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拓展多種閱讀途徑、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課堂教學緊密結(jié)合,讓學生讀中思,思中讀,掌握閱讀方法,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奠基石,教師要運用多種形式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拓寬閱讀途徑,讓學生學會閱讀方法,改善小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強自主閱讀的能力。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轉(zhuǎn)變閱讀教學理念,落實“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的閱讀目標,鼓勵學生敢于面對困難,提出問題,對文本進行質(zhì)疑,開啟智慧,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充分、深入的與文本進行對話,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教師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為學生搭建閱讀平臺,點燃學生的閱讀激情,煥發(fā)課堂活力。尊重學生的個性解讀,使學生的閱讀潛能得到很好的發(fā)揮。滿足學生的閱讀欲望,不斷學會閱讀,學會感悟,學會品味,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1.創(chuàng)設精彩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
1.1 問題導入,喚起欲望
問題是閱讀教學的心臟,也是學生思維的開始。問題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喚起情感的共鳴,使學生積極探究文本,尋找答案,活躍課堂氛圍。當學生腦海中出現(xiàn)“為什么”的問題時,就會傾其所能認真探究,想方設法找出問題的答案,主動地調(diào)整學習方法,積極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深度解讀,激發(fā)自主閱讀的興趣。學生以問題為線索,就會積極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猜想,課堂始終處于一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狀態(tài),學生與文本在短時間內(nèi)產(chǎn)生和諧共鳴。學生在自讀中體味文章的意義,在自讀中升華情感,讓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成為閱讀教學的主人。例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指著地球的圖片問:有一位曾經(jīng)登上太空的宇航員說:“我覺得大家應該同心協(xié)力維護這個微小、美麗而脆弱的星球?!蹦阒肋@位宇航員為什么要說地球是微小、美麗而脆弱的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頓時討論開啦。他們打開課本自讀課文,在文中認真尋找答案。教師利用問題引入新課,撥動了了學生自主閱讀的心弦,激發(fā)了讀書的興趣。問題促使主動探究、與人合作,豐富學生的情感。為新課學習做了準備,使課堂活力無限。
1.2 利用課件,誘發(fā)情感
多媒體課件能為學生提供生動直觀、形象具體的閱讀環(huán)境,能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烘托良好的教學氛圍。課件新穎、活潑,能吸引小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課件能幫助小學生積極思維,巧妙地生成智慧,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把語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連系起來,讓閱讀中的難題迎刃而解。例如:在閱讀《詹天佑》一課時,文中描述修筑京張鐵路時,詹天佑設計了“從兩端同時鑿進法”和“中部鑿井法”這兩個施工方案,學生很難理解,教師無論怎樣講解,學生還是似懂非懂。如果運用課件輔助教學,形象逼真,學生如臨其境。教師巧妙的演示八達嶺和居庸關的地形地貌特征,利用箭頭生動形象的進行演示“從山體的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法”和“中部鑿井法”的施工過程,突破了閱讀教學的難點,使學生很快就弄懂了作者的意圖。賞心悅目的課件令學生記憶猶新,學生的情感和會課件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增強了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達到了對學生心靈上的觸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營造和諧氛圍,打造魅力閱讀
2.1 解讀文本,開啟智慧
解讀文本就是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與編者進行對話,揣摩編者的寫作目的,很好的完成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要選好教學的切入點,落實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讀、疑、析、議。認真理清文章線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開啟學生的智慧,有的放矢的品味和探究文本,把握住中心句,總結(jié)歸納主要內(nèi)容,更好地理解課文。例如:教學《丑小鴨》一文時,教師讓學生讀文,認真品詞析句,想象丑小鴨“被欺負”的情景。品讀第3自然段,畫出丑小鴨被欺負的詞句,用“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討論交流,體會丑小鴨當時的心情?!耙?、啄、討厭”是描寫丑小鴨被欺負的詞語,“孤單、鉆出和離開”是丑小鴨被欺負后無奈的選擇。抓住“丑小鴨的哥哥姐姐們咬它,公雞啄它,養(yǎng)鴨姑娘嫌棄她”這一句子細致討論,引導看圖說圖意,學生走進了文本人物的心靈世界,觸摸丑小鴨的言行,和諧地把語文實踐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為一體。再讓學生用羨慕的語氣朗讀第5自然段,理解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過程,繼而多角度、多層面、多元化、有創(chuàng)意地解讀文本,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升華學生的情感。
2.2 表演文本,演繹精彩
表演文本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拉近小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圍繞文本進行創(chuàng)作,思維可以信馬游疆,找到文本的新視角,演繹精彩課堂,寓教于樂。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教師讓學生戴小蝌蚪、鯉魚、烏龜、青蛙的頭飾表演小蝌蚪找媽媽的經(jīng)過,體會小蝌蚪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媽媽的過程,學習小蝌蚪獨立堅強的品質(zhì)。學生把小蝌蚪、鯉魚、烏龜和青蛙的神態(tài)、動作表演的淋漓盡致。在表演中增強了合作意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閱讀教學的理念,營造和諧的閱讀氛圍,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開啟學生智慧,愉悅學生身心。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使學生敢于質(zhì)疑問難,勇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主動參與,讓語文課堂魅力無限。
參考文獻
[1]祖迎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5(03):76-77
[2]付穎.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70
[3]張燕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感悟[J].新課程學習(上),2014(0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