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是中學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其中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初中語文的教學重心逐漸轉移到對學生審美觀念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學審美取向。通過閱讀教學,塑造學生的藝術審美觀、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本文從當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尋美教育現狀著手,探討如何建立有效的初中語文閱讀尋美教育。
關鍵字:初中語文; 閱讀教育; 尋美教育
初中語文的尋美教育是指教師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尋找文學中的自然美、人文美等美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學審美觀念的過程。初中語文的教學引入尋美教育,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這一基礎學科的學習興趣,提升文學素養(yǎng),加深文化底蘊。本文旨在分析初中語文尋美教育的現有問題和加強尋美教育的方法。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尋美教育的現狀
(一)閱讀教學中對尋美教育不夠重視
由于我國大部分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仍沿襲較為傳統(tǒng)的一言堂教學方式,并且對于教學成果的評判標準往往課程考試成績,教學的側重點也偏向于應試,因此,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教師往往對塑造學生文學審美的尋美教育不夠重視。在這種應試教育的語文課堂下,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化,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基本按照考綱制定,嚴重缺乏創(chuàng)新性,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隨之降低,課堂上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失去了思考和感悟的主動性,也就失去了尋找文學美的基礎動力。
(二)對尋美教育的觀念仍較為傳統(tǒng)
在許多的教師和學生的觀念里,語文僅僅是一門基礎學科,或者說是初中課堂中一門考試分值比例較重的主課。這樣陳舊的教學觀念使得教師對語文的教學路線走偏,忽略了語文教學的內涵所在,也忽略了應有的語文審美教育。中學語文教學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加深學生的文學底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許多中學教師對于尋美教育的觀念落后導致教學設計的刻板空洞,課堂枯燥乏味,學生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三)沒有一個合理有效的尋美教學方案
許多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往往以自己對于教材的分析理解和考綱的對比考量為標準,很少會對教材進行深入地解讀和探索,尋找教材中的文學美,然后將這種尋美過程作為出發(fā)點制定教學計劃。傳統(tǒng)的教學計劃往往抹去了文學審美教育應有的存在,即便將審美塑造作為課堂重點,很多教學計劃也不夠科學合理,教師講課的過程中重點模糊,很難在課堂之中起到引導學生尋找文學美的作用。
(四)教師的審美觀念不夠強
教師乃傳道授業(yè)解惑者,大部分初中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第一來源都是語文老師,文學審美觀念的塑造也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然而,部分教師自身的文學審美觀念就存在一定的缺失,自然也不會重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尋美教育。
二、加強初中語文閱讀中尋美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朗讀文學作品的作用
語文區(qū)別于藝術類學科,其美學的表現形式并不能像音樂美術一樣直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加強對文學美的挖掘。其中,朗讀課文就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方式,聲情并茂的文學朗讀也是一種很好的文學美表現形式。教師通過對文章深層次的講解和富于感情的朗讀,可以有效地讓學生進入到語文課堂的良好氛圍之中,進入到文學鑒賞的狀態(tài)中,讓學生受到文學的強烈感染和心靈共鳴。同時,教師不僅僅可以把朗讀作為一種教學手法,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文學朗讀之中,適當地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進行朗讀,建立評比制度,讓學生自己朗讀,同學之間相互評價,在這種競爭與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中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交流能力,在朗讀結束之后可以請學生談一談朗讀過程中對文章的體會和感悟,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充滿了文學美,借此讓學生帶著尋美的眼睛去朗讀去感受,效果會大不一樣。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尋美教學計劃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制定科學合理的尋美教育計劃,將審美教學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明確課堂教學內容,不走形式化,豐富教學模式,合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課堂視聽體驗之中感受文字的無限魅力。例如在學習《使至塞上》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大漠邊疆壯闊風光的圖片視頻,在聲色之中啟迪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文字所描述出的美景,而不再是一味地接受教師對于文章內容的枯燥講解,而是主動地去探索去發(fā)現文學之中所蘊含的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三)加強教師對于尋美教育的重視程度
教師作為落實尋美教育的第一線,必須加強對學生審美教學的重視程度,在學習和教學的過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學審美水平,在語文教學中將尋美教育作為側重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學??砂才沤處焻⑴c培訓,重視對教師文學審美的培養(yǎng),采取聽課評比的制度,班級之間的語文教學形成良好的合作競爭關系。開展關于語文尋美教育的活動,例如朗誦比賽、征文大賽等等,以此激發(fā)教師和學生對于尋美教育的積極性。
(四)引導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文學審美觀念
尋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文學審美觀念,在語文課堂中做到品味文字享受課堂,而非一味地被動地聽課,喪失了課堂的主動權,失去了對初中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在課堂上,教師要作為一名引導者,將教材之中蘊含的美學一點點向學生展開,讓學生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親身感受其中的文學美。通過豐富的課堂形式,感性和理性相結合的教學手法,讓學生慢慢地進入到探索美的狀態(tài)之中,深層次地去領悟和感受文字和語言的魅力。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文學情形,讓學生能夠充分地參與進來,例如在學習小說片段《香菱學詩》時,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扮演,采取朗讀甚至情景劇的模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人物,與小說角色產生共鳴,體會文學作品里的內涵。
結束語:
尋美教育是初中語文課堂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加強學生尋美教育成為了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教師應當認清目前初中語文尋美教育的問題所在,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充分地利用現有的審美教學資源,加強課堂上對于學生審美觀念的塑造,引導學生去感受教材之中的文學美。盡可能地做到教學形式豐富化,教學手法多樣化,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之中,引領學生感悟文學之中的自然美、心靈美及人文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健康的審美情趣及高尚的審美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嚴兆鵬.淺議初中語文教學中美的教育[J].甘肅農業(yè),2010,07:53.
[2]陳易嘉.讓語文之美滋養(yǎng)學生的心靈——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的美育功能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4,06:86-87.
[3]孫雅志.體驗文本美 形成內在美——多媒體對初中語文教學的美感熏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0:86-87.
[4]李耀富.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發(fā)現美[J].新課程(下),2011,1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