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于基礎英語教學中的一條主線,只有具備了扎實的語法知識,才可以更快速更準確地進行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如今,許多學生語法基礎差,口語、閱讀、寫作跟不上,語言運用能力差。主要是因為語法規(guī)則本身枯燥,單純的語法講解和操練會顯得枯燥、乏味,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起來往往覺得頭緒繁多,顧此失彼。其次,近年來,實施新課改以來,由于對新課標英語教學認識的偏差,致使相當多的老師們片面強調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過分強調口語的重要性,從而忽視了對語法教學的研究,相當部分教師誤以為英語教學可以擯棄語法教學,于是在課堂上都淡化甚至放棄了語法講練,學生對語法的重視程度也在減弱,在英語語法的教學活動中,種種主、客觀因素給課堂教學的進行帶來一定程度的困難。面對上述種種困難,英語語法課堂教學該何去何從,這是擺在許多教師面前的難題,所以,教師就要研究教法,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材主線的“三主教學法”;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讓學生的眼、耳、手、腦、口都得到鍛煉,提高學習語法學習效率,從而培養(yǎng)他們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
作為英語教師,首先應在教材與教學設計上多下功夫, 重視學生的交流活動和情感體驗,教授語法知識,要找到影響語法教與學興趣的因素,采取恰當、可行的教學方法,要利用各種方式,建立真實、準確的語境,在交際性運用階段,引導學生將所學的語法知識運用到語言實踐中,充分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將枯燥的課堂變成快樂的課堂,學生能在實踐中體驗、鞏固、檢驗、擴展所學的語言知識,并將之內化為自身聽、說、讀、寫的能力,轉化成交際工具,與人交流,獲得信息。例如,七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有效的語法教學,增強其讀英語的興趣,增強其對英語這門課程的喜愛,使學生達到好學和樂學的目的。其次應把語法規(guī)則活化為活動,把教學過程活化為交際活動,優(yōu)化認知結構,激發(fā)主體意識,設置語法教學中的情境,利用真實的環(huán)境或者設置模擬的情境進行語法教學,將語法教學置于具體的教學情境中,使語法教學更加形象化、真實化和趣味化,教學生將零散的語法知識進行比較歸納,使語法知識系統(tǒng)化,讓學生在做事中學習、運用英語語法幫助學生掌握,讓學生學有所得,從學習中獲取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牢固掌握的目的,為將來的發(fā)展鋪平道路。例如,八年級是初中學生分化最為明顯的階段,隨著課程難度的加大,有些學生會失去信心,影響學習;進行生動有效的語法教學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使英語語法的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其實,新課標下英語交際法的深刻內涵是:在口語交際中盡量回避語法的機械性,在實際操作上,是離不開語法教學的,而非排斥語法教學。
1.教學游戲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活動。設計精巧、難易適度的游戲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利用圖片、音像資料創(chuàng)設情境。多媒體技術的推廣和使用為英語課堂教學開辟了新天地,其音像效果更是將枯燥的語法知識講解轉化為生動的生活情景,使課堂活動栩栩如生,讓學生在逼真的生活空間中領悟英語語言的魅力和語法知識的內涵。
3.利用實物創(chuàng)設直觀的情境。實物是最常見的直觀教具。實物的運用,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認識客觀事物。教師通過實物這個直觀教學手段,加上自己的語言表述和學生的角色扮演,形成交際的模擬情境和氣氛。通過在設計的情境中進行語言操練,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掌握所學語法知識。
4.通過師生的角色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上讓學生表演自己編排的小品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學生在準備、參與的過程中會充分體現教學目標,以親歷親為的感受去領悟語言語法知識。教師在講解語法規(guī)則后,應盡可能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使他們能夠運用所學語法項目進行口頭或書面交流,促進學生對語法項目的制作動畫創(chuàng)設情境。
總之,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課程下的英語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 ,更新教學策略 ,優(yōu)化語法教學,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按需要選擇各種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在快樂、真實的情景中將語法知識運用到聽、說、讀、寫、譯的交際活動中,從而使語法教學真正成為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的手段。因此,在英語語法教學中,設置一定的情境,不但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語法知識,更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