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精華
花兒靜靜開,自然落,沒有人去采摘和打擾,在自然的懷抱里泰然自若。
如此去留無意,寵辱不驚的句子,滲透著濃濃的禪意:云卷云舒是云的事,鳥飛鳥棲是鳥的事,花開花落才是我的事。
人心亦是一朵花。它可以選擇明媚,也可以選擇陰雨;可以選擇晶露,也可以選擇云霧。高興了,我就敞開心扉開懷一笑,千嬌百媚。
吉田兼好法師在《徒然草》里寫了這樣一句話:“人心是一朵不待風(fēng)吹而自落的花?!贝嗽捯怀觯芍^驚艷了無數(shù)世人。
許多人的心太過拘泥,過多思慮,為別人而活,看他人眼色行事,靠別人的冷暖喜悲。這樣的人生,過多地摻雜了別人的需求,自己的那一部分越來越小,直至失去了最純粹的自我。
最幸福的人生還是需要“活得自我”一些。像林夕所說:“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何必非要千人一面,非要趨之若鶩、一味附議?人應(yīng)該有自己的主見,否則,就只有被忽略的份兒。
有一個詞叫“釋懷”。為了這個詞,唐朝李翱面對朋黨傾軋看不過去,還寫了一篇《釋懷賦序》,“哀直道多尤不容”,勸人釋懷,引起世人驚嘆?!搬寫选边@個詞,在佛家人看來,那就是“佛家人的胸懷”———佛家人基本都姓釋加牟尼的“釋”,所以這樣解釋。
這么說也不無道理。佛禪多半教育我們要學(xué)會“放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功利內(nèi)心清明,放下貪念內(nèi)心無私,放下偏見拾起公正。
人心是一個千古難解的命題。如今,太多的讀心術(shù)書籍充斥市場,單靠那一兩本書,就能了解別人的心,豈不是癡人說夢?我們有功夫花心思讀取別人的心事,不如沉下心來關(guān)照自己的內(nèi)心。生活中,太多的人認識別人容易,“認識自己”卻難上加難。如此,你把別人看得再清,又有什么用途?無非使些魑魅魍魎、偷心耍詐的伎倆罷了。
有人說:一本《紅樓夢》,就是曹雪芹自我的大宣泄。只不過,這種宣泄的方式,不是空發(fā)牢騷,而是從“自我”出發(fā),把世事描摹成“一朵花”。最終,群芳香消玉殞,曹雪芹也名揚千古。對于紅樓夢來說,或者說對于他本人來說,他就是自己的“青帝”,因為他做了自己內(nèi)心的主人。
(作者單位: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xiāng)中心學(xué)校)
編輯∕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