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季,估計是資本市場歷年來最出人意料的一個季節(jié)。在全球央行的默許下,近乎泛濫的流動性四處闖蕩,不僅讓國內(nèi)投資者手忙腳亂,也讓高盛這樣的國際大行被頻頻打臉。
進入2016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紛紛鼓勵房地產(chǎn)去庫存。這一去不要緊,各類資金聞風而動,一線城市的房價開始飆升。在一線城市再次開始調(diào)控后,二線城市的房價開始上漲。很快地,南京、蘇州這樣的二線城市房價漲幅開始超越一線城市,從表象看,有關部門就樓市發(fā)展“圍魏救趙”的策略,已經(jīng)很明顯地見效了。
2月初,國際大宗商品市場開始上漲,以原油為代表的各類周期性產(chǎn)品,在沸沸揚揚的看空聲中,開始近年來少見的上漲。一開始,包括高盛這樣的大空頭,堅持認為油價的上漲不過是垂死掙扎的死貓?zhí)?,但漲著漲著,很多空頭變成了多頭,很多投行在空轉(zhuǎn)多的同時,異口同聲地宣稱,不是自己看錯了油價趨勢,而是各國央行過度放水,才讓大宗商品迎來了春天。
到了3月,國內(nèi)的大宗商品價格也活躍起來。雖然沒有原油這樣的國際龍頭品種,但焦炭、螺紋鋼這兩個與樓市與供給側(cè)改革密切關聯(lián)的品種脫穎而出,帶領大家伙大步上攻,最終成就一波罕見的牛市行情。4月中旬,螺紋鋼主力合約開始狂飆,吸引了場內(nèi)外大批資金,21日當天的成交金額竟然超過滬深兩市的成交金額之和。很多股民感嘆,一根螺紋鋼輕松洞穿股市。
從樓市到期市,泛濫的流動性像沖出牛欄的野牛,開始四處亂闖。那么,這些熱錢的下一個目的地何在?有人說,可能會涌向無形資產(chǎn),不然,怎么會不時聽到某某網(wǎng)紅拿到多少多少天使、風投資金;有人說,最有可能涌向PPP領域,廣發(fā)證券就這樣認為。但如果真的脫虛向?qū)崳敲?,對股民們來說,可就不是什么福音了,因為這樣一來,很可能帶來“經(jīng)濟強、股市弱”的“慢熊”環(huán)境。
泛濫的流動性最終會流向哪里,看來還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