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為積極應對學生心理突發(fā)事件,應該嘗試在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形成研究生心理健康監(jiān)察機制,通過人際網絡、互聯網絡、心理疏導機制、心理檔案記錄四個手段實現,以保證研究生在校的安全和穩(wěn)定。
[關 鍵 詞] 研究生;心理健康;動態(tài)監(jiān)察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8-0151-01
一、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影響因素
結合第三屆國際心理衛(wèi)生大會(1946)對心理健康的認定,以及許又新和郭念鋒對心理健康的評估標準,應該將心理健康視為心理形式協(xié)調、內容與現實一致、人格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當前,研究生群體的心理情況“亞健康”使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存在“隱患”,還有較多研究生有焦慮、恐懼、抑郁等傾向,究其壓力因素,可以簡要歸納為以下兩類:
(一)學術科研上的壓力
學術科研是研究生的主要任務,也是研究生在校的主要活動內容??蒲械漠a出艱難造成的壓力,有的人會將這一壓力良好的排解,而有的人則會將這一壓力放大直至影響個人正常的生活,甚至衍化為群體焦慮。同時,一些特殊的時間截點,如開題、畢業(yè)論文等涉及畢業(yè)關鍵點的問題等,也會導致壓力增大。
(二)生活壓力
其中大部分是對就業(yè)與前途的擔憂。隨著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和人才供應量的增加,造成研究生就業(yè)難壓力大。同時,深造成本增加,自我可支配經費少,很多研究生依舊靠家庭經濟支援,造成經濟壓力大。
二、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監(jiān)察的必要性
從壓力源到臨床相的邏輯流程要經歷三個階段:壓力響應階段、中介系統(tǒng)的增益或者消解過程、臨床相階段。其中,中介系統(tǒng)的增益或者消解是決定性的,如果能將此階段壓力緩解,就不會進一步表現出臨床相。中介系統(tǒng)包括認知系統(tǒng)、社會支持系統(tǒng)和生物調節(jié)系統(tǒng)。
在中介系統(tǒng)過程中,首先,在認知系統(tǒng)上,通過改變個體對壓力源的覺察、理解和評估。及時對承受壓力的研究生談心談話,將關心幫助滲透到日常生活中進行心理疏導,才能產生好的作用;其次,在社會支持系統(tǒng)上,親密可信任的關系也可以使壓力事件的強度相對降低。對于在校學習的研究生來說,社會支持網絡越大,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越能舒緩心理壓力;最后,在生物調節(jié)系統(tǒng)上,壓力帶來生理上的反應影響免疫系統(tǒng)直接體現在個體健康上,而這種反應也需要外界的關注才能監(jiān)察到。
由此,引入心理健康監(jiān)察機制可以有效實現對心理危機的及時干預。
三、研究生心理健康動態(tài)監(jiān)察工作方式
通過以上必要性的分析,有效率地落實心理健康動態(tài)監(jiān)察工作,具體應該把握住以下四個手段:
(一)人際網絡
人際網絡就是由學生在校期間主要接觸的人員組成的社交網絡,對于在校研究生來說,校內的人際網絡主要包括導師、同學、舍友、宿管人員四個元素。在學習上,導師是研究生在校第一責任人,與學生本人接觸較多,最了解學生在校學術研究的進展和壓力所在,便于掌握和了解學生近況;一個科研團隊的同學,最能監(jiān)察到心理異常的元素,當導師缺位,同學將是學生在校的重要社會支持因素;第三是室友,室友對安全動態(tài)掌握也較為清楚;最后是宿管人員,將配合室友提前發(fā)現異常,實現學生生活領域的觀測。四個元素充分覆蓋了學生在校生活的各方面,充分調動四個元素的作用,可以實現全面監(jiān)察的目的。
(二)互聯網絡
互聯網時代下的自媒體使用成為高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輿情監(jiān)督的重要工具,也同樣是心理動態(tài)監(jiān)察的良好途徑?,F代社會的人往往在現實世界中將自己包裹,而將真實內心暴露在虛擬世界中。虛擬世界中的社交網絡往往更能真實地反映出內心世界存在的波動。利用好互聯網絡的作用,重點關注廣泛應用的自媒體工具如QQ、微信、微博和適用于學生群體的虛擬社區(qū)論壇等,通過活躍在互聯社交網絡學生的狀態(tài),掌握學生心理動態(tài),第一時間監(jiān)察到心理狀態(tài)的異樣。
(三)心理疏導機制
心理疏導機制是針對在兩個網絡中發(fā)現的問題,全面調動起困境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對可能存在的危機及時干預的過程。心理疏導機制的組成應該是多方面的,以具有心理咨詢師資質的負責研究生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導員為核心,由學生導師、同學、家長組成。輔導員一方面與困境學生開展談心談話工作,另一方面在日常上與這些學生的導師、同學、宿管工作人員進行良好的溝通,了解實情并制定解決方案,對問題學生實施心理疏導工作,同時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說明情況,請家長予以勸解、疏導。
(四)心理檔案記錄
在心理疏導機制啟動后,輔導員要建立起談話學生的個人心理檔案,對每一次異況學生的談話溝通做好日常記錄工作,形成工作檔案,保證心理監(jiān)察的實時記錄。心理檔案的記錄應該包括受困學生、導師、同學、宿管工作人員、學生家長等多方面的溝通內容,以保證記錄的客觀、全面。
總之,以兩個網絡為日常監(jiān)察主要方式,以疏導機制作為預干預,以一項紀錄作為日常的備案工作,實現監(jiān)察的檔案,以備心理案例的研究和分析。通過以上四項工作手段的配合,實現研究生心理健康動態(tài)監(jiān)察,切實做到有問題早發(fā)現早干預。
參考文獻:
[1]李曉文,張玲.現代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趙笛.我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綜述機制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