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是所有高中語文教師都必須探究的課題,許多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這方面已取得寶貴的經(jīng)驗和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和成績,課堂上難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導致課堂氣氛十分沉悶,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此,如何活躍高中語文課堂氣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了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探究的課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成效措施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很多,要因時、因地處理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各種因素,采用誘導式的教學方式,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1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落實,社會對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變革展開了諸多探索。由于絕大多數(shù)老師根本就沒有以自身現(xiàn)實情況為依據(jù),無目的地選用紛繁復雜的教學方法以求獲得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然而此種與自身教學實際嚴重不符的教學方式無法推動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選用是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的提升,但是一個多媒體課件的容量需要花很多的時間獲取及消化課件里所涉及的知識,如此部分學生便會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更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出現(xiàn)。同時,絕大多數(shù)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學生課堂活力不足。很多高中語文老師在實施“填鴨式”教學法,在此種教學方式下,老師擁有教學主體地位,學生只是機械地記筆記。過于重視老師講解而無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給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帶來諸多阻礙。
2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2.1落實語文學習的目的,提高學生認識
沒有目的性的學習,只會像漂浮在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只能隨風漂流,沒有方向。高中語文學習也是一樣,只有在課程學習之前,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才能幫助學生有效的構(gòu)建學習體系,從思想上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了語文學習對于自身的重要性,學生才會端正自身的態(tài)度,全身心的在高中語文課程學習中專心“遨游”。
2.2轉(zhuǎn)變課堂模式,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人,為學生傳道受業(yè)。近年來,新教育提出要切實轉(zhuǎn)變課堂主體模式,實行“雙主”原則,即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這樣的課堂模式,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自我的去追求語文知識的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3利用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融合的優(yōu)勢,打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給語文課程的教學帶來新的方法,為語文課堂教學帶來的豐富的資源。教師可以在課堂教育中,有效的引入信息技術,把枯燥的語文教學課堂通過視頻、影像等表達出來。比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把朱自清先生的生前往事、視頻文件都做成教案,在課程學習時,首先通過多媒體教學展示出來。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對所學習內(nèi)容的主角有了深入的認識,再回到書本教學時,學生對于內(nèi)容有了自己的理解,會觸發(fā)學生自主的思考。通過這樣的課堂模式,學生會發(fā)現(xiàn)原來語文課堂學習不是死記硬背、不是老師的“灌輸”,從而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
2.4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語言要幽默,有幽默感的教師容易貼近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師生關系的融合和平等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要轉(zhuǎn)變角色。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是授和受的關系,課堂上教師切記完全把整個課堂掌控在自己手上,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在語文教學課堂上積極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體驗到語文教學的樂趣。
2.5根據(jù)教學目標、內(nèi)容分層教學
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后,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大綱的目標分層制訂教學目標及教學內(nèi)容。所制訂的教學目標必須不違背大綱的教學要求,對于高中語文所制訂的教學目標不能低于大綱里最基本的教學知識點及基礎技能培養(yǎng)的目標,著重培養(yǎng)處于中間階段的學生,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探索欲望。在要求其充分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激發(fā)他們學習高中語文的熱情。
2.6科學提問
提問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是現(xiàn)今許多教師廣泛采用的方法。在課堂上恰當?shù)奶釂柗绞?、?nèi)容、時機不僅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而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營造和諧的氛圍。課堂提問需要靈巧地設置疑難,在具體進行提問的時候置問于教材的疑難處和含蓄處。課堂提問不能偏離教學目標,可以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講究技巧和藝術性。
3結(jié)論
實踐證明,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有效的引入新媒體技術,可以廣泛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轉(zhuǎn)變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學習方法和思維的轉(zhuǎn)變。其次通過閱讀和批注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帶著問題去思考,不斷的在閱讀與理解中去反思自身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全面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的自助學習。
參考文獻
[1]何麗.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的途徑[J].知識窗(教師版),2015,11:34.
[2]尤玉呈.對當前高中語文教學成效低下的分析研究[J].新課程(中),2015,04:177.
[3]徐明春.探高中語文教學難見成效之因[J].語文學刊,2015,15:158-159.
[4]孔慶東,摩羅,余杰,主編.審視中學語文教育.汕頭大學出版社,20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