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雙翼。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聯(lián)系?!笨梢婇喿x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美文示范是解決學生作文“寫不好”的一個重要途徑。美文的思想內容、語言表達、章法技巧等往往會給學生借鑒。怎樣才能使學生從“作文難”的困境中走出來,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難題。要解決這一難題,我認為讓學生大量閱讀是提高寫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閱讀與寫作是緊密聯(lián)系的。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美育,要求教師以美啟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倡導老師積極“引”,學生細心“觀”,耐心“品”,用心“創(chuàng)”,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啟迪美、感受美、體悟美、塑造美,從而使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初步具有對語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學的審美能力。
寫作還是生活中人們交流交際和表情達意的基本手段。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有所需不可不為,如禮儀性書信、作業(yè)、計劃和總結、留言條和請假條等,有些情有所動不吐不快,如日記札記和傾吐性書信等。而只有學會這些文體的基本寫作常識,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才能解決這些日常生活之所要之所需,做到學以致用。可見,寫作能力是體現(xiàn)一個人語文素質乃至綜合素質的關鍵,同時也使人終身受益匪淺。那么,如何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筆者試從以下幾方面去加以探索。
一、通過閱讀培養(yǎng)寫作興趣
閱讀是基礎,寫作是運用,閱讀是內化吸收的表達;閱讀和寫作既相互促進,又相輔相成。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起了他們寫作的愿望,孩子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就會沉浸在作文的天地里任思維馳騁,憑著自己的感覺和想象,去體驗和創(chuàng)造生活,寫出令人贊嘆不已的優(yōu)美文字。許多寫作水平高的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都是從閱讀文學作品中開始萌發(fā)的,書中那些深刻透徹的人生領悟,生動形象的文學描寫,具有文采的修辭語句,精巧新穎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都吸引著學生,使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觀念,讓學生明白作文是一種精神產品,這種產品就是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感,有新的創(chuàng)意,能充分展示個性,而非人云亦云的東西。既然如此,那就必須寫自己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同時也讓別人感動。鼓勵學生說真話,抒真情,不說假話、大話、空話,不寫虛情假意的文章,要讓學生認真用眼睛去觀察社會、感受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進而用筆表現(xiàn)美。讓他們關注社會、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美的感受,痛苦的經歷,執(zhí)著的追求通過文章反映出來。有了強烈的創(chuàng)作動機,一篇又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才能產生,以讀促寫,寫而促讀,讀與寫產生了良性循環(huán),閱讀與寫作才能給學生帶來樂趣。
二、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生活是廣闊無垠,無比豐富的,猶如一座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要使生活成為寫作素材就必須學會觀察。學生觀察生活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有意觀察,一種是無意觀察。有意觀察要“授之以漁”、“授之以法”。對學生的無意觀察,老師要相機誘導。在教讀《背影》一文時,我讓學生打開記憶的閘門,回憶自己見過的類似“背影”的人物特征。如奶奶的“白發(fā)”、爺爺“松樹似的手”、媽媽“黃皺的臉”、爸爸“微駝的背”等等。在寫作訓練中,學生學以致用,一篇篇反映親情的文章脫穎而出。
三、通過閱讀借鑒寫作技巧
只讀不寫只會讓思維停頓,因此在擴大閱讀視野的同時加以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寫作訓練,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起來,做到讀中有寫,寫中有讀,以讀帶寫,以寫促讀,不失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提高語文整體素質的有效途徑??梢哉f,閱讀是間接生活之“源”,課本是憑借,是“例子”。學生的閱讀是吸收,是認識生活;寫作則是表達,是反映生活。寫作是一種智力勞動。當學生沒有從讀寫結合的角度掌握這種勞動時,往往會有畏難情緒。但當他們領悟了讀和寫的關系,能夠模仿范文寫作后,寫作便成了一種樂趣。寫作的樂趣又會促使他們更有興趣去閱讀,這樣就形成了讀寫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huán)。
但是現(xiàn)在由于課業(yè)負擔比較重,很多學生回家沒有時間讀書,也沒有書可讀,閱讀面比較狹窄。所以要想讓學生回歸到讀書中來,老師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利用在校時間讓他們多讀書。于是,我在每周的語文課時中盡量抽出一個課時作為閱讀課,讓學生自由閱讀。當然,在選擇閱讀書時也需要老師非常用心,書的內容盡量豐富多樣,爭取能讓學生讀到更多有意義的書籍。除了書籍,我還準備了一些雜志讓學生閱讀,了解社會時事,體察時代動向。在閱讀課時,我就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書閱讀,在閱讀中做好讀書筆記,如果有感想也可寫下來,下課時與同學一起交流。同時,我還會留心學生的閱讀興趣,關注他們更加喜歡什么類型的書以便及時引導。有時還就一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文章做一番講解,與學生討論文章的內涵。漸漸地,學生由不愛讀書變得喜歡上閱讀課。
此外,教給學生讀書方法,不僅可以節(jié)省時間,而且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要求學生在讀書時掌握 “速讀”、“精讀”兩種方法?!八僮x”是指默讀與思考同步進行的快速閱讀,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默讀,做到眼到、心到,讀與思相結合;“精讀”則需對文中描寫精彩、含義深刻的重點部分做到細讀、深思,理解其義,曉之其理。為強化讀書效果,讓學生專備一個讀書摘抄本。在學生讀的同時,隨讀隨摘抄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段落、警句格言等,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可根據自己的文章選用,變?yōu)樽约簩懽鞯恼Z言。每次閱讀課后,當天晚上我都留有作業(yè),讓學生寫讀書心得體會。第二天早讀時間在班上進行交流展評,對寫得好的或差的地方都當場給予評價。這樣不僅對讀文章的個別同學給予了指導,同時對全班也起到了指導作用,收到互幫互補的效果。
從閱讀中積累詞匯,寫日記又積累了寫作素材,豐富了生活。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真正做到我筆抒我心。重視學生閱讀和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也挖掘了兒童潛在的語言表達能力??傊喿x與寫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同鳥之雙翼、車之雙輪,要同等視之,不可偏指,才能使學生讀寫能力得到穩(wěn)步提高。當然,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需要在一個較長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定會迎來收獲的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