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一個積極且復雜的過程,涉及理解書面文章、形成并理解含義,根據(jù)文章類型、目的與情景,恰當使用含義。閱讀素養(yǎng)是閱讀者為了達成個人目標、積累知識、開發(fā)個人潛力、參與社會等目的,理解、利用、反思和使用書面文章的能力。閱讀者運用元認知能力,運用恰當?shù)拈喿x策略和意識,為特定目的進行思考、監(jiān)控和調(diào)整閱讀行為。多媒體技術有助于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監(jiān)控和調(diào)整閱讀行為,助陣閱讀素養(yǎng)的形成。
【關鍵詞】多媒體 形成 閱讀素養(yǎng) 策略
一、開始閱讀(或解碼)階段,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入境,啟發(fā)聽說興趣,感知課文
一般來說,教學一篇課文,總是從整體感知開始的,特別是一些遠離學生生活的課文,感知就尤其重要。如上《豐碑》的時候,首先播發(fā)有關紅軍長征及北方雪景的錄像片,讓大家通過視覺去體會那艱苦的歲月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氣概,然后通過配樂朗誦引領大家進入情景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再讓學生跟讀,最后大家自由讀文,大家就能深入體會軍需處長那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了。
二、掌握閱讀(或流暢閱讀)階段,初讀環(huán)節(jié)——提供情境,愉快識字寫字、解詞
語文課本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主要依據(jù),善于挖掘課本中有利于發(fā)展語言的因素,抓住各個階段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運用多媒體課件,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同步訓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讀和寫的能力。
在拼音教學階段,運用多媒體課件把漢語拼音教學與口語訓練緊密結合起來,既有利于鞏固拼音教學的成果,又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具體情況,結合課本插圖和所教音節(jié)的讀音制成多媒體課件。
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應該在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借助媒體提供情境、感性形象,不宜抽象地以詞解詞??梢栽跍蚀_的情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詞語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激發(fā)學生開動腦筋,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比如在《自己去吧》一文的教學中,“山那邊”、“景色很美”比較抽象,小學生有理解上的障礙,這時候媒體動畫模擬鏡頭,虛擬了一個空間上的轉移,并且提供了一個“有山、有水、有河流、有綠樹、花叢、有多彩的波光、有鳥鳴”的虛擬環(huán)境,學生看到后情不自禁地發(fā)出:“哇,好美??!”的真實感受,此時,老師順勢引導:“好吧,那讓我們把這美讀出來體會一下?!庇谑?,“山那邊”、“景色很美”這一從語言上無法準確描述,學生也難也抽象理解的難點就迎刃而解了。這樣,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為了學習新知而閱讀,研讀環(huán)節(jié)——尊重規(guī)律,給予充分活動空間
語文教學本身有著其自己的規(guī)律,如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不宜對課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語感。學生自己也有著其自己的規(guī)律,如媒體展示學生可能沒有見過的感性材料,補充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幫助學生把抽象的詞語句子形象。學生能力存在差異,理解程度會不同,應該認同閱讀和認知個性。三維目標中的情感道德價值觀不一定需要說出來,可以讓學生體會后從內(nèi)心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等,多媒體教學的本身也需要尊重其中規(guī)律。
(一)多重觀點階段——運用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很多,如查字典或出示實物;或打個手勢作個動作等等。但在語文教學中,有不少詞語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相距教遠,教學中教師盡管在語言上對這些進行解釋,但學生還是不易理解,感受不深。那么,對這些學生難以理解的詞語,我們就可以制作有關的幻燈片,借助多種多媒體幫助理解詞語句意,如教《圓明園的毀滅》一課,課文中有“眾星供月”。我就制作了幻燈片,教學時適時打出幻燈片,學生就直觀的理解是繞在圓明園的周圍的意思,費事少,效果好。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對“眾星供月”一詞理解深透,感受深刻。在古詩的教學中,我們借助多媒體,以直觀的形象、跌宕的表情,使學生投情以入境,觀形而察理。
(二)構建與批判階段——激情入境,突破重、難點
運用電教媒體,把直接形象與抽象文字結合起來,可以幫助學生突破課文的重、難點。如《白楊》,學習這篇散文,要理解它的借物喻人的寫法,在理解課文的時候,要把白楊的品格和爸爸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優(yōu)秀品質(zhì)聯(lián)系起來,把小白楊迎著風沙成長和孩子們一定會在邊疆茁壯成長聯(lián)系起來,學這課時,我先讓學生們觀看大戈壁的景色,讓他們從直觀的角度去體會這段文字對表現(xiàn)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然后再讀描寫大戈壁的詞語,同時理解重點詞語,(看著圖復述出來),為下文對白楊樹高大挺秀和堅強的精神提供了感性的認識。這樣,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過程。
(三)促進素養(yǎng)階段——巧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
我們的語文教學是以學生能力發(fā)展作為立足基點的,“聽、說、讀、寫”應該貫穿其教學的全過程之中,傳統(tǒng)的教學過多的強調(diào)“讀和寫”,而忽略了“聽和說”,但是生活中“讀和寫”的能力并非真正體現(xiàn)出來?!罢Z文就生活”,“以人為本”這都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這一步必須要走。巧妙地運用多媒體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獲得更大的發(fā)展。
1、培養(yǎng)聽說讀寫能力??梢赃\用錄音,音頻的效果,訓練學生把握主要內(nèi)容、中心思想、重點詞句的能力。模仿別人的朗讀,更正自己的讀音、語氣、語調(diào)、重音、語速的快慢以及如何把握感情,在模仿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風格。也可以把自己的朗讀錄起來,然后在全班播放,請大家談談看優(yōu)缺點之所在。通過多媒體提供的音頻或視頻素材(結合課文進行)展開自己的想象,以一種獨特的視角,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多種看法的碰撞必然產(chǎn)生智慧的火花。還可以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如觀看辯論會,分析辯手的得與失,訓練演講的能力等,這無疑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愛說,沒時間說”的弊病,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2、借助多媒體提高讀寫的能力。利用多媒體,可以下載有關學習方法和學習動態(tài)資料,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觸角涉獵的范圍更廣。片段練習,這是經(jīng)常采用的寫作指導方法,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片段練習,選材的練習,及時反饋效果,評改作文??筛鶕?jù)不同層次的學生習作,當堂評改。這樣教學效果迅速顯示,作到“講中有練,練中有講,講練結合?!贝送?,還可以把批改后的片段練習利用投影進行評改,及時而有針對性。
當然,多媒體軟件的運用是在教學設計的原理和原則的指導下,將多媒體教學設計作為整個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