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小學階段的低段音樂學習中,歌唱本身有著非常豐富的學習內(nèi)容,通過這種最自然的學習,讓兒童感知音樂的基本要素,能讓其自然地、有感情地表現(xiàn)音樂的美感。文章闡述了歌唱對兒童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歌唱教學中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并基于此詳述了輕聲歌唱在低年級兒童歌唱教學的實踐意義,主要有可以保護兒童稚嫩的嗓子;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方法;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研究發(fā)現(xiàn),將輕聲歌唱運用于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的歌唱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guān)鍵詞】輕聲地歌唱低年級音樂課堂音樂教學運用
要求:一、二年級學生應該初步具有學習音樂的興趣,并且養(yǎng)成喜愛音樂的態(tài)度,逐步形成團隊合作意識。在小學階段的音樂學習中,歌唱本身就有著非常豐富的學習內(nèi)容,通過這種最自然的學習方式,讓兒童感知音樂的基本要素,能讓其自然地、有感情地表現(xiàn)音樂的美感,并且初步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歌唱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如今教學活動中,小學生好勝心較強,為了讓教師和同學們能聽到,經(jīng)常用高聲喊唱來表現(xiàn)自己。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由于缺乏對音樂美感認識和鑒別,常常誤認為唱歌就要大聲,聲音大才好聽。于此同時,又沒有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方法,每次一遇到高音,沒有氣息的控制就只能喊,于是就有了“低音高唱”、“高音喊唱”這樣不正確方法。長時間的不當歌唱,容易造成聲帶損傷,又會產(chǎn)生聲音嘶啞的不良現(xiàn)象,何來兒童對歌唱的喜愛及音樂的興趣呢?
針對以上兩點,我嘗試著將輕聲歌唱運用到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的歌唱教學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輕聲歌唱在低年級兒童歌唱教學中的實踐意義和必要性
實踐證明,輕聲歌唱是一種有效的聲音訓練方法,也是音樂作品藝術(shù)表現(xiàn)的手段。通過輕聲歌唱,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發(fā)音方法,增強對作品地表現(xiàn)、駕馭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習的良好習慣,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
1. 如何保護兒童稚嫩的嗓子
兒童的歌唱器官發(fā)育還不成熟,喉頭和聲帶是成人的一半,胸腔很小,呼吸短淺。如果不正確引導兒童唱歌的方法,就有可能使他們嬌嫩的聲帶發(fā)生病變,也可能造成一輩子的痛苦。正如英國著名的兒童歌唱發(fā)聲法權(quán)威哈薩所說的,“一般兒童在他未受到相當好的訓練之前,決不允許他們大聲歌唱,否則美的音質(zhì)就會消失。年復一年,多少未來可能有美好聲音的兒童,由于迷惑于這種所謂‘帶勁的’‘自然的’歌唱,而成為‘犧牲品’”。
2. 如何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方法
兒童歌唱訓練的初期,輕聲歌唱是與大聲喊唱相對而言,是指用輕微的氣息歌唱,但并不是意味著呼吸淺、聲音虛。相反,吸氣要深,而呼出時慢而輕,聲音要實。練習時,要做到鼻孔和上下齒的縫隙同時吸氣,吸得柔而輕。在呼氣重,由于是輕唱,所以在聲音延長過程,橫膈膜、腹肌的控制和支持都需要加強,這樣氣息出得平穩(wěn)和均勻,發(fā)出的聲音才會柔和、甜美。
3. 如何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兒童的生理和心理年齡決定了低年級的學生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導致上課秩序差,學習效率低。有些教師則認為自己大聲范唱,學生高聲齊唱就能振奮精神,這有助于兒童集中注意力。其實不然,這樣只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開始。教師會聲嘶力竭,筋疲力盡,學生也毫無童真可言,互相破壞著對音樂的美感和好感,音樂的神秘和美妙蕩然無存。
相反,如果輕聲歌唱,在平和的環(huán)境下,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一舉一動也會變得輕手輕腳、細聲慢語。這時,課堂上,聽的、說的、唱的、做的,都變得更加清晰、分明。這樣的課堂,和良好的學習秩序,高效的學習效率就不遠了。
三、輕聲歌唱在低年級兒童歌唱教學中的探索和研究
1. 輕聲歌唱,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聽賞習慣
學生在學習歌唱的過程中,通常都是聽覺領(lǐng)先,再運用聽唱法來學唱歌曲。但是,同樣的一首歌,同一個班,同樣的老師教,有些學生會唱的很不錯,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會把它唱得五音不全。如此大的差異,雖然跟他們的先天能力因素有關(guān),但是更多的是后天的培養(yǎng)和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聽賞習慣,就是極為重要的訓練之一。在開口唱之前,就要仔細聽范唱;在輕聲歌唱時,還要“一心二用”的邊聽邊唱。學生大聲喊唱,因為音量極大,往往蓋過了老師的琴聲或老師的伴唱,但是他們自己毫無感覺,而且由于聲帶疲勞,唱到高音和長音只靠叫喊,也無意顧及音準和節(jié)奏。
2. 輕聲歌唱,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歌唱習慣
輕聲歌唱,是有利于學生在唱歌過程中集中注意力,一邊唱一邊聽伴奏,有利于及時修正自己的音準和節(jié)奏,并且糾正錯誤。歌曲《一對好朋友》民歌特色濃郁,不少的一字多音,非常容易被學生忽視。這時就要求教師在學生每一遍的歌唱訓練中,都要適當?shù)亟o予一定的鼓勵,并且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要求。 3. 輕聲歌唱,可以有助于關(guān)注同伴,培養(yǎng)良好的協(xié)作習慣
每個班級的學生音色不一,有的聲音較圓潤明亮,有的聲音則尖細緊張而極為突出,有的卻是嘶啞蒼白而缺乏表現(xiàn)力,這需要教師在教學訓練中把全班的音色協(xié)調(diào)起來。這時使用輕聲歌唱是很好的方法,因為輕聲歌唱能夠使氣息平穩(wěn)、均勻、柔和、暢通。另外,可以讓學生聽覺更加靈敏,聽清楚自己的聲音與集體聲音的哪里不同,盡量把聲音往集體聲音上靠攏,逐步達到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和諧的聲音。
4. 輕聲歌唱,可以有助于關(guān)注表現(xiàn)力,并且培養(yǎng)準確抒發(fā)歌曲情感的歌唱習慣
輕聲歌唱,可以讓發(fā)聲自然,音高穩(wěn)定,音色柔和優(yōu)美。學生通過一定時間的學習后,對輕聲歌唱有了一定的體會和感覺,此時可以把這一感覺運用到實際的歌唱中去。例如:在學習歌曲《搖籃》時,引導學生先輕聲哼唱,感受搖籃輕輕搖擺的旋律。然后,學習用輕聲歌唱,想像著小寶貝在媽媽的甜蜜輕柔的歌聲里進入夢鄉(xiāng),以情帶聲,讓整個歌曲在甜美柔和的氣氛中進行,很好地表達了歌曲的感情。
四、反思
音樂,它的功能性似乎越來越受到了人們重視。不過它的神秘莫測,也讓好多人覺得這是遙不可及的。通過輕聲歌唱,這種極易被低年級學生掌握的歌唱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
良好的開端等同于成功的一半,輕聲歌唱,只是引領(lǐng)學生可以像叩開自家房門一樣,走進神奇、美妙的音樂天地,或是精彩的表演者,或是忠實的聆聽者,這些其實都不重要。輕聲歌唱可以讓學生享受終身學習的快樂,感受精彩生活的和諧,這才是我們音樂課堂教育離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上海市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S].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周虹. 淺談輕聲唱法教學[J]. 當代教育論壇,2005,(4).上一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