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語文課程標準》(下稱“課標”)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比欢?,受當今各種媒體的影響,在與電視、電腦、手機等“依存”的日子里,學生正漸漸遠離書籍,遠離課外閱讀。
開展課外閱讀是新課程理念下開放式大語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切實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下面,筆者就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作淺顯探討:
一、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成因
目前,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不能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他們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也少得可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與學生課業(yè)負擔偏重有關(guān)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現(xiàn)在的學生學習壓力過大,課業(yè)負擔偏重,往往整天埋頭于課本、題海,根本無暇進行課外閱讀。
2.與缺乏閱讀興趣有關(guān)
據(jù)調(diào)查了解,中小學生閱讀面狹窄,他們感興趣的書,主要是科幻、童話,與明星有關(guān)的期刊,反映學生成長的書籍、武俠言情小說等。對文學名著,不少學生表示開頭較難讀懂,看了開頭就難以堅持看完。
3.與環(huán)境氛圍有關(guān)
當今正處于信息時代,“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幾乎向?qū)W生們完全開放了整個世界。過去,書籍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現(xiàn)在,廣播、電視、網(wǎng)絡等渠道多樣化,并且直接作用于視聽,相比之下,讀書就顯得枯燥乏味。從而削弱了他們對文學閱讀的興趣。
二、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
(一)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就是閱讀,會不會閱讀將決定一個人從社會獲取智慧的能力。我國閱讀專家曾祥芹提出新世紀必須迎接三個挑戰(zhàn):一是無限的書籍對有限的閱讀時間的挑戰(zhàn);二是呈幾何級數(shù)膨脹的信息對讀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戰(zhàn);三是大量新知識對讀者理解能力的挑戰(zhàn)。這就迫切需要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二)契合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需要
語文學習要求厚積而薄發(fā)。朱永新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人書讀多了,就不會擔心沒有營養(yǎng)?!遍喿x,就是不斷地修煉自己。它像精血一樣滋養(yǎng)你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內(nèi)涵,也改變了你的氣質(zhì)和看事物的態(tài)度。這樣一直堅持閱讀習慣的你,肯定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一種屬于你的魅力。
(三)符合中考語文命題發(fā)展的總趨勢
近幾年中考語文命題注重了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考查,一般分值都不低于30%。
三、如何指導學生閱讀
(一)學校圖書室應充分發(fā)揮知識寶庫的作用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圖書室是教育學生的重要場所。他認為課外閱讀應成為學生精神生活組成部分和個性發(fā)展的重要源泉。圖書室文獻資料豐富,要充分發(fā)揮圖書室“第二課堂”的作用,使知識寶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班級應發(fā)揮閱讀陣地的影響作用
閱讀環(huán)境是影響學生閱讀興趣的首要因素。因此,在班級中組建圖書角,對營造班級濃厚的閱讀氛圍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圖書角的建設可通過教師帶動學生獻書(將自己的書拿到圖書角,供大家閱讀,假期帶回。)、購書或借書等方式來籌集圖書。建好后要安排專人管理,對借閱者提出要求,以確保書籍的完好。
班級可確定統(tǒng)一閱讀時間,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氛圍,形成閱讀習慣。
(三)家庭閱讀陣地不可缺
國際閱讀學會會長威廉斯博士說過“孩子學習閱讀的背后有老師才叫學校,有父母才叫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是孩子們接受教育的搖籃。一位教育生態(tài)學研究者表示:如果把鄰居和學校這些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全部加起來,還不及家庭對孩子影響的一半。所以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一般來說,在富有文學修養(yǎng)的家庭環(huán)境里成長起來的孩子,由于父母長輩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視閱讀氛圍的營造,往往比缺乏文學修養(yǎng)的家庭更能培養(yǎng)出愛讀書的孩子。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1.利用各種集體活動、競賽
讓學生充分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這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如“班級手抄報比賽”、“讀書報告會”、“讀后感交流會””等。在教室的一角設置作品欄,展示學生的“閱讀自由筆記卡”、手抄報等作品,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使他們對課外閱讀保持著比較持久的興趣。
2.閱讀推薦活動
利用學習園地,向同學推薦讀到的好文章。要求寫出書名或文章題目、作者、出處、主要內(nèi)容以及推薦者姓名。
3.開展“以寫促讀”活動
教師通過布置學生完成一定量的作文、日記等來促使學生去閱讀,也可以要求學生每天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一定量的讀書筆記。這樣學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閱讀量,時間長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語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4.親子閱讀活動
以學?;虬嗉壍拿x開展親子閱讀活動,通過家長參與閱讀活動,并開展“我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征文等活動,促進家庭閱讀地開展,讓更多的家庭充滿書香。
四、課外閱讀應注意的問題
1.“不動筆墨不讀書”,克服讀“望天書”
人,不是天生就會閱讀。學生喜歡閱讀的習慣,是需要悉心培養(yǎng)的,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同時,學生閱讀的方法也需要老師的指導。要讓他們記住“不動筆墨不讀書”。特別提倡學生運用勾畫法和筆記法進行閱讀。
2.堅持博覽群書,克服“功利性閱讀”
語文課外閱讀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zhì),因此,對學生的閱讀作恰當?shù)恼{(diào)控,使學生跳出功利性閱讀的誤區(qū)和“以作文法為主”的狹窄讀書范圍,像蜜蜂采蜜那樣廣讀博覽。
3.講究“熟”讀,克服“一次性閱讀”
總之,課外閱讀不僅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的有益橋梁,而且更是大語文課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冰心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睍q如一艘艘小船,將學生擺渡到知識的彼岸。語文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語文課外閱讀,讓好的讀書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益,讓課外閱讀為學生的騰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