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代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是現代教育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幫助學生理解體育知識、掌握體育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目前,我國關于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還十分有限,本文將深入的研究我國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并詳細闡述其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終身體育行為習慣的影響。
關鍵詞 體育教學 終身體育 行為習慣 評價 培養(yǎng)
一、提出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對學生體育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并且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決定》中強調了學校教育對學生體育行為的培養(yǎng)作用,并要求學校通過完善的體育評價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但我國大部分學校仍然采用應試教育的模式,并未將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與學生體育行為習慣進行有機結合,反而導致部分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下面將詳細研究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終身體育行為習慣的影響,針對學生體育行為習慣的問題,提出合理的改進措施。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在2014年2月至2015 年6月期間,隨機抽樣調查本校兩個教學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將以上調查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參照組,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排除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接受過大型手術的學生,包括嚴重肝腎心功能疾病、精神疾病等。觀察組和參照組的人數相同,其中觀察組包括35名男生以及25名女生,學生年齡介于16-19歲之間,平均年齡(17.7±0.8)歲,參照組包括34名男生以及24名女生,學生年齡介于16-18歲之間,平均年齡(17.5±0.9)歲。隨機抽樣調查中的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以及身體條件上的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要求(P>0.05)。
(二)研究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體育教學模式,觀察組采用體育教學評價模式,具體的實施方案如下:
1.新生入學的第一節(jié)體育教學中,向學生普及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基本知識,并詳細說明教學內容、學習方法、考試模式、評價內容、評價方法等,讓學生十分清楚地掌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各個細節(jié);
2.體育教學評價內容,觀察組以學生的體育行為作為評價標準,將70%分值用于考察學生的出勤狀況、課堂表現、課外鍛煉以及體育鍛煉習慣等,將30%的分值用于評價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以及體育技巧等,參照組則恰恰相反,將70%的分值用于評價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以及體育技巧等,將30%分值用于考察學生的出勤狀況、課堂表現、課外鍛煉以及體育鍛煉習慣等;
3.具體的評價實施手段,對觀察組的學生采用量化評估方式,分別以優(yōu)、良、中、差等四個標準進行記錄,最后在學期末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參照組以階段性評價考評學生的最終成績。
三、結果分析
經過兩個學期的跟蹤調查,可以發(fā)現學生的體育行為具有明顯的差異,其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觀察組的學生對體育學習更加具有興趣,同時體育決心的信心也更加充足,很多學生開始重視體育鍛煉,體育鍛煉的自主性也更加明顯,尤其是體育能力與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已經養(yǎng)成了長期鍛煉的習慣;
(一)參照組班級的學生體育課堂教學缺少興趣,很多學生都沒有課下訓練意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對身體健康的意識很淡薄,部分學生害怕做不好體育動作,導致同學與老師的笑話,致使學生出現心理障礙,甚至厭煩體育課堂教學;
(二)參照組中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表現為害怕吃苦的現象,很多學生因為先天素質較差而放棄體育鍛煉,那體育鍛煉時一旦出現身體的生理反應,比如常見的耐力跑極點,就會潛意識地選擇放棄;
(三)參照組中的學生對體育鍛煉表現十分乏味,很多學生體驗不到自己獲得的成功,經常承受老師與同學的批評,導致學生的挫敗感很強,部分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甚至中途放棄鍛煉。
四、結論
習慣是長期養(yǎng)成的行為,葉圣陶先生曾經將習慣分為兩種,一種是好習慣,另一種是壞習慣,好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益,壞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害。終身體育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而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僅僅只是一種手段,通過體育教學評價量化學生的日常體育行為,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學校通過建立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幫助學生提高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為學生尋找體育鍛煉的成就感,學校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健康第一的教學氛圍。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行為習慣的基礎,因此學校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終身鍛煉意識,引導學生形成課下體育鍛煉的習慣,將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滲透進體育教學的各個細節(jié)。除此之外,學校還必須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個性化的體育鍛煉計劃,根據學生的體育鍛煉計劃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保證所有的學生參與到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
參考文獻:
[1] 汪君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體育權利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福建省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
[2] 姚磊.安徽省本科院校體育選項課教學現狀調查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3] 呂田甜.福建省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影響研究[D].集美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