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隨玲 薛佳樂
【摘 要】 目的:觀察圣愈湯加味方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療效。方法:將符合納入標準的68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每日給圣愈湯加味方湯劑一劑,早晚各200ml口服,連續(xù)服用2周,2周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痊愈32例,顯效28例,有效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5.6%。結論:圣愈湯加味方能明顯改善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的臨床癥狀。
【關鍵詞】 功能性子宮出血 中醫(yī)藥療法 圣愈湯加味方。
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是由于神經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子宮內膜異常出血的非器質性疾病,一般分為無排卵型和排卵型兩大類,以無排卵型者多見,占功血的80%-90%。無排卵型功血常發(fā)生在青春期及絕經期;有排卵功血常發(fā)生在生育期婦女,卵巢雖有排卵,但因卵泡發(fā)育不良或下丘腦垂體功能不足,引起排卵后黃體功能異常。目前西醫(yī)對該病尚無特效療法,其治療多采用內分泌激素替代療治療,以止血、調整月經周期促排卵等為主,雖然有一定療效,但用藥時間長,停藥后易復發(fā),副作用較大;手術治療如診刮術、子宮內膜部分切除術,子宮切除術等方法,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使得許多患者不易接受。近年來,筆者采用自擬“圣愈湯加味方”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68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68例患者均為門診病例,其中未婚8例,年齡16-22歲;生育期婦女60例,年齡24-46歲;病程最長者4年,最短者半年;陰道流血時間最長65天,最短14天;所有病例經檢查均無生殖器器質性病變。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及《中醫(yī)婦科學》[2],特制定如下崩漏氣虛血瘀證診斷標準:
①經血非時而下,量多或淋漓不止;
②經血色淡,質稀,或紫黯有塊,經行不暢;
③小腹墜痛、刺痛、或塊下痛減;
④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四肢倦怠,或頭暈,少氣懶言,畏寒肢冷,納少,便塘;
⑤舌質淡或紫黯,苔薄白;脈沉弱或澀。
以上①必備,②至⑤具備3項或3項以上,結合舌脈,即辨為氣虛血瘀證。
2 治療方法
全部病例均以圣愈湯加味方為主方進行治療。圣愈湯加味方藥物組成:人參10g 黃芪18g 熟地黃20g 生地黃15g 當歸10g 川穹8g 白芍15g 枸杞子10g 阿膠(烊化)10g 三七10g 甘草6g。1劑/天,涼水煎2次,混合共得藥汁約400ml,早晚各服200ml,7天為一療程。服藥期間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品,宜清淡飲食,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3 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用藥一個療程,月經周期及經量正常,觀察半年未復發(fā);顯效:用藥2-3個療程,月經周期及經量正常,觀察半年未復發(fā);有效:用藥3各療程后經量正常,但月經周期仍不正常;無效:反復用藥不見效果。
4 治療結果
共治療68例,其中痊愈32例,占47.1%,顯效28例,占41.2%,有效5例,占7.4%,無效3例,占4.4%,總有效率95.6%。
5 不良反應
通過對68例患者用藥全過程的觀察,未見毒副作用發(fā)生。
6 典型病例
患者曾某,女,41歲,靜寧縣城關鎮(zhèn)人,月經提前2年余,月經淋漓不盡已2月有余,間有經血暴下不止,血色淡,質清稀,神疲乏力,面色晄白,頭暈耳鳴,小腹空墜,四肢不溫,腰膝酸軟,間有面部烘熱感,納差,睡臥不寧,舌質淡,苔薄,脈細數(shù),曾多次在我院婦產科門診就診,多次查B超未見異常。診刮病檢為增生期子宮內膜。血常規(guī)示:血紅蛋白92g/L。西藥予以激素、止血等對證治療,但均未見明顯療效,故來我科要求中醫(yī)治療。中醫(yī)辯證屬氣虛血瘀證;治以益氣攝血,固沖止崩,輔以化瘀止血。方選圣愈湯加味方治療。服藥7劑后,陰道流血止,食欲轉佳,月經周期正常,經量正常,繼服原方7劑以鞏固療效,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
7 討論
功能性子宮出血屬中醫(yī)學的“崩漏”范疇,其發(fā)病多為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的嚴重失調所致。臨床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經血暴下稱之為“崩”證;另一種是淋漓不斷稱之為“漏”證?!氨缆庇刑撚袑?,崩證多為實證,漏證多為虛證?!澳I主生殖”,“沖主血海”絕經期腎氣漸虛,封藏失司,沖任不固而發(fā)為功血[3]。功能性子宮出血與腎密切關系,并與肝脾相關,而有時虛實又可相因相果,一般而言,“崩漏”虛證多而實證少??傊?,“崩漏”其病本在腎,病位在沖任,變化在氣血,表現(xiàn)為子宮藏瀉無度。關于其治法,明.方約之在《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治崩三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熱涼血以澄其源,末用補血以還其舊”成為后世治療“崩漏”的根本大法。清.《傅青主女科》認為“止崩之藥不可獨用,必須于補陰之中行止崩之法”?,F(xiàn)代研究認為,中醫(yī)的腎-天癸-沖任-胞宮學說與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極為相似,故補腎填精,養(yǎng)血補血對其治療極其重要。筆者認為此類患者多為勞倦過度,耗傷正氣,以致氣虛不能攝血而妄行,至后期血虛傷陰,虛火內動,熱傷沖任,迫血妄行,致月經期先期而至,而發(fā)為“崩漏”。故其治療以益氣攝血,固沖止崩,兼以化瘀止血為主。方中用人參、黃芪補氣攝血;方中四物湯被譽為“一切血病的總方”“肝經調血之專劑”,是以補血調血為主要功效的方劑,其中熟地黃滋陰養(yǎng)血,“于補陰之中行止崩之法”,生地黃涼血止血,白芍合枸杞子補肝腎,益沖任,阿膠補血止血,三七化瘀止血,具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點,又兼能補益,故對氣虛血瘀型功血患者用之更佳。《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曰其:“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化瘀血而不傷新血,為理血妙品”?!侗静菥V目》云:“此藥氣味微甘微苦,乃陽明、厥陰血分之藥,故能治一切血病”?,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三七素能縮短實驗小鼠的凝血時間,并使血小板數(shù)量顯著增加;三七總皂甙能抑制膠原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能顯著抑制大鼠實驗性血栓的形成。更以甘草調和諸藥。諸藥相伍,塞流與澄源并進,標本兼治,補澀兼施,既能止血,又兼化瘀,使血止而瘀自去,瘀去而新血生,共奏益氣固沖、化瘀止血之效。綜上所述,圣愈湯加味方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療效確切,止血效果顯著,復發(fā)率低,且用藥后未發(fā)現(xiàn)腹痛、腹脹等毒副作用,其止血作用是通過改善血液流變性、提高血鈣水平、調節(jié)前列腺素比例及促進凝血等多個作用環(huán)節(jié)而實現(xiàn)的,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第1版:239-243.
[2]張玉珍,劉敏如.中醫(y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第1版:100-105.
[3]梁曉秋.益氣止血調經沖任法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9, 22(3)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