然紙上。引導學生在品詞酌句之余,深切體會到“人物的刻畫”不在于華麗的辭藻,篇幅的長短,而在于細節(jié)的選取,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或心理,精準地表述,才會使人物鮮活生動,富有生活氣息,從而領悟作者文筆的精妙之處。
葉圣陶先生講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闭Z文教學中強化讀寫結合,能夠讓學生在品讀文本語言的精彩之余,還能習得作者靈動多樣的表現手法。讀中悟寫,以讀帶寫,才能充分發(fā)揮閱讀與借鑒的仿效作用。學生再將閱讀中所學所感,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語言寫入自己的習作,如此這般,其樂無窮!
在當今新課程背景下,經典美文在布局謀篇、譴詞造句等方面,無不匠心獨運,是學生模仿習作的典范。只要我們精心選取讀寫結合點,在語文教學的“含英咀華”中,就會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真正達到“言與意齊飛,涵詠共讀寫一色”的境界……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訓練》
[2]魏小娜.《“讀寫結合”的三種課型例析》.西南大學文學院語文教育研究室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qū)團結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