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寧
【摘 要】高中作文教學工作應當提高針對性,教師要細致分析當前教學中存在著什么問題,應當運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突破,將教學創(chuàng)新與提升教學成效結合起來。
【關鍵詞】高中作文;教學困境;分析研究
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難度非常大,這一點得到了廣大教師的共鳴。如何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性,應當在提高針對程度方面下功夫。教師要準確尋找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針對每一個方面的難點制定具體的改進措施,并在教學工作中廣泛吸收其他人的好做法、好思路,使作文教學既具有明確的方向,又具有豐富的形式,能夠打破作文教學的困境和僵局,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敘述。
一、準確定位作文教學的疑難環(huán)節(jié)
知不足然后能改,作文教學也是如此。教師首先要搞清楚自身的作文教學存在著哪些方面的問題,學生在作文學習中具有哪些難處,搞清楚這些問題之后,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探索和改革創(chuàng)新。筆者在教學之余,通過和學生溝通談心、座談了解等方式,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搜集來自教學一線的信息,尋找作文教學存在的疑難環(huán)節(jié)。筆者發(fā)現(xiàn)導致高中作文教學遲遲難以快速提升的因素主要和學生學習技巧不足、寫作底蘊不深、寫作素材匱乏等方面因素有關,只要抓住了這些方面的難點進行針對突破,作文教學成效的提升指日可待。
二、針對作文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精準發(fā)力
上文已經(jīng)提及準確定位作文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是開展有效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一定要認真的分析研究,使作文教學具有更強的針對效果。筆者在教學中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聯(lián)動閱讀教學指導寫作技巧。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著較強的聯(lián)通功能,閱讀理解到消化吸收再到表達展示,這既是一個順向的過程,也是聯(lián)通的互動過程。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研究,其中必不可少的涉及到寫作方法技巧、寫作手法特色等內容的分析。以這些內容的分析為抓手帶領學生進行消化吸收,將課文中的技巧轉化為學生的技巧,將課文的寫法吸收為學生的寫作方法,這是提高學生作文技巧程度的一個非常有效的竅門。
2.開展專題研究突破寫作難點。每一位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都要進行針對性的突破,既要面廣量大、廣種薄收的進行整體教學,又要進行單兵作戰(zhàn)、重點突出的難點攻堅。在專題研究方面,筆者精心選擇了作文教學中的一些難點,例如學生在文章的選題立意上不夠新穎,難以提煉出有深度的題目。對此,筆者帶領學生從表述的方式、蘊含的底蘊到展示的深度、拓展的外延等角度,和學生進行共同的分析研究,讓學生學會擬定吸引人眼球的題目,擬定給人眼前一亮、有深度內涵的題目,這樣的專題研究有效突破了學生平時作文創(chuàng)作中的思維瓶頸障礙。再比如,心理描寫也是學生難以把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回憶一些真實的場景,將自己的內心所感表達出來,這樣的形式使學生在心理描寫方面更具真實的感知印象,表達出來的內容具有濃厚的真實情感,這對突破寫作難點將會產生非常積極而重要的影響。
3.注重下水示范發(fā)揮引領效果。作文下水示范是不同階段教師普遍采用的方式,其最大的效果在于提高了作前指導的直觀引領效果。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除了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指導滲透之外,還可以赤膊上陣,借助于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開展引導。特別是教師或是委托學生寫作的下水作文,更是能夠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在下水文出示之后,筆者一般帶領學生對這一篇文章進行由淺入深的分析,無論是文章的結構還是文章的具體手法,甚至到字詞的運用、語句的組織進行充分深入的研究,讓學生在范文的分析中增強寫作方法技巧的感悟。因為下水作文的類型和學生將要創(chuàng)作的作文屬于同樣的類型,因此引導學生對下水文的分析研究,無論是總結成功經(jīng)驗還是指出有待改進的不足,都可以對學生的作文寫作技巧養(yǎng)成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
4.廣泛開展閱讀積累深厚底蘊。導致高中生作文寫作水平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缺少文學底蘊,腦海里老是干巴巴的幾句話,詞匯量也不豐富,對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框架結構也很難有詳實的印象。解決這一問題,通過閱讀積累的方式是很好的途徑。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課堂學習閱讀的方法,課后進行大量的閱讀拓展,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獲得更多的詞匯,感受更多的語段。還可以將這些內容摘錄下來,經(jīng)??匆豢础⒈骋槐?、記一記,形成自己的語言積累,這對提高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中的語言表達層次具有非常好的幫助。為了增強學生寫作的技巧水平,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提煉提綱,將閱讀的精華摘取出來以實現(xiàn)厚積薄發(fā)。
5.組織豐富活動提高鍛煉效果。教師可以開展一些活動,組織學生去觀察分析,以解決學生寫作素材不足的問題。無論是深入到生活中去感受,還是在校園生活中進行觀察,都可以為學生尋找到很多的素材。例如從校園生活中發(fā)掘出一些良好的校風學風,展示同學之間團結互助、共同進步,展示大家勤奮學習,為了人生的目標不懈努力的這些正能量事例,指導學生豐富到作文寫作素材之中,這樣就能夠為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素材支撐。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認真的看、深入的想,獲得素材、有所感觸,寫出的文章無論是內容還是主題都會有明顯的提升。
三、結束語
高中作文教學困境并非一日形成的,廣大教師要制定好計劃,落實好措施,特別是要針對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精準發(fā)力,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提升學生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海歐.對優(yōu)化高中作文教學模式的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1)
[2]宋國紅.求新求異求變化,明心明志明理想——高中作文教學立意方法探析[J].中學語文,2016(06)
[3]龔叔孫.為高中作文教學支招[J].中學語文,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