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松
詩歌鑒賞題歷來是高考的重難點,得分率一直較低,因此,我們要掌握答題技巧和基本步驟,如此方可提高分數(shù)。
[答題技巧]
1.認真研究題目,題干預示答題角度、內(nèi)容甚至答案的呈現(xiàn)方式。各地高考詩歌鑒賞歷來詢問角度小,問得具體,有的題目甚至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nèi)容,或者提供了該詩感情基調(diào)。
2.著眼全局俯瞰,整體把握詩詞。無論理解字詞還是句子,意象還是作者情感,都不可偏離詩歌的整體內(nèi)容,不可糾纏于個別細節(jié),導致整體誤讀,務必瞻前顧后細看,前句后文揣摩,上下連貫品味,才是詩歌鑒賞的不二法門。整體閱讀全詩,關注詩中出現(xiàn)的意象,特別注意語境中的意象以及意象的組合關系,調(diào)動常識儲備,揣摩意象意味。
3.分析評價恰當,圍繞人之常情常理考慮詩歌的思想情感。特別是比較熟悉的、特征性明顯的作者,更要細瀆,不能生貼標簽,不可被習慣性思維誤導,應由表及里,逐步深人,分步作答。
4.合理運用術語,適當儲備詩歌鑒賞中常用名詞。如果判斷準確,就要敢于大膽使用;如果不能肯定,要學會運用模糊語言,給人像模像樣之感。比如,語言的風格或特點的關鍵詞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洗練、沉郁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等,一般考清新、自然、口語、明快,個別句考含蓄等。
5.關注五組關系,重點詩歌比較。五組:虛實關系、動靜關系、正側關系、情景關系、樂哀關系。
6.“問什么,答什么”,“怎么問,怎么答”。答案呈現(xiàn)要注意答案的針對性,剖析答案的呈現(xiàn)方式,這是檢查答案正確與否到位與否的重要手段。
[基本步驟]
1.看標題
標題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簡潔概括,是解瀆詩歌的一把鑰匙??梢园凳緦懽髂康?,如《觀書有感》;可以提示寫作背景,如《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可以提示詩歌內(nèi)容,如《送魏二》;可以提示表達技巧,如《春行即興》;可以是詩歌的“詩眼”,如《征人怨》之“怨”。
2.看作者
詩歌作者不同,詩歌風格大不一樣,陶淵明之平淡自然,杜甫之沉郁頓挫,李白之豪邁飄逸,但是偉大的作家在創(chuàng)作上往往呈現(xiàn)多面性與多樣性,比如蘇軾為豪放派詞人,卻也有數(shù)量很多的婉約作品;李清照為婉約派作家,但卻有多首激情豪邁的詩詞;陶淵明平淡,卻有金剛怒目的篇章;辛棄疾豪放,卻有婉約之作,而且竟然還是表達愛國情懷的。鑒賞作品一定要以具體作品表達的內(nèi)容情感風格而定。
3.看作品
所有問題都服從于具體的作品,也就是無論作者是誰,無論作品是什么時代,務必從整體上觀照和理解作品,詩歌作品才是回答問題的第一前提。要重點關注虛實和情景,關注謂語動詞。
4.看注釋
高考試卷無廢言,注釋要慎重。認真分清注釋是解釋詩詞,還是添加背景,一般都是對理解詩歌有幫助的,往往指向詩歌內(nèi)容。
例1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喜雨
楊萬里
欲知一雨愜群情,聽取溪流動地聲。
風亂萬疇青錦褥,云摩千嶂翠瑤屏。
行人隔水遙相語,立鷺摧枝忽自驚。
歲歲只愁炊與釀,今愁無甑更無瓶。
(1)“風亂萬疇青錦褥”描述了什么樣的畫面?(2分)
[解析]描繪了雨中(后)萬頃田地的莊稼郁郁蔥蔥,風吹過,綠浪翻滾的生機勃勃的畫面。(2分?!扒噱\褥”描繪正確1分,揭示“生機勃勃”特點1分)
(2)第三聯(lián)“遙”“忽”二字富有情趣,請結合詩句作簡要賞析。(4分)
[解析]遙:生動描繪雨后水漲河寬兩岸相距更遠,(1分)但人們?nèi)匀慌d奮不已,隔河大聲互語的情形。(1分)忽:生動描繪雨后樹枝積水很多,(1分)而鷺卻習慣性立于其上,終至樹枝折斷,鷺驚懼而飛的情形。(1分)
(3)詩題為“喜雨”,尾聯(lián)卻寫“愁”情,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4分)
[解析]①以愁襯愁:往年愁沒有糧食與酒,這場雨帶來豐年,今年將愁沒有儲糧儲酒之器;②以愁襯喜:今年愁無儲糧儲酒之器,反襯出喜雨。③出人意料:先寫“雨愜群情”的諸多情形,結尾轉(zhuǎn)寫愁情,反寫喜悅,出乎意料,使得詩歌脈絡跌宕起伏。(4分。答到兩點即可)
此題可圈可點,看題目,“喜”為詩眼,統(tǒng)領全詩;看作者,楊萬里的作品大家熟悉,擅長寫景,清新可人;看作品,詩歌淺顯易解,無晦澀難懂之句,風格清新、活潑自然,時有妙語。題目的設置,均從詩句本身出發(fā),所有答案都落腳于詩句的整體理解,明白清楚。
例2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
王溶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獲秋。
金陵懷古
許渾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
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
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②。
[注]①石燕:傳說中的一種有靈性的燕子,遇風雨則飛,風雨停則為百。②洛中:指古都洛陽。
(1)第一首詩中“山形依舊枕寒流”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感慨?(3分)
[解析]擬人。(1分)寄寓了詩人對自然永恒,世事滄桑(物是人非)的感慨。(2分)
(2)請概括第二首詩中頷聯(lián)的內(nèi)容。(2分)
[解析]寫六朝衰敗殘破的景象。(1分)
(3)這兩首詩同屬懷古詩,但表達的主旨各有側重,請結合尾聯(lián)作簡要分析。(5分)
[解析]第一首詩寫當今“四海為家”,而故壘蕭瑟荒涼,警戒當朝統(tǒng)治者吸取教訓,居安思危,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2分)第二首詩寫英雄已去,豪華已盡,只有“青山似洛中”,抒發(fā)了對人間萬事多變的感慨以及對唐朝江山日益衰敗的深沉憂思。(3分)(第二首詩答成舊“英雄雖去,豪華雖盡,而青山依舊似洛中,表達對金陵王氣仍舊未終,繁華依然可以相繼的信念”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