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通過作文教學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影視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它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將影視藝術融入到習作教學中,將會為我們展現(xiàn)一個不一樣的春天。
關鍵詞:影視資源; 習作教學; 輔助教學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通過作文教學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豐富的語感。但是,現(xiàn)在很多學生越到高年級就越對寫作文失去興趣,有的學生甚至出現(xiàn)了“談文色變”的現(xiàn)象。造成這一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在我們的教學中,只是簡單地對他們進行習作技巧的傳授,沒有關注到他們的學習情感。當前社會,音像電子產品包圍著我們的孩子。對于電影、電視小學生是十分感興趣的,如果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特別是令孩子們頭痛的習作教學能與影視欣賞相結合,是否能改變這種被動學習的局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遷移影視中的對比之法
在寫人作文中,為了突出所寫人物的品質,常常會用另外一個人物進行對比,以“好”來反襯出“壞”,以“丑”襯托出“美”,以“愚蠢”來顯示出“聰慧”,以“忠誠”來突出“刁鉆”等??墒沁@種對比的手法讓學生輕松的領悟是多么困難!很多影視作品在刻畫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往往是通過對比的形式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遷移影視中的對比之法于習作之中。
例如,我在教完《小英雄雨來》這一篇課文之后,安排學生觀看了《小英雄雨來》這一部電影。觀看結束后,我問:“剛才你們在看視頻的時候,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好人?為什么導演要這樣安排呢?”學生興高采烈的討論了之后得出:以鬼子的壞來突出雨來的機智。
我順勢告訴學生這就是對比或者說是反襯,運用了對比以后,就會使得好人更好而壞人更壞,也會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的鮮明生動!于是學生對于“對比”有了一個較為直接的認識,有了這種認識以后,學生就會在作文中嘗試著開始應用,有了實際的應用,很多的感悟學生就會在應用的過程中得到,只需老師在一旁稍加指導就行了!
二、“復制”影視中的“特寫”之效
細節(jié)描寫是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的重要方法,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是少不了細節(jié)描寫的??墒沁@對于學生來說真算得上是高要求,在實際寫作文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疏忽,或者是根本沒有細節(jié)描寫的概念。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往往是通過“特寫”鏡頭來進行細節(jié)刻畫的。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復制”影視中的“特寫”之效于作文之中,從而讓細節(jié)描寫更生動。
例如,在“記一次籃球比賽”的作文教學中,我給學生播放了《灌籃高手》的視頻,在這一視頻中,有很多投籃的特寫鏡頭,學生在觀看這一些特寫鏡頭時,都具有緊張感和興奮感。視頻觀看結束之后,我讓學生把這一些視頻中的特寫表達方式運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很多學生就很自然地在自己的作文之中進行了細節(jié)刻畫,突出文章的生動性。
我跟他們說:“《灌籃高手》喜歡看嗎?它向我們展示了很多激烈的比賽,大家可以看到當比賽進行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也是雙方只相差一個球的時候,此時,場上會出現(xiàn)怎樣的現(xiàn)象?”學生有的說:全場會馬上安靜下來,所有的人都會看著那個球;有的說這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心理想法以及不同的神態(tài);有的說這時籃球選手們會死死地盯著那個球,看著它朝自己飛過來;有的說這時球飛過來還快速的旋轉著;有的說這時候籃球選手灌籃的動作很特別,都是以慢動作出現(xiàn),目的是讓我們看得更清楚。
學生說得多好,如果把這些都寫到作文中,那會有多么精彩??!可為什么這些在平時寫作文的時候都用不進去呢?關鍵在于他們不會遷移,他們不知道原來這些東西也可以寫進作文里的,他們不知道原來這些也是寫作的源頭活水。他們抓不住這些特寫鏡頭,或者他們僅知道這只是其中的鏡頭,怎么會和作文扯上關系呢?但是我們老師就是要引導學生找到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化腐朽為神奇!
影視作品中可供借鑒的表現(xiàn)形式還有許多,如根據(jù)電影中的聲音和色彩畫面進行視、聽覺描寫練習,根據(jù)電影中的閃回、反復手法練習作文中的倒敘、插敘、反復的表達特色,根據(jù)電影的蒙太奇手法學習習作的謀篇布局、材料安排等。只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定能從中學到別樣的寫作技巧,提升寫作水平。
三、運用影視中的練筆之點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筆寫出作文的真情實感。但是,很多教師由于過于注重對學生習作技巧的傳授與習作體裁的限制,從而造成了學生習作思路的狹隘。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借助影視資源拓寬習作體裁,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習作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從而達到“我手寫我心之效?!?/p>
觀后感,就是看了影片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zhòng)",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fā)而引起的思考與聯(lián)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fā)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xiàn)象的抨擊。觀后感是觀賞影視作品之后常用的一種的內化積淀情感的表達方式,其寫作方法和讀后感相通,所以,能激發(fā)學生內心情感共鳴的影片,我會安排他們寫一寫觀后感。
例如,《夏洛的網(wǎng)》,有的孩子早就看過書,我讓他們觀看了影片后寫觀后感。有一個孩子寫到:這影片太感人了,我覺得比書本上的還要感人。我忘不了夏洛奄奄一息時對韋伯說的話,她說韋伯一直是她的朋友,她幫助韋伯,可以提升一點生命的價值,誰都知道人活著應該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朋友是患難時能伸出援助之手的。我今后要真心對待朋友,也會珍惜身邊的朋友。
可見,這樣的習作形式具有靈活性與開放性的特點,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寫作思維能力的提升,從而促進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總之,影視資源是小學生十分喜歡的,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把影視資源進行穿插運用,能夠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習作素材,優(yōu)化學生的習作表達,拓寬學生的習作體裁,從而開辟習作教學新天地。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讓電影走進語文課堂[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2]吳洋.巧用影視素材 激活作文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