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中年級段的閱讀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認真研究這一學段閱讀教學的特點,優(yōu)化這一學段閱讀教學的措施,保證這一學段閱讀教學的質量,是避免小學階段學生閱讀能力分化,全面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下面我想結合自己對《語文課程標準》和人教版小學中年級段語文實驗教材的學習,談談對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理解,談談對第二學段閱讀教學課堂操作的建議。
一、培養(yǎng)預習能力,扎扎實實地預習課文
為了保證預習效果,確實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在三年級開始就安排教師指導下在課內獨立預習課文。
1、明確預習任務
讀——標出課文小節(jié)號,結合書后注音讀準每一個字,讀通課文。
記——記下你不理解的詞,并盡量自己查字典解決。
問——提出你在讀中遇到的不懂的問題,或者自己設計兩個問題考考同學、老師。
摘——抄寫你喜歡的詞語或句子。(各兩個以上)
查——能查找與課文有關的各種資料。
2、鍛煉自主識字釋詞能力
預習過程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或者同桌合作識字,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弄懂生字生詞的意思。
3、反復讀書,嘗試著自己復述課文,嘗試感知、把握課文大意
中年級的預習,堅持課上指導——課外預習與課上指導相結合——課外預習課堂檢查的思路,循序進行。
二、重視段的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要提高中年級“段落”訓練的實效,必須把握以下四點:
1、根據(jù)課文特點,突出訓練重點
重視段落教學,不要逢課就進行自然段的訓練,分析段內句之間的關系,不必逢課必進行分段、歸納段意的訓練,而是要根據(jù)課文的特點,突出訓練的重點。比如,有的自然段不多,可以按自然段教學;有的只需抓重點自然段;有的自然段的段式結構明顯,(如,總分段式、承接段式、因果段式、并列段式),可引導學生分析段內句與句之間的關系;還有的只要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段落即可。既要強化段落訓練的意識,但又不能面面俱到。
2、分析寫法,讀寫結合
在中年級的段落訓練中,要特別關注作者是采用怎樣的表達方式把某個意思有順序、具體地表達出來的。其操作程序為:先品析精彩段落的構段方式,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仿寫練習,使讀寫訓練落實到實處。
3、改進教法,優(yōu)化教學流程
為了體現(xiàn)中年級教學的年段特點,增強段落教學的目標意識,在初讀課文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標上自然段的順序,并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在深入理解課文時,先引導學生交流閱讀感受,并提出疑難問題,然后再引導學生帶著這些疑難問題從相關的自然段中尋找答案。
4、教給方法,培養(yǎng)概括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既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也是段落訓練的重點。在段落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篩選主要信息的能力,這需要教師教給學生科學的方法。比如,對事實信息的篩選:記事的段落,要篩選的事實信息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什么事;寫人的段落,要篩選的事實信息是寫了什么人、這個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特點;寫景狀物的段落,要篩選的事實信息是什么景或物、什么特點。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抓重點詞句來篩選主要信息。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引用通暢、簡潔完整的語言將主要信息歸納出來。只有只樣,才能將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落實到實處。
三、重視積累語言,增強課外閱讀
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同時培養(yǎng)對好詞佳句的敏感,養(yǎng)成積累詞句的習慣。
中年級以后,課后練習中對詞句的學習和積累,采用了較靈活的有一定彈性的安排,體現(xiàn)了讓學生自己選擇練習內容,自己選擇練習方法的思想,教師要注意這一編排特點,落實詞句訓練的基本要求,扎實進行訓練。詞句的積累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引導得好,會使學生的語言積累更符合學生的不同情況,而且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習慣,對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對今后的學習是終生受益的。
積累語言的另外一條途徑就是:引導學生積累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新鮮語言材料。教師要重視指導他們選擇好的讀物,提供交流課外閱讀成果的機會。學生到了三年級,已經(jīng)掌握了2000多個常用字(包括課外識字),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要多引導學生多讀一些課外書,增加積累,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