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電影《幫助》站在女性的角度講述了斯特基身上反映出的強烈正義感,幫助黑人女仆以及黑人女仆自我拯救的弱勢群體維權意識。美國建國以來,一直存在著種族歧視問題。特別是黑人,自從擺脫殖民統(tǒng)治之后,一直小心謹慎地活在白人的刁難和屈辱中。這對于美國依舊是一個難以平復的傷疤,本文就這一現實問題圍繞影片展開探討同時深思。
【關鍵詞】美國弱勢群體種族歧視《幫助》
2011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幫助》是一部揭示美國社會現實的影片。它以一個特殊的角度來表現出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從斯特基為一個富有家庭的白人小姐,冒著極大的風險采訪鎮(zhèn)上的黑人女仆,把那些她們受盡欺辱的故事編輯成書,為她們爭取人權讓無數人看的深有反思。這里面斯特基和希利以前還算得上閨蜜朋友,但是同樣作為白人,擁有者高等級的待遇,很明顯的她倆對待黑人女仆的方式不同。也可以這樣說,她倆代表著美國白人對待黑人的態(tài)度。希利態(tài)度傲慢,經常羞辱黑傭米妮,并不能忍受其與自己和家人共用衛(wèi)生間。但是也是從女傭米妮憤然離去,以牙還牙開始,女仆們配合斯特基完成出書。此影片以雇傭者與女傭之間的矛盾代替了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矛盾,一步步揭示了種族歧視問題在美國早已根深蒂固,成為了至今仍難以解決的難題。
一.從電影探討美國種族歧視為題根源及發(fā)展
(一)美國的明顯階層
白種人的種族優(yōu)越感,和對有色人種的極端歧視;對不同文化的蔑視和偏見的。白種人可以通過法律剝奪民族民主平等的機會。白種人可以任何形式來表現對黑人的不平等。白種人的種族歧視政策使有色人種在赤貧和屈辱中與世隔絕了一個世紀?;橐?,工作,住房以及最尋常不過的日常生活都對他們進行不應有的階級統(tǒng)治和掠奪。美國強制性的要求接受白種人的基督教文明。只有這樣才能融入美國社會。有色人種不是有意維持這種對他們不利的有史以來的狀況。但是有色人種根本無法抗拒,也改變不了命運這種階級理念根深蒂固,一次次的革命也沒有將它們徹底摧毀,甚至將這種種族歧視更為理所應當,深入人心??峙虏恢拱追N人有這種觀念,有色人種從內心恐懼了,接受了。有一些大膽的改變自己的命運與這些對他們的一切不平等進行抗爭,可以獲得勝利,可短階段還是改變不了那堅固如鐵的禁錮。直到今日,有色人種無法擠入權力經濟文化的上層這是不爭的事實。
(二)黑人的生存狀態(tài)
在解讀這部影片時,很多人只看到影片揭示的種族問題而忽略了另一個主題:男權社會中,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對很多觀眾而言,電影里似乎只有黑人女仆受到了壓迫,生活悲慘。但是,仔細觀察,電影中包括白人女性在內的全部女性無一不是生活在男權社會的陰影處。只不過,黑人女仆的命運之所以悲慘只是因為她們不僅處在種族歧視中,更是由于她們同時生活在男權社會中。
在美國,在西方主義的教條下,黑人不甘于白人的統(tǒng)治也無濟于事。他們的生活,教育早已經被白人干涉。黑人如果愛上了不該愛慕的人,可以奢望,但他們知道奢望這個概念不包括和白人相愛,更談不上結婚。早時期更是這樣,高貴的白人小姐從很小未懂事就被告訴不能接近骯臟的黑人小子,哪怕從小把她們小心翼翼寵愛著長的黑人女傭也不能多的接觸。說到底黑傭充當的是白人更為方便更享受的使喚工具。黑人只能和黑人結婚,即使有不安分的想法那就犯了大錯。他們住的也是破戶區(qū),遠離高貴的白人,也更像是一種逃離。你要知道,不會有白人愿意讓自己的小孩和黑人小孩一起玩耍,生怕讓他們學到不入流的東西。在黑人的住區(qū)看黑人的生活,他們之間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可以自由干著白人能任何忍受范圍內的那些事??墒?,在他們自己可以自由區(qū)域范圍,他們也可以很灑脫的過活。
(三)種族歧視下的個人命運
聯(lián)合電影來看,其個人命運可以很好的詮釋清楚。在凱瑟琳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幫助》下的杰克遜鎮(zhèn)上,斯基特是一個與旁人不同的白人小姐。她與自己家的黑人女傭有很好的感情,可是被母親趕走。她看到那些為那些白人小姐們全心全意付出的女傭的善良與甘心辛苦。于是她幫助艾碧琳,米妮等黑傭根據她們的遭遇為她們寫書。艾碧琳是一個典型的黑傭形象。她謹慎又穩(wěn)重,全心全意地照顧著白人小姐的小孩兒,照顧他們一家的日常起居。她一共照顧了17個小孩兒,為他們盡心盡力,可是自己的兒子生命垂危卻被白人醫(yī)院拒救。艾碧琳只是普通黑傭中的一個,她們逃不過有著類似相同的命運。
二. 黑人的自我拯救
(一)維權思想
羅莎帕克斯是一位著名的黑人女斗士。她堅定地參加了1950-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的女社會活動家。她引發(fā)的拒乘運動:雇用黑人司機,禮貌對待黑人乘客,車輛中區(qū)位置先到者先坐,黑人無需讓座給白人。必須要這些條件,不然黑人拒絕乘車。這個拒乘運動得到了所有黑人的支持。后來在阿拉巴馬州的西北鄰州,同樣白人種族正義勢力強大的阿肯色州,發(fā)生了白人拒絕黑人進入原來要逐漸解除種族隔離的學校的事件。幾百名白人威脅要在九名黑人學生進入校園時沖擊學校,當時的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派出了美軍精銳部隊第101空降師到小石城中央高中,保護學生的安全。而這九名學生也被稱為了“小石城九學生The Little Rock Nine”載入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史冊等等。黑人爭取平等權利和反對種族隔離的運動得到了很多有良知,有正義感的白人的幫助和支持。
回顧美國黑人爭取民主和平等權利的漫長,曲折,有事甚至是激烈壯烈的斗爭,自己會有很多的感觸:1.黑人本身是非常團結的。在有人領導的進行了反抗和斗爭,也得到了喚醒白人同情和支持的重大勝利。2.白人的大多數都是有良知的,他們心中有一個理想的美國,他們也不愿意存在著種族隔離和種族壓迫。所以他們的大多數都愿意給黑人幫助,伸出援手。所以這才使得黑人的民權運動得到一些勝利。所以,總言來之,美國社會的道德基礎建設在美國人心中是神圣的。3.美國聯(lián)邦政府現在越來越開明和明智能使它越來越適應時代潮流。幫助,保護黑人的維權運動開展,發(fā)展和勝利。4.現在的最高憲法的平等自由的精神,在1960年代初就堅決保護黑人的平等權利。
(二)黑人精神和自我救贖
小說The Help里面對當時美國“種族隔離政策”有一段描述這樣寫道:
1.若病人為男性黑人,不得指定白人婦女對其看護;
2.白人不得與白人以外的人種結婚,違反此法令的婚姻被視為無效;
3.黑人理發(fā)師不得為白人婦女或兒童理發(fā);
4.有關人員不得將黑人埋葬在用以埋葬白人的土地上;
5.黑人學校和白人學校之間不得轉借書本,但允許同種族內轉借。
種族隔離和這些帶來的精神上的壓迫在當時可是早已經深入人心。讓黑人獨立使用廁所,專門有黑人居住的區(qū)域,人們叫作黑人區(qū)。黑人老老實實待在黑人區(qū),不得去白人的圖書館借書;不得去白人的醫(yī)院;不得進入白人的超市。更有些因為擅自使用了白人的廁所被解雇,更有甚者,被打傷。
一開始,女傭是不愿意講述自己作為一個女傭書怎么生活的,她們寧可茍且偷生。但是事實讓她們有了這個勇氣去說去做,愿意去冒險說出這些她們在已無法忍受的屈辱。她們開始講述著自己家庭和身邊人的不幸。書寫成書并出版深受好評,可見只是說出了大多人的心聲,更有意義的是,會有很多的白人閱讀吧,他們可以看到自己的言行,可以看清楚自己的行為是多么的可惡,給黑人帶來了是怎樣的殘酷的現實。這也同樣會有很多的黑人閱讀,他們會備受鼓勵。
這種鼓勵更多的意義是帶來了一種黑人的覺悟,這比什么都重要。意識的覺醒對,于黑人站起來用于反抗有著絕對至關重要的作用。The Help通過黑人女傭,從另一個視角反映了20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黑人覺醒與反抗的歷程,這是一個需要經過漫長斗爭的經歷。這是一個犧牲的過程,但是總比坐以待斃的好。反抗便意味著獲得自由平等的希望。
美國黑人在內戰(zhàn)之后一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得到解放,但是只有意識上先覺醒了,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才能采取措施開始反抗,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
三.從斯特基身上反應出的強烈正義感和女性力量的光輝
電影中有一種特別能感染人的力量,這種從正面善良鼓舞人的力量,我覺得這就是女性的力量。
影片的女主角斯特基是一個受過大學教育,有理想,有抱負,不甘平庸的新女性。和當時的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截然相反。男人覺得女人受大學教育無非是想找一個理想的丈夫而增加的籌碼,而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天地。她拒絕過盡早的進入婚姻生活,她不想像其他女人一樣打扮漂亮,尋求那上階層的虛榮。她為幫助黑人女傭而感到興奮不已,這才是她所追求的,這也是她引以為傲的工作。
在別人看來,尤其是她之前的那些姐妹眼里她簡直不可理喻,把她當做了一個笑話。可是她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感情,不裝模作樣,干著自己驕傲的工作,她不介意別人怎么看她,對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比男人更加的執(zhí)著。所以她不受男性的歡迎,在女性圈子里,也是一個另類的存在。但是,她就是在這種壓抑的環(huán)境下,執(zhí)著真相,最終寫成了改變很多人命運的“女性之書——《幫助》”。她不僅僅幫助了黑人女傭,也為自己爭取了更廣闊的天地,有了更好的見識和待遇。
也是正因為斯特基所傳達的勇氣,女仆米妮終于帶著孩子離開了魔鬼般的丈夫,去過辛苦但是有自己的權利的生活。艾波琳終于能夠正視刻薄惡毒的西莉小姐,喊出自己的心聲和對她的鄙視和憐憫。影片的名字叫作《幫助》,其實更是互助。女仆們互吐心聲,幫助斯特基完成了這部書——《幫助》,斯特基幫助這些黑人女傭敢于爭取自己的權利,重新去看待自己的生活和待遇。
在這部影片中,一開始無論是白人女性還是黑人女傭,無一不是生活在壓迫中,有著自己的不得已。后來,她們通過自己的改變,她們都被賦予了勇氣去生活,支配自己,而不是被生活支配。
我還依稀地記得好像從前有一個話題就是談到了男女在碰到困難時的不同表現,說統(tǒng)計出來的資料顯示女性比男性更為堅強,更不容易自暴自棄。在困難的家庭中那些女性往往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來支撐著這個家庭。我想這大概就是從某個程度上那個詮釋了在生存環(huán)境更加艱苦的美國南方,女性為什么往往才是一個家庭的核心。
從《亂世佳人》中永遠銘記“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野草一般頑強的斯嘉麗到《心是孤獨的獵手》中痛苦而激烈成長的米克,再到《幫助》中坦然直面命運的艾比琳,南方的女性們一直仰著她們高昂的頭,在烈日與酷暑中不斷躺過泥塘向前走,向前走。而跟隨她們腳步的還有時代的進步。
1963年,馬丁路德金博士在華盛頓發(fā)表了《我有一個夢》的演說。約翰遜總統(tǒng)簽署了《1964民權法案》,在法律上廢止了雇傭關系當中的任何基于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性別或者國籍的歧視,這是民權運動的勝利,也是女性斗爭的重大勝利。這種力量所散發(fā)出來的迷人光芒也正是這部影片的出彩之處吧。
四.影片對于我國的深刻借鑒意義
這部作品對于我國來說有很好的借鑒意義,該影片展示給我們了太多。女性的力量,不屈的民族,相助的人性,這對維護我國社會的公平正義有很好的益處。只有建設好公平民主的結構,在這個條件下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力不斷迸發(fā)的真正的源泉。這個是最真實的,是人民群眾內心的體現。
事實表明,公平正義不僅廣泛涉及到上層建筑領域中的問題,也大量涉及到生產問題。生產力對于一個國家是多么的重要,這是直接關系到全體人民的經濟權益和政治權益的重大問題。由于我國的改革和發(fā)展進入到了一個關鍵的時期,在經濟社會轉型的過程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發(fā)展的變動,利益關系的多元化,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社會不公平現象,貧富差距,城鄉(xiāng)差距,區(qū)域差距拉大,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協(xié)調,這些現象的背后都有社會不公的影子。社會不公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影響到了社會不同階層的和諧相處。因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從中國現實存在的影響公平正義的突出問題入手,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穩(wěn)步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以公平促和諧。
正如影片結束曲所唱的那樣:我的生活從來不易,但我不會消沉,因為今天的我知道比昨天更多,所以,我準備好了繼續(xù)前行。種族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從來不易,從來不會被施舍給需要的人,但是,既然走了第一步,那么,就應該繼續(xù)堅持,去取得更大的勝利。
參考文獻
[1]Elaine Showalter.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2]任海燕.一個孤獨靈魂的覺醒——論凱特肖邦的《覺醒》[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3]宿好軍.論陳衡哲小說的女性覺醒主題[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
[4]張琳娜.The help小說中黑人女傭們的宿命到覺醒之路[J].時代文學,2012(08).
[5]譚靜.從敘述模式解讀長篇小說《幫助》[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2(09).
[6]李世安.美國司法制度對黑人人權的踐踏[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04).
[7]郭久林,馬威.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源分析[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