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作為為日后學習奠定基礎的重要時期,備受人們關注。聽來簡單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實則仍需要教師在諸多方面下夠功夫才可以取得進步。小學數(shù)學教學最為重要的幾個方面無非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老師的教學方法,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相對而言并不太重要的方面。本文就是依照這幾個重要的方面,全面的對小學的數(shù)學教學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量措施方法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引人爭議的問題,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到底在哪里?有人說在于老師教學的好壞;也有人說在于學生的學習方法;還有人說最重要的應該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上的說法,其實并不全面,但是也并不能給予否定,其中每一個方面都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而想要搞好小學數(shù)學教學,就應該全面的考慮到絕大部分可以影響到數(shù)學教學方面的問題,以此來使得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得到質的提升。而想要教好數(shù)學,以下的幾個方面,在我看來絕對是重中之重的。
一、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
老師的“教”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故而老師的教學方法是數(shù)學教學的基礎。老師的教學方法的選擇,影響著學生們的課堂效率,而為了課堂效益的最大化,老師們教學方法的選擇,目的則包括著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們有想學的欲望。
(2)老師的講課必須清楚明了,讓絕大部分的學生能夠聽得懂。
(3)更好的讓學生參與進來,了解學生們的學習進度。
老師們應該以這些方面為基礎,更好的進行教學。小學生通常都對外界事物接觸不多,認識不全面,因此在課堂上,老師們不能盲目的去給學生們灌輸數(shù)學知識,因為課堂效率并不等于課堂效益。比如學習三角形相關內容時,告訴學生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然后讓學生自己想出生活中的例子來驗證此特性,有同學會說:“三角形的凳子就會很穩(wěn)定、衣架是三角形的、窗戶支架也是三角形的﹉﹉”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就會對知識本身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老師們的教學方法應該跟隨學生的掌握程度和所教知識的難易程度為依據(jù)進行選擇,力求使課堂效益達到最大化,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去學習數(shù)學。
二、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
學習方法的選擇并不全部取決于學生,學生們的學習方法很大一部分是取決于老師的教學方法的。所以,老師們應該做的是指導學生們去選擇并掌握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所謂的高效率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牢固的掌握最多的數(shù)學知識。而為了達到這個必要的目標,老師應該讓課堂更加的有條理性。舉個例子:學習數(shù)字加減法時,有的教師就是在課堂上不停的去講解怎么解題,怎樣算更加快捷等等,把所有要講的知識點講完以后,再給學生們例題,讓學生們思考并解答;還有的教師講完知識點以后,就給學生幾道題讓學生解答,讓學生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加法和減法中蘊含的規(guī)律,自己去思考怎樣解答更簡單。相比而言,第二種方法就比較能讓學生們接受,可以讓學生們更好的掌握每一個知識點,而且學生們在私底下復習的時候,對知識點的整理和理解也更加的有條理,更能輕松的記住知識點。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們擁有一個好的有條理的學習方法。
想要達到高效率的學習,也并不只是有上邊舉例的一種方法。老師們所應該做的,就是在一定的時間里有效的指導學生們的數(shù)學學習,并不斷培養(yǎng)學生們學會獨立自主的去學習,并提高學生們對學習的參與度。這樣才能夠更好去讓學生們自己去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
三、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對數(shù)學學習擁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能更好的在課堂上配合老師,并且在課下能夠更好的去完成作業(yè)、預習和復習,這種學生想必是每個老師都會喜歡的,而且在學習中也屬于佼佼者。但是,如果一個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沒有一點興趣,上課不能認真聽講,課下也不去完成作業(yè),更別提預習和復習了。這兩種學生的比較和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況且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以后的學習,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學生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上,下更多的心思和努力。
學生興趣的養(yǎng)成是老師的重要任務,但養(yǎng)成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并非一日之功,而一個好的開始確是一個可以使興趣養(yǎng)成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剛剛步入校園時,學生都會感覺到新奇,有趣,加上小孩子濃厚的好奇心,使他們有著想要好好學習的強烈求知欲,而這個時候,老師千萬要不惜花費時間,讓學生在這個起始階段上,對數(shù)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給學生們出一些看似簡單卻復雜的數(shù)學題就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就比如三角形里求一個角度,看起來簡單的一個三角形和幾條線,其實要想求得需知的角需要運用三角形特性、周長、相似三角形等眾多的知識點,學生在解這一道題的時候就會去聯(lián)系到其他的知識點,這樣下來,雖然無形中增加了學習難度,但是同學們對這些解題方法就會更加的感興趣,對于數(shù)學的求知與興趣自然是更上一層樓,對日后數(shù)學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興趣的保持是興趣養(yǎng)成之后的又一個重點,是為了讓學生時刻保持對數(shù)學的興趣,以使得數(shù)學教學更好地進行。隨著教學的進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隨著流失,而想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最主要的是讓學生對數(shù)學有新奇感,而且要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們不會感到無聊。例如,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讓同學們就數(shù)學題的解答展開競爭,標準也并不一定只是答案的正確性,比如解題的多樣性和方法的簡便性。這樣即可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也可以使同學們在競爭中不斷的提高數(shù)學素養(yǎng)??傊褪且粩嗟倪M行創(chuàng)新,保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得到保持。
以上三個方面,每一個方面對于數(shù)學的教學來說都是很有必要的。然而這三個重要的方面,每一方面和每一方面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的,必須要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使數(shù)學的教學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譚勁,李光樹. 小學數(shù)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J]. 課程.教材.教法,2014,08:58-63.
[2]董鳴. 以學習為中心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姚永妃.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