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課程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因此很多的物理問題設計簡單的生活現(xiàn)象要求學生進行分析,尤其近幾年的中考物理,實驗題部分增加了根據(jù)生活情境自主設計實驗進行驗證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類型 解題技巧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實驗對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初中階段是學習物理的伊始,所以尤其注重學生在實驗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
一、初中物理三大類型實驗題:
1、第一類型:測量型實驗
初中物理測量型實驗主要有直接測量型和間接測量型兩種,共15個實驗,這些是中考物理實驗測試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2、第二類型:探究型實驗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目標就是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所以現(xiàn)行各種教材中探究型的課題每個章節(jié)都有滲透。探究型試題也已成為當今中考必考類型試題,而且這類試題大都緊密聯(lián)系著我們的生活實際。初中物理探究型實驗一般按教材內(nèi)和教材外分為兩類。
3、第三類型:開放、設計型實驗
⑴物理開放題是指題設條件不確定、解題方法多樣化、答案不唯一的題目。這些試題或條件開放、或策略開放、或結論開放,可謂千姿百態(tài)。通過求解這一類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興趣,考查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在一些中考試卷中,出現(xiàn)了一批立意和情景新、耐人尋味的開放型試題,它們成為試卷中的亮點,格外引人注目。
二、初中物理實驗習題三大類型的解題技巧
1、測量型實驗的特點及解題技巧初中物理測量型實驗主要有直接測量型和間接測量型兩種,共15個實驗,這些是中考物理實驗測試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直接測量型實驗主要針對一些常用物理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讀數(shù)方法等,而這些知識和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已逐步滲入,常用物理測量工具的共性都需要看量程、分清分度值。所以只要掌握好其一,便可基本無礙。間接測量型實驗都涉及到諸多的物理測量工具的使用,也同時具有相應的實驗原理。解決此類題時,一定要細心,確?;镜奈锢頊y量工具的使用、讀數(shù)不出錯。同時還應注意題意的局部拓展性變化。近年來各地的中考物理測量型實驗在這類題中變化較多,要格外注意。
2、探究型實驗的解題技巧:不同版本的教材內(nèi)物理探究型實驗共計有14個實驗,其中最常見的有:⑴探究水果電池電壓與哪些因素有關,⑵探究籃球反彈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⑶車輛滑行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⑷探究物體承受的壓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等等。物理科學探究活動一般有7個主要環(huán)節(jié),依次是⑴提出問題,⑵猜想與假設,⑶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方案,⑷進行實驗和收集數(shù)據(jù),⑸分析論證,⑹評估,⑺交流與合作。每年的中考命題針對這一知識點在各個試題上有著不同程度的偏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進行考查,這也就給命題帶來了多個角度的可能性。比如同是考查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但由于考查的環(huán)節(jié)或是角度不同,考查的方式也就明顯不同,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盡可能的引導學生對每個知識點、每個環(huán)節(jié)要做到理解和掌握。新課程改革以來,雖然中考命題中涉及不同版本教材外的物理探究實驗逐年在出新。但縱觀其考查內(nèi)容,大都來源于學生生活實際,并且所考核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學生應了解和掌握的。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應考技巧的教育引導中,提醒學生對此不要產(chǎn)生心理上的障礙,只要抓住應用得當?shù)姆椒?,一般都能輕松解決。
3、設計型實驗的解題技巧
設計型實驗題是指根據(jù)實驗目的和要求,設計研究方案,運用不同于教材或試題要求的實驗方法解決同一物理問題,此類題綜合考查學生觀察實驗,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綜合分析、歸納等能力,有一定的難度。近年來此方面的試題陸續(xù)增加并延伸到我們的生活周圍之中,命題也已不局限于對教材已有實驗的新設計。題設條件開放型實驗題,一般特點是條件多余或隱含,求解問題不指明;解題策略開放型實驗題,主要特點是解答方式不統(tǒng)一,方法多樣化;待求結論開放型實驗題的主要特點是結論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樣化。解決此類問題,要求教師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各個演示實驗及其日?;膶嶒炂鞑?,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充分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準確把握實驗的意圖和原理。
總之,閱讀、觀察、實驗、思維、記憶、練習等六個方面是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只要我們在教學中能依據(jù)學生實際,結合教材特點及教學大綱的要求,遵循教學規(guī)律和認識規(guī)律,創(chuàng)造有利于指導學生形成科學學習方法的情境,就會使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指導適合學生的學習,使學生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學生想學、會學、樂學,才能把書本知識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再把理論知識轉(zhuǎn)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才能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的質(zhì)量,才能達到新課程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