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一門藝術(shù),上好語文課就是演繹藝術(shù),不少教師為如何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而苦惱,為此不斷進行探索思考研究。近年來,教學改革多元化,課改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的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就其發(fā)展趨勢而言,我認為在當前的課改新形勢下,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應做到“新、奇、樂”以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從“新”著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興趣是一粒種子,需要辛勤的園丁去培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以教學古詩《詠柳》為例:首先,出示課件(一片片婀娜如裙的柳樹),此時,教師深情并茂地敘述:“秦漢時期,經(jīng)濟技術(shù)還相當落后,交通、通訊等十分不便,行人、游子浪跡天涯,常常以柳寄托對親人、朋友的思念,或?qū)世锏膽涯?;也有象征‘留’的意思,表示挽留之意,也表達了希望對方一路平安的祝愿。”這時孩子們聽的如癡如醉,沉浸在這詩一般的畫面之中,教師趁機問道:同學們,你們喜歡柳嗎?(喜歡),如果讓你用一兩句話來贊美柳樹,你會怎么說?孩子們各抒己見:有的說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說像綠色的帶子、有的說像婀娜多姿的姑娘,為春天增添了生機……
是啊,同學們心中的柳枝是多么的美,那么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唐代詩人賀知章去看看他筆下的柳樹又是怎樣的?通過別出心裁的導語,孩子們學習賀知章筆下的《詠柳》的渴望油然而生。結(jié)束時,我讓孩子們收集跟柳有關(guān)的詩句、故事,并開展故事會。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從課堂中找到樂趣,嘗到甜頭。
二、從“奇”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想象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學生的天性是愛動、愛問,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因為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是創(chuàng)新所必須具有的情感基礎(chǔ),在語文教學中應打破陳舊的串講模式,打破追逐時尚技法模仿,讓學生感受全新的教學形式。如教學《再見了,親人》這課時,我改平?!爸v”課的教學模式為師生講小品“演”課的形式,使學生產(chǎn)生了好奇的感受進入課堂角色。
師:同學們,我們“小品俱樂部”《再見了親人》(板書)攝制組,今天到五年級和同學一起改編、排演小品,大家愿不愿參加呀?
生:(全班齊聲高喊愿意,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
師:開始,我介紹一下自己及小品攝制組的有關(guān)情況。(一邊板書一邊介紹)
(一)導演:張老師;
(二)編?。喝嗤瑢W;
(三)主要演員:由同學們自己報名,也可以互相推薦決定。
在教學中通過大量的讀,然后指導學生改寫劇本,最后通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演”,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教師介紹“再見了,親人”的歷史背景后,要求學生懷著對抗美援朝戰(zhàn)士無比崇敬的心情和對朝鮮人民無比熱愛的感情去讀書。
師:請同學們自由大聲讀書,了解故事的梗概。
生:(第一遍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再一次讀課文,結(jié)合課后練習,掌握課文主要情節(jié)。
生:(第二遍讀書)
師:請同學們懷著對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這種感情來領(lǐng)會課文內(nèi)容。
通過兩遍不同的朗讀,然后請6位演員上臺表演,同學們認真看,最后要評選最佳演員。
一個精巧的構(gòu)思、一個絕妙的講授,使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愛國主義思想的震撼“世界需要和平”的思想深深地扎根在全體學生心中。
三、從“樂”入手,激活學生情感
贊科夫說:“我們的時代不僅要求一個人具備廣泛而深刻的知識,而且要求發(fā)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發(fā)展他們的才能和稟賦”。兒童的天性是天真活潑,在教學中教師應關(guān)愛學生的生命,讓學生在課堂上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快樂的求知,鼓勵學生是激活情感的主要途徑,正如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shù)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鼓勵是教育的法寶,是最廉價的潤滑劑,是老師、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在我所教的班級中,有部分“后進生”學習失去了興趣,缺乏自信心,學習懶散,熱情不高,作業(yè)潦草,針對這些現(xiàn)象我一改平常的嚴肅批評、指責、辱罵,而設(shè)計了一些鼓勵性的評價。如“了不起,你成功了!”“相信自己,你會把課文讀好”。“你真棒”“我怎么沒想到,你體會得太精彩了”,“再認真一下就勝利了”?!澳阋欢苄?,跟大家講,快說出自己的想法?!薄芭宸阌锌炭嚆@研的精神?!薄岸嗪玫膯栴},會讀會思考,進步太大了?!薄谖覀儼嗌希幸粋€叫趙純?nèi)鸬暮⒆?,他每天上課都睡覺,怕被老師發(fā)現(xiàn),索性蜷縮在課桌底下做著美夢。因此,小伙伴們都稱他為“小乞丐、鼻涕蟲、垃圾狗”,誰都不愿意理會他,所以他常常形單影只;學習更是一團糟,經(jīng)常把作業(yè)本當手絹擦鼻涕。
一次意外的舉動,一句溫暖的話語,卻改變了他的態(tài)度。那天,有一個同學感冒了,突然“哇”的一聲,地面上全是嘔吐物,教師里頓時臭氣熏天,同學們一下子炸開了鍋,有的捏著鼻子,有的閉著眼睛視而不見,有的索性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更有甚者,破口大罵......而此時,一個不起眼的身影出現(xiàn)在了同學們的視野里,只見他拿起掃把和撮斗迅速的向教室外面沖出,不一會,他就提著滿滿的沙土走向那堆惡心的嘔吐物,小心翼翼的打掃起來。
此時,同學們都用異樣的眼光望著他:有的班干部臉紅了;有的同學也默默的加入了一起清掃的行列;有的同學情不自禁的向他豎起了大拇指;有的……看到此情此景,我拍拍他的肩膀說:“你真了不起,你的行為太讓我感動了。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小英雄。”話音剛落,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頓時,他的臉紅紅的,猶如一個熟透了的蘋果,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那笑臉是我教他以來笑得最開心、最甜、最燦爛的一次。那笑臉是他第一次得到老師、同學的肯定后笑得最真誠、最舒心的一次;那笑臉是他……
一個曾經(jīng)被大家遺忘的孩子,一個曾經(jīng)被同學們看不起的孩子;一個曾經(jīng)白紙一般的孩子;用他的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人性最本質(zhì)的一面。為了讓他更好地融入到孩子們當中,所以我讓孩子們把當時的情景記錄下來,并以《愛心天使》為題,寫一篇文章。當他聽到來自不同學生的贊美時,心中那份自卑也漸漸的淡化了,從而告別了地板;作業(yè)本也不在是手絹。上課也認真了,從“0”到“優(yōu)”的突破,這都是鼓勵的催化,喚醒了他心靈深處那最純真、最美好的一面。
通過鼓勵讓學生的火花得到激發(fā),并使火花熊熊燃燒,照亮全班,課堂充滿了生機,讓后進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感到了生命存在的價值,感到了學習的快樂,體會到了“我能行”的樂趣。
誠然,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但我認為做到以上三個方面,語文課堂教學定會大大優(yōu)化,課堂效率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