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海旺
摘 要: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大部分的教學任務都有著許多明顯的改變。例如,在小學數學方面,以往的教學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課程改革后的教學任務是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質,使學生能通過數學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最終目的。為達到這一目的,合作學習被應用于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表現是怎樣的呢?基于此,對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應用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數學素質
一、我國小學數學學習的基本現狀
在當下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并不理想,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仍十分常見。教師通過自己的講解,把數學課堂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數學課堂的前半程進行知識講解,然后和學生進行部分課后習題的解答,最后是布置一些課下作業(yè),這是當今小學數學教學的最主要的形式。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小學生完全沒有學習對數學的興趣。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應用
近年來,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被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視。合作學習應用在小學數學的基本定義是:學生通過與同學或是老師進行合作,共同努力解決遇到的數學問題,已達到提高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成績,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和自身特點進行分組,確保每一個展開合作學習的小組的水平都相差不大。在解決一些小學數學問題時,進行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針對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共同合作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在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內容的學習中,數學教師事先把學生分好小組,讓學生對于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在小組內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在學習平行四邊形一些基本的特點時,學生相互討論,在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向教師請教。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夠在合作中學習數學知識,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實踐能力。同時,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成績不好的學習,進行共同學習,能夠提高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的積極性,使全班的數學成績都有著較為明顯的提高。通過合作學習,能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營造一個積極活躍的氛圍。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靈活運用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陳濤清.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及對策[J].小學數學教育,2013(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