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構建學校對班級管理評價模式的過程中,提高班主任的意識是評價模式構建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以后學校對班級管理順利進行評價的必要條件;在評價過程中團隊活動作為評價的一個載體必須系統化,才能使評價更有依托,內容更為豐富。評價作為一種制度化的產物必須細化量化,這樣評價才有依據可循。
【關鍵詞】意識 評價模式 系統
管理是一門科學,管理的本質在于控制和協調個人和部門的活動,保證共同實現一個既定的目標。學校的管理千頭萬緒,其中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方面,要把班級管理好,必須有班級管理的統一指標。行之有效的班級組織管理評價體系有效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促進良好班風、校風、學風的形成,對整個校園的精神文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構建一套對班級管理的評價模式,發(fā)揮評價的導向功能,是作為教育管理工作者值得探索和實施的一項工作。以下是筆者在學校對班級管理評價模式構建探索中的幾點思考:
一、提高班主任意識,增強構建評價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班級組織管理的好壞離不開核心人物班主任,構建學校對班級組織管理的評價模式如果得不到班主任的理解和贊同,那么這種評價模式就形同虛設,沒有切實意義和可操作性。因此,提高班主任的意識,是構建評價模式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因此在構建評價模式之前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意識、目標意識、競爭意識、協作意識是很有必要的。
(1)管理意識:
班級管理是學生管理的最基層單位,一個學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是通過班級管理實現的。學校德育工作者的管理意識,必須轉化成班主任的管理意識,只有這樣,學校的管理意識才能得以實現。如果班主任的管理思想落后,沒有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就會滯后,許多管理措施就會落空。因此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意識對搞好班級管理工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目標意識:
制定一個明確的、科學的、可實現的奮斗目標,班主任的工作或是學生的學習才能有動力,才能有主動性。班主任的工作目標總是圍繞班級管理工作的,學校對班級的評價結果往往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顯性目標。因此班主任積極的目標意識是構建學校對班級管理評價模式的催化劑。
(3)競爭意識:
樹立競爭意識是創(chuàng)建優(yōu)良班集體的關鍵所在。班主任只有樹立起創(chuàng)優(yōu)爭先的思想,并把這種思想變?yōu)榘嗉w全體成員的共識和一致行動,才會帶出好的班集體,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人才。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競爭的氛圍,鼓勵班主任爭創(chuàng)班級管理的先進個人。
二、團隊活動系統化,提供評價模式的載體
團隊活動作為教育的載體,不僅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的平臺,同時也給一個班級提升凝聚力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機會。每學期學校都將開展各式各樣的團隊活動,筆者發(fā)現團隊活動是有效體現一個班級組織管理是否有效的載體,團隊活動的豐富和繁雜讓班級組織管理的評價變得更加有質感。通過團隊活動對班級管理進行評價,評價的過程和結果是切實可行的,同時也給德育工作者提供多角度的觀察內容。
三、細化評價內容,構建評價的基本模式
提高班主任意識,形成團隊活動體系為評價提供載體都是為構建評價基本模式做準備的,評價模式不能憑空給定,它需要一些細化量化的條例作參考才可以給班級管理進行綜合評價,筆者結合自己學校多年來對班級管理評價的實例將評價模式分成以下兩大塊:
(1)班級常規(guī)管理評價的標準:
班級計劃與總結的評價標準:計劃周全、具體,重點突出,措施得力,富有特色,各階段各學期甚至各學年工作總結能反映班級全貌和特點。
班級組織建設(團干部組織建設)的評價標準:團班組健全合理,全班學生基本上人人負責一項工作,并實行主要干部輪換制。班級常規(guī)管理的評價標準:規(guī)范條例條目科學,要求明確,文字簡煉,符合實際,執(zhí)行認真。
(2)思想教育組織和管理評價的標準
班級教育活動的評價標準:計劃周全,堅持上好團隊課,團隊活動經常開展,效果好,主題班會定期召開,主題鮮明,形式活躍,富有教育意義。
四、搭建班主任交流平臺,促進評價的輻射作用
在班級組織管理評價模式的整個構建過程中,筆者發(fā)現班主任開始參與其中,他們開始結合自身的管理特點不斷地給我們制定的評價標準提出建議,為學校評價起到促進作用。因此給班主任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不僅是給學校提出寶貴意見,同時給優(yōu)秀班主任提供一個發(fā)揮的機會,將他們的典型事例和方法告訴其他的班主任,讓每一個班主任都能明確評價的目的和價值。交流的平臺各式各樣,但都各有自己的優(yōu)勢,筆者覺得形式的多樣性可以讓評價的輻射作用更廣。
班主任論壇是以優(yōu)秀班主任經驗介紹為主的一種交流形式,在這個平臺上只要你有好的教育方法,有促進班級管理的好點子都可以成為論壇的焦點。這種以點帶面的形式給全體班主任標立了一個榜樣,給初為班主任提供了一個示范。
學校對班級管理的評價模式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全體老師共同的參與,不論是被評價者還是評價者。從評價內容的確定到評價標準的量化,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學校所有的老師共同去琢磨才能最終讓評價成為共同的工作,才能使評價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