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就英語學習而言,手機APP具有學習形式的移動性、學習設備的無線性、學習的泛在性和學習過程的交互性等特點。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自身特點,討論了通過移動APP應用程序引導學生進行英語自主學習的可行性,以期為英語教學模式多元化改革提供新的視角。
[關 鍵 詞] APP應用程序;英語自主學習; 獨立學院; 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8-0064-01
近年來,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和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的迅猛發(fā)展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學習模式和獲取學習資源的方式。英語課堂已不再是英語學習者的唯一選擇。同時,手機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抱怨學生上課不聽課,只顧低頭玩手機,甚至有些高校采取了較強硬的方式來制止學生課上玩手機,但收效甚微。即使能有效控制學生課上玩手機,也很難在課下進行控制。如何利用手機APP幫助學生進行英語自主學習值得思考。
一、APP應用程序應用于英語學習上的特點
APP(Application手機應用程序)指的是智能手機的第三方軟件。手機APP開發(fā)強大豐富的應用功能為其廣大用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和益處。這種方便與益處也體現在英語學習上。
(一)學習形式的移動性
傳統(tǒng)的英語學習受空間的限制,而APP的應用,則打破了空間的制約,使學習形式具有移動性。
(二)學習設備的無線性
用手機APP軟件學習,學習者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機并安裝相關英語學習的APP程序即可。
(三)學習的泛在性
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都可以學習任何信息(Anything)。利用手機APP進行學習就不受時空的局限,而且學習內容也異常豐富,聽、說、讀、寫、譯均可涵蓋于其中。
(四)學習過程的交互性
利用手機APP軟件進行學習,還可以打破一個人學習的單調乏味性,進行多人的“群學”,尤其對于需要依托交流的語言學習而言,這種交互式的學習環(huán)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APP應用于獨立學院英語自主學習的可行性
(一)網絡時代下獨立學院學生特點
目前獨立學院的在校生中,“90后”占主體。他們生活在“網絡時代”。他們以與其父輩們截然不同的方式學習、玩樂、溝通、工作。就學習而言,學習者不會再滿足于坐著靜靜聽老師講課,他們希望能反駁、交流,能夠選擇學習的內容、時間、地點和方式。無疑,手機APP程序的應用將能很好地滿足他們的這一需求。其次,獨立學院的學生在學習興趣上比不過重點院校的學生,他們需要外界的不斷刺激來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而,通過形式和內容多樣的APP應用程序,能夠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幫助他們培養(yǎng)英語學習的興趣,并將這種興趣持續(xù)保留下來。
再者,每個學生的英語基礎不一樣,獨立學院的學生很多都有偏科現象,有的是數學特別好而英語基礎相當薄弱,有的則正好相反。傳統(tǒng)課堂教學很難兼顧到每個學習者的個體需求,時常出現“部分學生吃不飽,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消化不了”的問題。利用APP,學生可以結合自身英語底子,選擇學習內容和進度,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此外,獨立學院的學生由于家庭條件普遍較好,很多學生在智能手機剛問世的時候就接觸到智能手機,因而對于智能手機的操作相當熟練且使用頻率高。這就為他們通過APP來學習英語打下了軟件操作的基礎。
(二)英語自主學習的特點
語言是用來交流的。這就要求其學習方式和過程具有交互性。而現狀卻是,學生在進行英語自主學習時,往往缺乏交互學習的環(huán)境,學習者將重心放在了筆試能力的提高上,忽略了聽、說等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學習的方式和內容單一。對于自覺性相對較差的獨立學院的學生而言,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不具有吸引力,自然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了。APP豐富的形式和內容正好可以彌補這個不足。
總之,通過APP進行英語自主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使學習者能夠擺脫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束縛,同時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并能結合自身需求,獲取廣泛的英語資源。APP內容形式多樣,增加了英語自主學習的樂趣,能夠較好地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保障學習的效果。因此,APP應用到獨立學院英語自主學習中具有可行性。
參考文獻:
[1]竇菊花,文珊.基于APP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改革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5):162-167.
[2]胡通海.移動學習的定義、特征和結構[J].軟件導刊, 2010(7):178-180.
[3]梁林梅,李逢慶.數字時代的青少年學習者特征分析[J].江蘇教育,2010(10):25-28.
[4]泰普斯科特.數字化成長:網絡世代的崛起[M].沈陽: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