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闭n堂教學和社會生活、人文知識、自然風物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資源而發(fā)揮應有的教育功能。筆者認為農村中學語文教學要做到:遵循語文規(guī)律、利用身邊資源、加強聽說訓練;把握課程特點、倡導廣泛閱讀、培養(yǎng)良好習慣;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鼓勵自主探究、進行綜合學習。教師只有利用自身這個重要的課程資源去演繹百家爭鳴、萬花齊放的課堂,才能迎來語文教學中課程開發(fā)的一個又一個春天。
【關鍵詞】農村中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
農村中學語文課程資源緊張的情況下,農村中學語文教師本身就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且居主導地位并對課程資源結構功能的發(fā)揮起決定意義的作用。教師們若能充分利用校內外現(xiàn)有的課程資源, 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在生活中學習和探索,將收到無與倫比的效果。語文教學活動是農村語文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其活動資源,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在農村中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上,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筆者之見:
一、遵循語文規(guī)律 利用身邊資源 加強聽說訓練
筆者認為農村中學語文教學在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方面,教師的任務是充分利用學?,F(xiàn)有的設施,加強學生的聽說訓練,給學生創(chuàng)造濃郁的學習氛圍。
例如我們可以把學生每日從早到晚在校時間作一定的安排。課間活動和午休時間播放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經典詩文的朗誦、富有哲理的童話和寓言,使學生在聽中受到文學的熏陶并提高學習語文興趣;堅持每次上語文時要求學生不拘形式和內容用三、五分鐘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口頭說話訓練,學生們可以評議時事描繪現(xiàn)象、講自己的童年、道家庭親情、誦優(yōu)美詩文、說有趣的笑話;為了引起全體學生的重視,還可對學生的口頭說話進行評定打分,并作為單元測試分數(shù)的組成部分予以記錄。
二、把握課程特點 倡導廣泛閱讀 培養(yǎng)良好習慣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痹谵r村圖書匱乏的情況下,教師要想方設法盡可能組織學生廣泛閱讀,使學生在廣泛閱讀文本過程中從字里行間提取信息,并將自己對語言的感悟、體驗內化為富有個性色彩的語言過程。廣泛閱讀可以使學生從中認識歷史和人生,提高觀察判斷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根據需要每周組織一次讀書會。圖書資料缺乏,我們可以號召學生從家里拿來了各自的藏書,在教室里建立圖書角。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讀書心得,教師適時組織討論,指導學生多角度閱讀,培養(yǎng)閱讀和欣賞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倡學生讀中要疑。
我們還可以通過舉辦朗誦會、讀書知識競賽等活動,促進學生多讀書。在活動中學生可以運用逆向思維,求異思維,大膽懷疑,大膽想象,大膽創(chuàng)新,并可以對共性的看法或結合提出質疑,得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達到豐富語文課程資源的目的。
三、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 鼓勵自主探究 進行綜合學習
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應該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把閱讀和口語交際定位于提高、充實、豐富學生整體語文知識之上,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說:語文課程應該植根于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語文實踐能力。
筆者認為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墻報、黑板報,學習專欄這些優(yōu)勢資源,把學生寫得好的、那怕只是有進步的文章或言論在學?;虬嗉壵故?;成立中學生文學社、自辦小報和社刊、鼓勵學生積極投稿;招聘小記者,積極引導學生把校園中的新面貌、學生中的新事物訴諸筆端,登在專欄板報上;指導學生參加校、市、省、國家級作文競賽;開展作文寫作評優(yōu)活動;鼓勵學生動手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重視激發(fā)學生對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的體驗和感悟,指導學生向報刊投稿。為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搭建一個開放、自主的獨具農村特色的課程資源平臺。促進農村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全面提高和協(xié)調發(fā)展,培養(yǎng)農村中學生自主獲取知識、運用知識能力。
教師還可以利用身邊的自然和人文的課程資源,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研究,參觀訪問;引導學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間文化,使他們的語文素質擁有自身特點,打上時代烙印。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既不脫離語文教材又不是為生硬地學習課本知識而學習課本知識。
總結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下,農村中學語文教師不能緊緊抓住語文教科書并把它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而放棄廣博的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這是有背于新課標下語文教學要求的,這樣的語文教學一定不會獲得成功!廣大的農村中學語文教師要真正認識到教材是魔杖,而不是韁繩;要積極投身到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實踐中去,合理利用,充分開發(fā)課程資源。農村中學教師只有利用自身這個重要的課程資源去演繹百家爭鳴、萬花齊放的課堂,才能迎來農村中學語文課程開發(fā)的一個又一個春天。
參考文獻
[1]黃興惠.談農村中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策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1:61-62.
[2]甘國梅.淺析農村中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才智,2008,19:84.
[3]鄧曉清.淺論農村中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