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程,老師需要研究探索出一套完整有效的科學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理解。本文對于如何提高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理解 教學方法 有效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是教學重點。其中的“讀”,也就是閱讀,閱讀對于學好英語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體會英語樂趣,調(diào)動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
一、初中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忽視英語學習初期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自信心的重要性。很多學生是從初一才開始真正系統(tǒng)地學習英語,而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信心和興趣。
2.閱讀策略和技能的教授和培訓缺乏系統(tǒng)性,未能與日常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外研版教材每一模塊的每一篇閱讀課都有要求學生學會使用并掌握某一項專門的閱讀技巧、策略。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并未將其放在重要位置,無法讓學生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也達不到最好的效果。
3.不重視閱讀深層次理解、忽略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培養(yǎng)。筆者認為,閱讀就是思考的過程,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思維品質(zhì),而這一能力是人們后期發(fā)展必備的品質(zhì)之一。然而,目前教學中,我們更多關注文章的表面意思,就主題背景知識、文化內(nèi)涵、中心思想的意義卻關注的較少。教師提出的問題也很淺顯,文章中即可找出,根本無法完成讀者與文章的雙向互動。
4.閱讀課作業(yè)的針對性差,對學生的課后自主閱讀指導匱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目前最常見的閱讀課作業(yè)基本還是單詞、短語、句型的背誦聽寫,以及語法知識點的訓練,或者閱讀練習等,極少從閱讀內(nèi)容出發(fā),也無法實現(xiàn)閱讀作業(yè)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二、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初中英語是初中教學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而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的強化閱讀教學,來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全面提高學生個人的能力成為當下教學的重點任務之一。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閱讀習慣
科學的閱讀習慣首先要掌握科學的閱讀姿勢。正確的閱讀姿勢可使注意力更加集中,例如:讀書時,頭部靠頸部來回轉動,時間長一些就會致使頸部酸痛,來回轉動頭部時間長也會導致大腦眩暈。因此正確的閱讀方式應是在換行時轉動眼球,而不非將頭部來回轉動,如此更能提高閱讀效率。閱讀時應在心理默讀,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閱讀的文章上,不可分散注意力。逐個詞的翻譯也是閱讀的大忌,由于東西方的文化差異,閱讀時逐個詞的翻譯根本就無法形成一句完整的話,因此閱讀時要整句閱讀整句的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除此之外,規(guī)定學生的閱讀時間,也能在短時間內(nèi)有效的獲取文章中知識。
2、關注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
教師應教授學生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如:精讀、泛讀、略讀、尋讀等。所謂精讀是指詳細的閱讀、理解與分析之后整合歸納,領會文章主旨并備注;所謂泛讀是指寬泛的、大量的閱讀,并不要求如精讀那樣細致,但也要求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理解與分析;所謂略讀是指快速閱讀,只求了解文章便可;所謂尋讀是指快速在文章中尋找材料的相關信息。學生閱讀時教師也可提出引導性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有側重點的進行閱讀。
3、注重閱讀過程,理清文本結構脈絡
促進學生與文本內(nèi)容的互動,而不只是關注細節(jié)、知識點或語法點。閱讀是一種復雜的技能,它是需要教師教授的,同時它也是一個理解的過程,需要學生親自實踐的。首先,我們要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活動,使學生保持閱讀動力。具體方法如下:(1)指導學生閱讀語篇,理解文本大意,進而理解細節(jié),之后再有重點的為學生講授知識點、語法點;(2)改變以往只圍繞文本表層內(nèi)容的問答模式,采用K-W-L形式,分別為What do I know? What do I want to know? What have I learnt?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理解、消化并發(fā)現(xiàn)問題。這樣可將文本內(nèi)容與個體的背景知識、情感體驗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激起個體的求知欲并為促進個體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發(fā)展提供空間。(3)教師還需科學有效地指導學生的閱讀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發(fā)展閱讀技巧,從而提升閱讀能力。為了更系統(tǒng)地將其貫穿到日常教學,教師可以結合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習策略的分級標準、外研版教材中每一模塊提出的閱讀策略和技巧以及閱讀文本的體裁、特點,將他們有機融合起來。
4、不要過于依賴詞典,養(yǎng)成學生按群意閱讀的習慣
很多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的時候一旦遇到不會的詞就開始查字典,這雖然有助于學生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但是不利于學生理解整篇文章。突然因為一個詞,打斷了整個閱讀思路,這樣反而得不償失。所以老師要鼓勵學生在遇到不會的詞的時候不要著急的查字典,而是繼續(xù)往下讀,再根據(jù)上下文猜詞的意思。學生還要學會意群閱讀。意群閱讀就是按照意群進行閱讀,而不是以一個單詞為閱讀的最小單位。這樣不但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也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閱讀是一個整體,我們不能將它的整體性打破,如果打破了文章的整體性,讓學生以單詞為最小單位進行閱讀,不但影響閱讀的速度,而且脫離了情景的單詞對于整體文章的理解并沒有什么樣的幫助,所以學生要學會以意群為閱讀的最小單位,在情景中揣摩單詞的意思。
三、結語
初中階段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高中乃至大學階段的閱讀能力發(fā)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所提出的問題和給予的策略更多基于筆者教學實踐和日常學習,因此在實際教學中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適時加以改變。總的來說,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我們應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愛讀會讀的習慣,既使其形成較好地語言綜合能力又能發(fā)展其思維品質(zhì),并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麗梅.初探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2)
[2]羅曉玲.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05)
[3]謝徐萍.預測在英語閱讀中的作用[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3(12)
[4]梁承峰,張丹.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05)
[5]洪英華,蔣松來.猜詞策略在英語閱讀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