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證明,教育乃國家昌盛,民族興旺發(fā)達之本,是世界人類進步之本。所以全社會都應重視教育弘揚師道,同時,作為教師,也應做好自己的“道”。
【關鍵詞】師道 學前教育 幼師 地位 尊師風尚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立國之本,民族興旺的標記,一個國家有沒有發(fā)展?jié)摿吹氖墙逃?,這個國家富不富強看的也是教育。無論什么時代?什么社會?什么制度?這個國家向哪方面發(fā)展?教育是不可忽視的,而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處于教育和教學的主導地位。今天,我們主要從我們的啟蒙教育中來探討幼兒老師的師道。
師道,由我國唐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韓愈提出,古文中的含義依舊適用于今日,那么具體是什么意思呢?1.猶師法。指老師的學問或技藝體系。2.為師之道。3.指師之地位﹑作用以及尊師之風尚。目前,我國學前教育規(guī)模發(fā)展較快,幼兒教師隊伍數量和總體的素質、水平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學前教育的水平也良莠不齊。因此,幼教師在就職前,必須了解和掌握幼兒教育的基礎知識,了解幼兒教育發(fā)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學習這些知識將有助于教師掌握幼兒教育規(guī)律,提高工作的目的性、計劃性和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幼兒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幼兒教育知識,關注教育形勢的變化,研究教育實踐,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更新。
長期以來,社會上有一些誤解,認為幼兒教師所教知識淺薄,沒有很高的學術性,談不上專業(yè)性,似乎誰都可以當幼兒教師。其實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幼兒教師和一般教師職業(yè)一樣,是具有雙專業(yè)性的職業(yè),即不僅要具備所教學科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同時,要具備傳遞知識技能的技巧,解決“如何教”的問題。教師同醫(yī)生、律師一樣,必須經過嚴格的、持續(xù)不斷的專業(yè)訓練,能“診斷”、“分析”、“開處方”,成為教育方面的“臨床專家”。與一般教師職業(yè)不同的是,幼兒教師不是某一學科的教師,而是擔負著幼兒全面教育工作,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教育內容涉及到自然、社會、語言、藝術、健康等各個領域,教師需要有比較廣闊的多學科知識和教育藝術,才能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才能勝任幼兒園的工作。
近日,在網絡上不斷曝光“幼師虐童”的案件,這不由得引起我們的深思。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愛護與尊重幼兒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師對幼兒的關心和愛護是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成人的愛撫,能使幼兒得到情感上的滿足,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增強自信心、安全感。愛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之一。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習——這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里移注到學生的頭腦里,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系?!苯處熀陀變洪g的良好關系,可以使幼兒樂意接受教育。幼兒喜歡什么樣子的老師?用幼兒的話說就是:“小朋友哭了,馬上給他擦眼淚的”“經常給小朋友系鞋帶的”“不厲害的”“不發(fā)脾氣的”“不打人的”“不把小孩拉出來的”……一句話,愛孩子的老師受小朋友歡迎和喜愛。教師對幼兒的愛應該是一種理智的愛,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愛幼兒,對待幼兒態(tài)度溫和、寬容、不偏愛、尊重幼兒的人格,保護幼兒的合法權益,做幼兒的老師,也做幼兒的朋友。
當今社會風氣浮躁,追求功利,作為幼兒教師的心理壓力也非常大。眾所周知,教師的工資報酬都普遍低下,在物價飛漲的社會里繼而出現收受家長紅包的現象。我國教師社會地位不高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但主要因素可歸結為以下兩點,
一是待遇偏低。待遇,是對人的勞動應給予的權利、社會致治地位和物質報酬的總稱,包括政治待遇、經濟待遇和社會聲望各個方面,其核心是工資報酬的問題。它通常是某種勞動及從事該種勞動的人在社會中被重視程度的標志。雖然經濟收入高低并不是影響教師社會地位的惟一因素,但待遇不高,特別是工資收入低,則是教師社會地位難以提高的根本原因,也是影響教師工作積極性與工作能力發(fā)揮的主要原因。二是教育認識不高。凡是重視教育,認為教育是興邦治國之根本的國家,都非常注重加大其教育投入,給教師以高報酬、高待遇,提高教師的地位。但我國在這個問題上一直認識不足,根多人甚至一些領導干部頭腦中長期存在著這樣一些觀念:教育是純消費性事業(yè),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因此沒有必要在教育上投入太多資金,教師勞動是一種簡單的、重復性的廉價勞動,教師是受人恩惠、靠別人養(yǎng)活的人等等。諸如此類的陳舊觀念,影響著人們對教師職業(yè)的正確理解,也使教師地位問題成為歷來受重視、又歷來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但是,切實提高教師地位卻是當今社會迫在眉睫的問題。
尊師重道之路還很遙遠,需要國家的重視與社會的覺醒,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堅守自己的“道”卻不是很困難。只有我們每一名教師都從自身做起,不計得失投身于祖國的教育事業(yè),總會迎來夢想中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