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珊
【摘要】語文學科是一門充滿思想智慧和美的學科,它肩負著熏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個性,塑造學生人格,給予學生美的享受,采用多媒體教學,構建語文樂學課堂,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1.進行情感體驗。2.深入淺出,強化認知能力。3.培養(yǎng)審美能力。4.調動學習主動性。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學科是一門充滿思想、智慧和美的學科。它肩負著熏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個性,塑造學生人格,給予學生美的享受等重任。語文學科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講,我個人認為,它是核心學科。小學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理解,和語文這核心學科是分不開的。換句話說,只有把語文這核心學科學好以后,才能對其他的學科去進行理解、分析、創(chuàng)新。再說,語文它是一種語言。那么,請問語言又是什么?我認為,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溝通的工具。因此,我們只有很好地掌握這工具之后,才能對其很好地去運用,才能很好地去和他人進行交流、溝通。然而,怎樣才能讓學生把語文學好呢?
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在教育領域就產(chǎn)生了采用“多媒體”去進行教學??梢赃@么說:“今天的教育再也不是用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再加一塊黑板就能完成的問題了?!鄙a(chǎn)力要發(fā)展就得依靠科學技術,然而,我們今天的教育要發(fā)展,也得依靠科學技術,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其實我們今天的教學也好比是在進行科學生產(chǎn)一樣,沒有先進的技術,我們怎么能提高我們的生產(chǎn)力呢?而多媒體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又一先進工具,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加精彩,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調動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
采用多媒體對語文進行教學,首先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制作課件,在我們所制的課件中,有聲音、圖片。比如我們上《觀潮》這篇課文,我是這樣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的。先問學生有沒有看過錢塘江大潮,感受如何?接著錄像播放洶涌澎湃的大潮,直觀的畫面和震撼的聲音,給學生以視覺和聽覺的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為感受潮水的洶涌和神奇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深入淺出,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
采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制作課件是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例如,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課文中的生字詞,教師都有可能把它寫在黑板上,或者要求學生在預習時把它找出來并對其查字典,這種方法既麻煩又浪費時間。然而采用多媒體教學,只需要授課人在制作課件時把要向學生講解的內(nèi)容按照順序制作好即可,然后再根據(jù)所講的內(nèi)容一個一個地把它按順序播放出來,這樣既清晰明了又簡單省時,一目了然。同時,課文中的重點語段以及整篇課文只要我們在制作課件時就把它錄入,我們在上課的流程中就可以有分別地把它提出來,并對其進行講解分析。這樣也給學生的閱讀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學生在閱讀課文時,特別是那些較長的課文,要是讓學生齊讀吧,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要是不去閱讀呢?對于那些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來講,他根本就沒有去預習。那么,當你上課的時候你上到哪里他都不知道。然而,采用多媒體對語文的閱讀進行教學,我們可以把你認為很有必要朗讀的語段“拿”出來,讓學生進行朗讀,我們并在字的形體和字的顏色上去下功夫。這樣,在我們老師提出讓學生解答時,這樣就更簡單,我們先把問題播放出來給學生先去思考,再讓學生回答,最后老師總結作答播放出答案供學生參考。
三、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能給人美的享受,有意境美,有情趣美。在語文課的教學過程中,有的課文上起來很空洞,從而有人常說的一句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有時也有這樣的感覺,例如二年級語文課本中的《我們成功了》這篇課文如果不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根本不能體會申奧成功的喜悅和自豪。如果我們采用多媒體對這篇課文進行教學,我想效果一定會好得多。你看,首先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課前,搜集有關奧運會的視頻和資料,先讓大家了解奧運會的標志及申奧的過程,為上課做好準備。有了之前的鋪墊,學生就容易進入情境。當讓學生了解故宮上人如海,歌如潮時,可以播放之前的視頻,調動孩子們的記憶,通過直觀的、形象的圖片和聲音,了解人如潮的意思,真正融入課文當中。再如,六年級下冊《各具特色的民居》這篇課文教學時,學生對這種民居文化了解有限,通過課件播放:如上海石庫門、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等,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讓學生喜歡上我國的特色民居文化。
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我們學習和生活中,主動與被動去做什么事情,可以收到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我們主動地去做什么事情那是自愿的,我們有可能會去想盡一切辦法,去把它做好。這樣才能心安理得。然而被動地去做什么事情呢?就有可能是抱著完成任務的態(tài)度,不管它是好是壞,只要完成任務即可。那么我認為學生的學習也是這樣,有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之分,所以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就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讓學生自己有一個內(nèi)在的驅動力。我個人認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取得進步和發(fā)展。那么究竟有哪些方法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由于各自的知識結構不一樣,經(jīng)歷不相同,就會導致方法不一樣,有的循循善誘,有的給予鼓勵,有的給予批評等等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因為多媒體它是聲音和圖片的組合,聲音它能夠刺激學生的聽覺,圖片能夠刺激學生的視覺,把他們有機的結合,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五官”,就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如:我們在上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把作者所描繪的景象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然后,再去啟發(fā)學生思考,一點都不難。多媒體運用于語文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上課效率。
總而言之,采用多媒體來上語文課,它能夠幫助我們完成教育教學的目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樂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李藝.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編輯:任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