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初中學習中重要的科目之一,作文又是語文考試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文難,學生難寫,老師難教。筆者根據(jù)自己的觀察,結(jié)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幾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希望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策略
語文是初中學習中重要的科目之一,作文又是語文考試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白魑碾y,難于上青天”這是普遍初中生的感受。所以,很多初中生的作文還停留在小學的基礎(chǔ)上。難道寫作就這么難嗎?筆者也不斷在探索,現(xiàn)結(jié)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幾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多角度積累寫作素材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的源頭在哪里,在大自然中,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的人寫作,信手拈來,揮筆成章;有些人寫作,冥思苦想,難于下筆。究其原因,就是前者腦袋里素材儲備十分豐沛,后者腦袋里素材十分匱乏,也難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所以我們要想寫好作文,首先就得積累素材。
(一)善于觀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
用眼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景物,如觀察葉子,“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植物的葉子千姿百態(tài),各有風韻。于是筆者利用課余時間帶著同學走進自然,收集了一些樹葉標本,讓他們從葉子形狀、顏色等方面去觀察,老師再從季節(jié)特征、生長環(huán)境等方面介紹。多彩的樹葉標本、翔實準確的語言介紹不僅讓同學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葉,還讓他們感受到了葉子的美韻,更讓他們積累了有關(guān)葉的許多知識。
(二)博覽群書,從課外書中積累素材
我不僅要求學生閱讀教材上推薦的課外書目,還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廣泛的閱讀其他課外讀物。讓學生每天最少安排半小時的課外讀書時間,而且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并且把讀書時遇到的佳詞美句或好的段落摘抄下來并背誦。這樣慢慢地,讀書使學生吸取了知識的營養(yǎng),豐富了他們的思想,拓展了他們的視野,也使他們領(lǐng)會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寫作規(guī)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三)學以致用,從教材和課堂中積累素材
課本上的內(nèi)容,不管是優(yōu)美的散文還是古詩詞,它本身就是學生積累素材的一個重要渠道。所以,書上要求背誦的篇目,一定要讓學生落到實處。當然,學生讀課本和課外書,畢竟還是有限,有時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老師可擴展一些知識,讓學生們積累一些素材。如:初一上冊上完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一課時,我就問學生還知道哪些人殘志堅的人,學生知道一些,我又補充一些。另外我還向同學們補充了一些史鐵生的生命感悟的句子:“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p>
二、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老師們都知道,初中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家庭,他們具有的是不同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不同的智商,不同的接受能力,所以雖然是同一個老師用同一種方法,同樣的要求寫同一篇作文,寫出來的文章也差異很大。這時,我們就不能用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只著眼于思想內(nèi)容和寫作特點,而我們應該注重學生寫作前后的思維、情緒、情感等,用多元化的評價模式,用靈活多變的標準,多角度多方面的評價學生作文,盡量挖掘“閃光點”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以至于推動作文教學的改進。例如:在作文互評中,我要求學生找別人作文的“閃光點”,如文章結(jié)構(gòu)安排好;立意深刻;真實感人;語言優(yōu)美;描寫生動;有文采,有創(chuàng)意;制造懸念;前后呼應;有伏筆有鋪墊等。通過互評、點評、交流,很多學生都感到了寫作的成功,嘗到了寫作的快樂,也就激發(fā)了他們的寫作興趣。漸漸地,他們就不再那么怕寫作,有些同學還喜歡上了寫作。記得班上有一位叫胡兵的同學,第一次作文交到語文科代表處,就被退回去了,原因是字數(shù)不達標。于是,他補寫好,耷拉著腦袋重新交來。我看了,作文層次不清數(shù),連語句都不通順,很多地方標點都沒有。該怎么跟他評呢?看他那喪氣的樣子,我想了想,對這種寫作基礎(chǔ)差的同學,不能再打消積極性了。于是,我就對他說:“你看,你還是很不錯的嘛,第一次才寫300多字,這一次就能寫500字了,內(nèi)容豐富多了,如果你能像說話那樣,停頓的地方打上標點,那就會更不錯了。”聽了我的話,他灰暗的眼光突然亮了。我微笑著沖他點了點頭,他拿著作文本高興得一溜煙地跑了。后來每一次作文,他都比較努力的去完成,我也一直鼓勵他,到了初三,他的作文能達到班上的中上水平了。
三、設計新穎的習作題目,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篇好的作文題目就像鮮花吸引蜜蜂一樣吸引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如初三上冊上完《雨的訴說》綜合性學習,我要求學生選擇一個季節(jié)為描寫對象,寫一篇抒情文章。當時我想,初三學生了,他們的思想日趨成熟,也善于思考一些較深刻的問題,命什么樣的題目才能讓學生有抒情的欲望呢?后來我列出了這樣一些題目《雨打浮萍》、《雨巷尋香》、《殘荷聽雨》、《瀟湘雨夜》、《夜雨敲窗》、《暴風驟雨》、《風雨彩虹》等,讓學生選寫??吹竭@些比較有意境的文題,學生們眼睛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寫作激情頓漲。特別是幾位寫作基礎(chǔ)好的同學,寫出了幾篇很優(yōu)美的抒情散文。
四、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強化作文訓練
通過練習,學生們把握了通過用對話描寫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寫作方法。學習《秋天的懷念》時,我要求學生通過對比描寫突出人物性格和主旨,因此,學生又掌握了“對比”的寫作技巧。學習《荷葉母親》時,我要求學生通過想象,練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方式。學習《觀舞記》時,我又讓學生練習用排比段開頭寫作。另外,為了讓學生能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素材寫作,我也讓學生做了大量的練習。
孔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章要講究文采,講究美,沒有文采的文章,就難以傳播。因此,作文應從審美的角度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去表達,去創(chuàng)造。為了給語言增加“亮麗”色彩,我引導學生也做了大量的練習。如練習排比句:青春,好美,美得怎樣?青春,好亮,亮得怎樣?青春,好暖,暖得怎樣?于是,有學生寫道:青春,好美,美得沁人肺腑;青春,好亮,亮得流光溢彩;青春,好暖,暖得熱情似火。還如:我要求學生用比喻句寫出對幸福的具體感受,于是,有同學寫道,幸福是炎炎夏日中心急如焚的人感到了清風的涼爽;幸福是滿目陰霾的人見到了天邊的彩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