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他既是聯(lián)系各科教師及學生之間的紐帶,又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橋梁。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事半功倍。
一、抓思想教育工作,樹立后進生的信心
作為班主任不能掉以輕心,應善于捕捉苗頭,掌握學生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特有的心態(tài)、根據(jù)學生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在教育過程中,要從\"愛\"字出發(fā),堅持疏導教育,循循善誘,以理服人,為學生分析不良行為的危害及可能造成后果,使其醒悟,防微杜漸。要認真做好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抓好后進生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起的作用比抓好優(yōu)生會更大,管理一名后進生所花精力是管理一名優(yōu)生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因此轉(zhuǎn)化好一名后進生對班級的促進是巨大的。要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教育好,在工作中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當前后進生有三類:其一是學習差生,表現(xiàn)為無心向?qū)W,學習成績極差;其二是思想品德差生,表現(xiàn)為沾染上不良習氣、不遵守校規(guī)班紀,隨心所欲;其三是\"二合一\"的雙差生。他們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影響很大,是班主任為之嘔心瀝血的對象,需要傾注大量的愛和大量細致耐心工作使其轉(zhuǎn)化。我主要采取三種轉(zhuǎn)化方法:(1)激勵法——樹立起自信心(2)表揚法——認可作法的正確性(3)反復法——體驗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 民主加責任的班級氛圍是我努力追求的治班理念
我所帶的班,每次考試成績都處于級部前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班級良好的學習氣氛和競爭環(huán)境。在班級理念上,我積極主張這樣一個理念:生活不因悲觀而美好,命運不因消沉而改變。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而且自學生去軍訓的第一天我就把這樣一個理念教給了全班學生,這個理念一直貫穿于我治理班級的整個過程中。學習上我大張旗鼓的鼓勵學生向老師發(fā)問甚至是發(fā)難,若要問到所有的任科老師當場回答不出你的問題、滿頭大汗的時候那才算真正的動了腦筋。紀律上我積極主張\"先專政后民主\",一個班級必須要有鐵的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diào)一致才能得勝利。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一旦有一次你沒有遵守你自己的原則,那么你將變成一個沒有原則的人,以后的管理將難以進行。當然作為班主任你所任教的學科必須過硬,這樣在管理的時候,你才能底氣足,腰板硬。在你處理違紀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少數(shù)學生對于處理不滿意,那么在這個時候馬上進行疏導工作,這就是\"法\"和\"情\"的關系,我先將法律再講人情,這是我的工作原則。如班上有名男生小王,有一次自習課說話被批評之后作出了很強烈的反應,他認為自己是討論問題而不是說閑話,覺得班的紀律實在是太嚴了。還給我舉例說別的班不至于這樣的。我只說了一句話:要想比別人強就要做的比別人更強。
三、以愛心為圓心 機智為半徑,形成師生同樂的同心圓
學生違反紀律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這一點可以說是天經(jīng)地義。但是怎么樣才能使受到處分的學生心悅誠服的接受處罰而不至于產(chǎn)生消極的抵觸情緒呢?學生違反紀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們班主任怎樣將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轉(zhuǎn)變?yōu)楹檬??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對直接批評的接受率只有20%,而對間接批評的接受率卻高達80%。每個人當班主任的時候火氣是比較大的,很容易在課堂上發(fā)脾氣批評學生,有時弄得自己也很難堪下不了臺,而且我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批評學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氣了但實際上他只是攝于你做班主任的威嚴而心里不服氣。后來我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不斷的反思和探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招數(shù)。第一招叫做:\"退三進一\",我們看電視時經(jīng)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老虎等兇猛的動物在進攻前首先是身體向后撤退,為什么撤退呢?是為了更好的向前進攻!我們批評學生一個缺點的時候不妨先表揚他的三個優(yōu)點,此謂之\"退三進一\"。第二招叫做:沉淀法,即學生犯錯后不要立即進行批評。記得體育課時有位同學隨地小便,我剛發(fā)現(xiàn)他就嚇得跑了。后來的日子,我就跟沒發(fā)現(xiàn)一樣,每次這位學生見了我都不好意思,但表現(xiàn)的確更好了,直到學期結(jié)束的時候他才告訴我:要是當時批一頓就好了。我告訴他:要是當時批了就沒有現(xiàn)在的效果了。第三招叫做:幽默法。如為了糾正學生遲到后推門進入教室再喊報告的現(xiàn)象,一次有名學生遲到了,我正在上課,他推門進入同時喊報告,我說:出去。全體學生迷惑不解:怎么報告了還出去。我解釋說:在教室外報告是進來,在教室內(nèi)報告就是出去了。學生啞然。自此再沒出過類似現(xiàn)象。第四招叫做:寫心理報告書。我在班上大力推行這樣一種處罰方式:對違反紀律情節(jié)比較輕的學生,我罰他上講臺講一個動聽的故事,對于違反紀律情節(jié)比較嚴重的學生我罰他們用寫一份500字左右的心理報告,描述他違紀的前后心理過程并上臺講述,請大家注意心理報告書不是保證書更不是檢討書。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我發(fā)現(xiàn)這種處罰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顯好了很多。第一:受這種處罰方式的學生一般不會對老師產(chǎn)生心理上的抵觸情緒,因為他在上面講故事時下面的同學會給他熱烈的掌聲,可以說他是在一種很快樂的氛圍中受到教育。第二:學生在眾目睽睽之下講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對他的口才及膽量是一個考驗和訓練,自己的自信心大大增強了。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作為班主任應該善于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你通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頭的大金礦。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jīng)有這樣一句話:\"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yōu)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劉心武先生也有一句經(jīng)典的話:\"一個丑惡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靈美!\",我們的學生再怎么調(diào)皮也不至于將他同罪犯等同起來吧?
當然在\"問題學生\"轉(zhuǎn)化過程中,用上述方法時間長了,也容易在某些學生心里形成該老師\"不兇\"、好欺負的印象。所以對待那些思想比較頑固和霸道的學生,老師不妨收縮一點笑臉,義正詞嚴地表明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如說:\"你再這樣下去,我們只好通知你家長了領你回家了\",借此力量\"嚇唬\"他一下,使其內(nèi)心產(chǎn)生一點恐懼感,從而增強正義一方的力量,最終達到教育的目的。
四、鼓氣加鼓志 無往而不勝
人都喜歡受到別人贊賞,同樣每位學生都喜歡被人贊賞,特別是后進生,他們最需要贊揚。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作為老師如果能夠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每一點進步:一次按時獨立完成作業(yè),一次認真聽講,一次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一件小小的好事……都能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知道他的每一點一滴的進步老師都注意到了,老師每時每刻都在關心著自己,就會感到班集體的溫暖,從而增強自信心。當然,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除了恰當運用贊揚外也要恰當?shù)剡M行批評。批評前要認真調(diào)查研究,搞清基本事實。批評時做到內(nèi)容不失真實,語氣不失委婉,切忌大發(fā)雷霆,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批評中要使學生感到\"面子\"沒丟盡,老師的嚴中還有愛。教師中肯而又切合實際的批評也會成為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努力的動力。
五、身教加言教 ,其身正 ,不令則行
我國有句古語\"身教重于言教\"。有經(jīng)驗的老師也常說:\"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教師正確美好的行為會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是發(fā)揮了表率的作用。如:學農(nóng)時,許多同學站在一邊觀望、閑聊,我看到后沒有強令他們,而是自己拿起工具默默干起來,那些同學看到我親自參加勞動,再也不敢應該說不好意思\"靠邊\"站了。自己以身作則的效果要比強令要求學生如何做要好得多。要培養(yǎng)優(yōu)良班風,老師要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讓學生處處看到教師在以實際行動愛他們。
總之,遵循教育規(guī)律,運用一定的智謀和手段去治理班級,都是為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學習作為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便會在團結(jié)、緊張、嚴肅、活潑的氛圍中順利完成。作為一名班主任,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良好的發(fā)展,不能僅是一種愿望,如果我們不能了解學生共同生活的環(huán)境,不了解他們在這一環(huán)境中發(fā)展的規(guī)律,那么即使我們有幫助每一個學生都獲得發(fā)展的愿望,我們也難以把這一愿望變成現(xiàn)實。只要我們用愛構(gòu)筑心靈之橋,激活班級管理“死穴”,那么班級就會倍添活力,學生就能在充滿愛,賦予樂觀向上的氛圍里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