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逍遙是一種態(tài)度,是每個人向往的一種的境界。自從學習莊子的《逍遙游》后,對逍遙的境界有了更深認識,逍遙不僅僅是身體上,更在于精神逍遙。本文主要對《逍遙游》體現(xiàn)的逍遙境界進行探析。
關(guān)鍵詞:《逍遙游》; 逍遙境界; 莊子
《逍遙游》是《莊子》的開篇一文,這是我們在高中語文中學習的一篇古文。在這篇文章中,莊子分別對大鵬與蜩、學鳩,普通人和宋榮子、列子等比較,從不同角度和層面探討不一樣的逍遙游?!板羞b”也是莊子哲學中的一個獨特用語,實際上是精神層面超越“此在”的一個境界。通過我的學習和理解,結(jié)合老師對文章的講解,我認為《逍遙游》的境界經(jīng)歷了三個層次,即身體逍遙、精神逍遙及身體和精神皆逍遙。
一、身體逍遙--初級境界
將身體逍遙作為初級逍遙境界,原因在于此種境界更容易達到。《逍遙游》中寫道“鵬之將徙于南冥,需要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才圖南。而蜩與學鳩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這兩者都是身體上的一種飛行,鵬可飛九萬里高空,但蜩和學鳩則不需要,原因就是兩者的身體上的差異。鵬的身體大而飛九萬里高空是合適的,而蜩和學鳩則不需要,僅僅選擇了讓自身身體逍遙方式而已。情況不同,身體逍遙方式也不同。
鵬可飛九萬高空,是因風在其下,這是最為具體的身體逍遙的境界,只要能達到這種境界,才可毫無阻攔的往南飛行[1]。實際上,此處的南和北是有一定深意的。北為陰,南為陽,南飛則為向陽之意。鯤化為鵬圖南,實際上是莊子自己渴望飛往九天進入的一種更為廣闊的理想境界,而這就是身體逍遙的初級境界。游,可理解成進入逍遙的一個過程??梢灾?,追求身體逍遙是人類本能,當我們?nèi)祟惿眢w受到拘束時,就必然會去調(diào)整到最為舒適的狀態(tài),也就是無拘束、自由、散漫的狀態(tài),即逍遙游。此種身體逍遙狀態(tài)是人的最佳狀態(tài),在此種狀態(tài)下可充分發(fā)揮出人類的潛能,達到最大化效率??梢灾?,不管是從逍遙游實現(xiàn)的難易度上看,還是從身體逍遙是人類首要追求的本能行為來看,身體逍遙僅僅是初級逍遙境界。而逍遙游是無所可待的,放下一切,但并非絕對的無為。莊子所言的逍遙游本質(zhì)上就是生命不斷內(nèi)化的一個過程,一個自有所待走往無所待的過程,一個從有到無的轉(zhuǎn)變過程。
二、精神逍遙--高級逍遙境界
倘若身體逍遙屬于初級境界,那么精神逍遙就是一種高級境界。精神逍遙更難于身體逍遙,這是意識和認知上的逍遙境界,和人的智慧、思維有著密切關(guān)系。
世間事物的認知都是基于智慧和思維上的,如果沒有這一基礎(chǔ),是不可能實現(xiàn)精神逍遙的。所以,精神逍遙更難于身體逍遙的實現(xiàn)。要進入精神逍遙境界,就要“想”,但并非“想”就可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有七情六欲,對世間事物總會有想不開的,正是基于這種想不開,才需要追求精神層面的逍遙[2]。要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想得開”,但并非一定能“想開”,且智慧、思維水平的不同,“想的開”的難易上也是差異的。
智慧、思維水平越高,那么追求的精神逍遙就更難,精神也越受壓抑,越不得自由,就迫切需要精神層面的逍遙。莊子是戰(zhàn)國時期道家代表,具有很高的知識水平與文化修養(yǎng)。而其生活在戰(zhàn)亂頻繁的時代,精神、身體都是極其壓抑的,迫切需要找到到精神逍遙的達成路徑。蟬和小斑鳩自認為在榆樹和檀木間飛行乃逍遙快樂,而這僅僅是一種小聰明,和鵬的大智慧和精神境界是無發(fā)比較的。
《逍遙游》中段惠子和莊子有這樣的對話?;葑又^莊子曰:“魏王貽我以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嗎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答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笨偷弥哉f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可以知道,惠子與莊子對大瓠之種是否有用的看法是保持一致的,及宋人和客對不龜手之藥使用上,充分表現(xiàn)了精神逍遙境界不同相對應的一定的思維方式。超越此在就是“逍遙”, “逍遙”乃“精神自由”最高境界。精神逍遙的實現(xiàn)和人的智慧,對事物的認知思維有著密切關(guān)系,但從智慧、思維的高等級動物特征來看,精神逍遙可以稱之為最高境界。不單單如此,智慧、思維的發(fā)達程度,直接決定了精神逍遙實現(xiàn)的難易程度,往往智慧、思維越發(fā)達,這種境界就越難達到。此外,人對客觀世界和現(xiàn)實生活的認知高低,也直接關(guān)系到精神逍遙的實現(xiàn)。
三、身體精神皆逍遙--終極逍遙境界
前文論述了初、高級的逍遙境界,也就是身體和精神兩個層次的逍遙,但兩種逍遙境界是不同,是不可相互取代的。而要想實現(xiàn)終極逍遙境界--身體精神皆逍遙,這是莊子《逍遙游》的思想精髓,也是莊子哲學最為突出的內(nèi)容表現(xiàn)。
可以說,終極逍遙境界就如《逍遙游》中所言:“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所以,“無所待”的狀態(tài)就是終極逍遙境界。這里的“無所待”不單單是指肉體,同時也是指精神[3]。不管是鵬還是蜩、學鳩,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宋榮子、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逍遙游。所以,《逍遙游》之后,莊子又闡述了對萬物的對立性、差異性消除主張。莊子的“虛己”、“順物”主張實際上就是對逍遙游“無所待”延展。所以,終極逍遙境界,就是身體精神皆逍遙,即“無所待”。
“逍遙境界”并非任何人都可達到的,惠子的狀態(tài)是“自由”的,莊子的狀態(tài)是“逍遙” 的?!跺羞b游》中超越此在,高飛九萬里的“鯉鵬”是真正的一種“逍遙”。安于此在僅僅是“自由”,而超越此才為“逍遙”。學習這篇文章,讓我們懂得人生是一種隨遇而安,順應自然,人應該在平和清靜中走向?qū)掗煹娜松?/p>
參考文獻:
[1]楊子遒.試論《逍遙游》中的人生價值審美鑒賞[J].企業(yè)導報,2014,18:190+46.
[2]張茗,訾惠.《逍遙游》課例賞鑒[J].語文教學通訊,2011,Z1:94-97.
[3]盧雄飛.何為逍遙游——莊子《逍遙游》講讀[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07: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