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生體育學習的初級階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重視對小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和琉導,能夠引導小學生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也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培養(yǎng)。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相關教育部門和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將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從根本上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體育 體育教學 興趣培訓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師和家長對小學生的學習更加重視。學校和家長重視對小學生的日常教育,卻忽略了身體鍛煉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導致體育教學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的缺失。學校把知識教學和理論教學放在教育的主體地位,導致小學生普遍缺乏體育鍛煉,以及對體育課堂的興趣。體育教學是小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體育意識,引導小學生在學習之余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一、小學生身心特點
1.1 生理特點
小學生的年齡多在7~12歲之間,這一年齡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初始階段,在身體上骨骼快速增長,肌肉柔軟細嫩,神經系統(tǒng)有著極強的興奮性特點,容易擴散興奮,因此,小學生往往活潑好動,課堂中注意力易分散,易受第一信號影響。這一時期小學生的平衡性、協(xié)調性、反應速度等不斷發(fā)展,正是小學生身體體能與素質鍛煉培養(yǎng)的關鍵期和最佳期,小學體育教師應著重加強小學生體能素質的鍛煉。
1.2 心理特點
小學生心智初步發(fā)展,注意力不易集中,思想簡單,但情緒豐富易變,有著極強的表現(xiàn)欲;思維能力快速發(fā)展,自主獨立性逐漸發(fā)展,判斷能力初步發(fā)展,但形象思維始終為主導,記憶理解事物主要根據事物的表面,往往偏向于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事物或參與各種行動;具有較強的依賴性,但意志力較為薄弱;相關研究表明,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興趣擴大且逐漸分化,對很多事物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對于游戲性、參與性和娛樂性的活動,他們會覺得有趣新奇,喜歡參與到其中,因此,小學體育教學應充分發(fā)揮興趣對于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緊抓小學生發(fā)展形成興趣的黃金期,加強培養(yǎng)疏導小學生體育興趣,引導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形成正確的興趣觀,樂于參與體育活動,減少學生對網絡游戲、電子游戲的迷戀,為學生今后的身體鍛煉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二、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的意義
小學生正處于兒童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體育活動充滿了與生俱來的興趣。但是,天性使然,他們很難將同一種興趣長久地保持。很多人認為,體育興趣是小學生的天性,不用過多地進行培養(yǎng)和引導。筆者則認為,小學生對這個世界處于懵懂的階段,他們還沒有形成固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并不清楚什么樣的體育項目適合自己,教師要進行正確的引導。一般小學生對一些新奇的體育項目和團隊性的體育項目比較感興趣。如果教師和家長不注重對小學生進行引導,將不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對他們的體育興趣進行培養(yǎng)和疏導,引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從根本上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興趣,促進他們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
三、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與疏導的方法
3.1 語言誘導法
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于自己的體育興趣處于一種很茫然,很膚淺并不十分穩(wěn)定的認識狀態(tài)。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采用適當的語言加以誘導,來加深小學生對于自己所喜愛的體育項目的認識;教師還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需要列舉一些體育方面優(yōu)秀的人物故事,以激勵小學生建立相應的人生觀和良好的品德。
3.2 教師榜樣法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榜樣起到巨大作用,它可以促使學生向其學習,激發(fā)你不斷努力,榜樣則起到目標和標尺的作用。在小學生眼里也會有一些自己欣賞的人物,或是英雄亦或是明星.教師要抓住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務感興趣這一特點,多講解一些有關于體育明星的故事,讓學生從小便建立一個遠大的理想和志愿。
3.3 革新教學方法
2001年課改之前,我國一直沿用前蘇聯(lián)凱洛夫的教育主張,凱洛夫的核心教學理念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就是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張教學過程中以間接經驗(知識)為主,則最普遍的教學方法就是以“教”為主,教學方法相對單一且沒能很好的顧及學生的感受,2001年課改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教學中處于重要地位,主張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擇,強調學生“學”的重要性,教學方法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體育教學過程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發(fā)展學生的體育習慣進而實現(xiàn)終身體育,體育教師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革新教學方法,摒棄原有相對落后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研究更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新的教學方法,以利于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體育教學過程中來。
3.4 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
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與疏導學生的體育興趣,在體育教學中,要改變原來的師生關系,建立合作型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融能提高教學效果。一般來說,不受學生喜愛的體育教師,多為教學能力相對較差、好批評、好打罵學生的教師.受學生喜愛和歡迎的體育教師,不但教學水平高,而且性格和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學生常常會因為喜歡這個老師而努力學習體育方面的知識與技術。學生對某位老師有好感,往往會由此而發(fā)展為對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感興趣,相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技能,并積極主動的學習。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各高校都會開設游泳課程,修建恒溫游泳館。運動員學習質量不高;訓練經費缺乏;訓練場地和條件匱乏。高校游泳由于訓練,會耽誤一部分的文化課學習。為此應該做到:游泳項目目前在我國高校普遍開展,目前我國高校游泳項目的培養(yǎng),高校游泳項目人才的培養(yǎng)不能僅僅依靠學校,還必須依賴全社會的力量,學校組建游泳運動隊,集中游泳人才,走體教結合的道路,培養(yǎng)大批高素質的游泳人才,滿足我國體育發(fā)展的要求和社會需求,培養(yǎng)游泳項目人才成為我國高院游泳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
參考文獻
[1]王廣輝.淺議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學周刊,2016,07:188-189
[2]溫國平.談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當代體育科技,2016,02:85-86
[3]陳剛.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3,0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