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的內容多種多樣,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師們采取的方法也會各不相同。英語教學內容一般有字母教學、單詞教學、短語教學、句型教學、閱讀教學、會話教學等,其中會話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話即通常所說的對話,可以定義為用口頭語言進行思想或信息的非正式交流。
在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會話占有較大的篇幅,它不僅體現在我們的Let’s learn, Let’s talk中,其它部分也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實際上,從小學三年級的第一堂英語課起我們老師便以會話的形式和學生進行交流,另外,無論是單詞教學還是閱讀教學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會話,只是我們每堂課的教學側重點不同而已。而且這些會話內容豐富,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形象性、趣味性較強,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教材編寫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初步運用英語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但是要實現這一目的對我們絕大多數英語老師來說是難以操作和把握的,因而對話教學也就成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一直以來是的難點。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對話時一味地逐句翻譯、朗讀或叫學生死記硬背等,使得教學課堂枯燥無味,時間一長,學生對學習英語越來越沒有興趣。尤其是我們所面對農村的孩子他們膽小,害怕說英語,不敢說英語,或者是怕說錯了被別人笑話。再加上農村的孩子視野開闊度相對不廣,條件不如城市的孩子優(yōu)越,所以,要突破這一難關更是難上加難。那么,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有效的會話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呢?下面結合本人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對會話教學有效性的幾點膚淺見解:
一、創(chuàng)設情境,模擬表演
在對話教學中,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就是情境教學法?!队⒄Z課程標準》指出:“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因此,學生只有在真實的情境中才能學以致用,才能將書本上的知識轉變?yōu)樽约旱恼Z言,轉變成活生生的、具有實際功效的語言。真實的英語學習情境,可以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運用語言,在學中用,用中學。當然,在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將真實的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能模擬真實情景,創(chuàng)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例如,我在教授買書的用語時,我課前就把講臺設計成一個書店,在上課時,安排一位同學坐在講臺前,接著我就說我很喜歡漫畫書,今天想去買一本,然后自然而然就進入了今天的會話內容:
S:Can I help you?
T:Do you have a comic book?
S:Yes, Here you are.
T:Mm…It is good. How much is it?
S:It is…yuan.
T:Ok,I will take it.
再如,在教授生日主題及詢問年齡時,我會精心準備一個生日蛋糕及幾支蠟燭。讓學生一看眼睛就亮,同時他們也就清楚今天的主題是什么了,然后了解誰在今天過生日并為他唱生日快樂歌曲。之后再進入今天的重點句How old are you?教師通過插蠟燭的方式引導他回答。最后讓他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日蛋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好像是舞臺,學生是主角,教師不斷誘學生思維,導學生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的主體。
二、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雖然我們上面談到在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情境教學法,但往往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等方面的限制,設計的情景不可能面面俱到,這時,我們就可以采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將情景移植過來,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而且這正好符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心理和年齡特征,同時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力。
三、寓教于樂,鞏固會話內容
在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中,要想使學生對會話掌握得更牢固,除了以上方法外,我們還可以采用一些“玩中學,學中玩”的方式來鞏固對話內容。比如設計游戲及教唱英語歌曲等。他們都是寓教于樂的好方法,他們可以讓枯燥無味的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生樂而好學,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效率。例如:我在教對話:What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及回答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時,我用《兩只老虎》的調子把它們編成一首學生們會唱的歌:
Summer, winter, summer, winter.
Spring and fall, spring and fall.
What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at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pring and fall, spring and fall.
四、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小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善于表現自己,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表現能得到別人的認可,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給他們提供充分展示的機會,同時通過他們的展示促進他們可以更加熟練地運用所學的語言。在課堂上,我通常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包括結對扮演、小組扮演、師生扮演等方式進行表演競賽。在課外,我會讓學生在他們父母面前去展示,孩子們在父母面前是無拘無束,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記得有一次,我們學到Mum,I am hungry.時,我給學生們說今晚你們放學回家后用手勢結合英語告訴你們的媽媽,說我餓了。到了第二節(jié)課時,我詢問他們的情況,有個學生說,我跟媽媽說了,我媽媽能聽得懂,她還夸我說得好呢!有一個說,我跟媽媽說了,媽媽沒有什么反應,然后我就給她解釋并教媽媽說。通過這件事例,我發(fā)現學生們對Mum,I am hungry.掌握的非常好,印象很深刻。
在展示的過程中我們老師還應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這可以采用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評價形式。評價有利于學生不斷體驗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語學習的信心。我認為在小學階段的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結合終結性評價,重點評價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的表現。
總之,在對農村孩子的英語對話教學上,所要面對的不僅是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對小學生來說,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但也受到本身孩童身心特征的限制。他們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同,他們會在老師的課堂上積極的表現自己,但他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有趣的事物上,而且時間較短暫,農村的學生還表現得比較膽小、羞怯。所以在教學的時候我們要采取各種方法,包括情境創(chuàng)設、模擬表演,圖畫展示等,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吸引住孩子們的眼球,讓他們快樂的學習,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學內容上來,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感,形成快樂學習、學習快樂的良性循環(huán),真正促進農村英語對話教學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