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真”的引導,“情”的感染,“美”的滲透。指導學生理解文本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結構美,從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使學生進入美的境界,受到美的熏陶。
【關鍵詞】學生閱讀教學受到美的熏陶
蘇霍母林斯基說:“美育是一種心靈的體操——他使我們的精神正直、心靈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遍喿x教學呼喚美,呼喚教師對學生進行“真”的引導,“情”的感染,“美”的滲透。指導學生理解文本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結構美,從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吸引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美的境界,受到美的熏陶。
一、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美的情感
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要求在具體的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經常不斷到設法激起學生的閱讀需要,讓學生通過具體的閱讀實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普列漢諾夫說:“美則憑直感 的能力而被認識?!蔽膶W藝術作品是人類的一種特殊創(chuàng)造。它是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創(chuàng)造的,所以它本身便具有美的特性。在學習鑒賞活動中,當我們感受到某種美的事物、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時,就會產生一種興奮、愉悅和滿足,進而激起我們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培養(yǎng)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而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就必須把教材中的美感展現在學生面前,啟發(fā)他們去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
二、披文入情,進入美的境界
文學作品美就美在個情字上,它是以優(yōu)美的文字,通過各種修辭手法和表現方法來表達的產物,因此在教學中,要把這種感情轉化為學生的情感,從而獲得美的享受。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教師可抓住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把“詩”與“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作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古詩中的畫意,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畫面美。如《望廬山瀑布》一詩的教學,師生分三步讀詩作畫。第一步,我在解題時,邊講邊畫出詩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簡筆畫,讓學生一開始就進入詩境,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讀完第一、第二句詩后,我讓學生想象詩的意境,添畫“香爐峰”、“生紫煙”、“瀑布掛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讀三、四句詩后,為了突出“飛流直下”的氣勢,我在學生畫的瀑布上用粉筆橫著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幾筆,讓學生感受瀑布的動態(tài)美。
三、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美的氛圍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情境中產生的,小學生尤其如是。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情境,激起學生情緒,從而引起他們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創(chuàng)設出濃郁的情境氛圍,就能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調動多種感官,積極主動地進行相應的課堂活動,使學生“觸景生情”。在教學中,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如教學《林?!芬徽n,可播放林海的壯美風光,同時進行配樂朗讀課文,輔助畫面,再現課文內容。這種以圖畫展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的方法被有機的結合起來,使音樂、美術、語文三門學科成為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體,構成了跨學科、跨藝術類別的開放而充滿活力的立體式空間,深深地撼動了學生的心靈,極大程度地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四、重視朗讀,體驗美的歷程
學生通過理解,經歷了作者的情感歷程后,便產生了表達情感的欲望,而朗讀無疑是最好的表達方法。這是最基本的閱讀實踐。特別是對《美麗的小興安嶺》這樣經典、優(yōu)質的言語材料,讀本身就應當是閱讀教學的一個目標、一項任務。正是因為本文滿蘸著作者欣喜與熱愛之情,描畫了小興安嶺浩瀚山林的景色。文字優(yōu)美,情感濃烈,猶如一幅迷人的寫意畫,從多方面給人以美的享受。特別是描寫林海的幾個自然段,用了很確切的比喻,擬人等寫法。因此,教學中,在學生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加強朗讀,引導他們把課文讀通,讀懂,讀深,進而達到“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的目的。通過反復地有感情的朗讀可以使學生感受小興安嶺的景色美,語言文字的美,從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學中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領略到小興安嶺的壯美,明白本文運用了形象的比喻,生動、逼真地再現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如此優(yōu)美的描寫,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后,放手讓學生熟讀成誦,從中體會到作者對林海的喜愛之情,進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通過感情朗讀,就充分利用了課文的情感因素,溝通了作者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使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共鳴,受到啟迪并釋放了自己的情感。
五、展開想象,拓展美的空間
想象是思維的體操,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趨力,是人們對頭腦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教學中,讓學生自由想象談話,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想象能力。
在學習《江畔獨步尋花》這篇古詩時,教師先對全文進行簡單解釋,引導學生發(fā)現詩中美之所在。然后讓學生逐句地感悟詩中的情境美和情感美。從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
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僅此一句,學生便可以感悟到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全詩一幅明麗紛繁的畫面充滿了動感,引起讀者的無限遐想,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美感的培養(yǎng),需要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滲透,讓學生通過聽、說、讀、看等形式去發(fā)現美、感受美、體驗美和想象美,從而在文本的學習中受到美的熏陶,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