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一門精湛的藝術,如何采用生動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更加積極掌握知識,是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高中歷史教學亦是如此。學習歷史需要學生牢記大量的知識,這給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難度。如何將歷史事件變得生動有趣呢?回首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和傳承,每一段文明的演變都是通過歷史故事的形式而流傳的。歷史故事不僅是歷史事件和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歷史課程知識的重要補充。本文就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探討,以期實現高中歷史教學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故事;課堂
我國的新課程改革把改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作為顯著特征和根本任務。那么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改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呢?歷史故事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很好的媒介和紐帶。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輔助以歷史故事,不僅能夠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增加課堂互動,融合歷史史料和課程內容,而且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根據歷史故事對教材中的歷史知識進行探究。
1 當今高中歷史課堂的現狀
中國式教育課堂教育向來是教師教學生學。而由于歷史課程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因此學生學習起來十分枯燥。歷史上重大事件發(fā)生的時間人物影響等需要學生死記硬背,這就導致學生對歷史學習缺乏興趣甚至產生厭惡的情緒。而且很多歷史事件的時間很接近學生容易混亂,這也讓學生對學習歷史更加無從下手。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教學手段也在日益更新進步。但是,很多的歷史教學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現代化的技術沒能充分在課堂上得到利用,不僅僅影響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質量。而運用歷史故事開展教學,能讓學生對高中歷史課充滿濃厚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主動性,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
2 高中歷史課程運用歷史故事開展教學的方式
2.1 課堂的系統性、連貫性
為了充分發(fā)揮運用歷史故事開展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的作用,達到對歷史知識整合、貫通的目的,就要求高中歷史的歷史故事教學方法要具有系統性、連貫性的特點,通過一定的內在線索把古今中外歷史脈絡連貫起來,如空間線索、社會矛盾等。事實上歷史本來就是按照時間來推進的,以時間為坐標軸,關注這個坐標軸的其他因素,可以將歷史時間有機結合起來。每個歷史時期,古今中外都一樣,其發(fā)展和進步都是由“導火索”來推進的,把這些主線重點抓住了,社會的矛盾點也就有了結果,因為歷史故事通常就是對社會矛盾激化的生動描述。教師將這些故事傳遞給學生,學生會更易接受,印象更加深刻。
2.2 點面交叉的教學方法
高中歷史課的歷史故事教學法最好采用點面交叉法,將歷史故事與地理地域空間、人文環(huán)境、歷史時期等結合。學生的各種知識都需要積累,歷史知識面的拓寬不僅僅在歷史課上聽老師講課,平時觀看視頻時的留意,文學書籍的積累,這些都能增長學生的知識。有了豐富的歷史知識積累的同時還要對歷史課的內容進行總結概括,著重講解重點教學內容,達到對知識理解和拓展。對于橫向聯系的交叉點的歷史故事例子,比如講西方世界史資本主義工業(yè)革命可以聯系中國清朝封建社會時期的閉關鎖國,不同的是前者處于蓬勃的發(fā)展期,后者則逐漸走向衰敗,二者的交匯點就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這種點面交叉的歷史故事教學法,大大提升了課堂的豐富度,讓歷史知識充滿趣味性。
2.3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做課堂的主人,是運用歷史故事開展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方法。首先,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當我們講到秦朝統一貨幣時可以聯系到我們現行的流通貨幣,進而證明統一貨幣的意義、影響和秦始皇的功績;當講到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造成的山河破碎時,可以對比現在的泱泱大國風采。并可以對學生進行“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思想教育。歷史教學中的聯系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幫助學生找到其中的關聯,并把它們串在一起,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學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3 高中歷史課程運用歷史故事開展教學的意義
3.1 發(fā)散思維,激發(fā)興趣
易中天講授歷史的方式,是“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這對歷史教師有一定的啟迪。例如,講安史之亂時,可以想到杜甫唯一的一首高興的是,正是由于知道了唐軍在洛陽附近打了一個勝仗,為什么“漫卷詩書喜欲狂”,可以看出安史之亂讓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為什么會發(fā)生安史之亂呢?是因為唐末統治者昏庸無道。正是在這樣一個個問題中,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完成學習任務。
3.2 寓教于樂,深入思考
故事的講解與分析,不單純是為了激發(fā)興趣,更重要的是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他們對歷史問題、歷史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索與思考,引導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從而形成新的歷史觀點,對歷史學科有較全面的認識和定位,通過課內與課外的結合,開拓他們的視野,掌握唯物史觀。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詩句中所發(fā)生的時代背景是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最終的結果怎樣?這一連串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將講課過程轉化為尋求答案的過程,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他們能就歷史事件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他們的思維能力就有了提高。
3.3 加強交流,輕松學習
注意師生之間的交流,加強溝通和引導,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也是引導學生培養(yǎng)優(yōu)良人格的一條重要途徑。在往常的歷史教學課堂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但運用歷史故事開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則把師生置于平等的地位,每個人都是課堂的主人,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反盛矯正自己的思想行為,從而更有效、更主動地發(fā)揮學生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完善自己。
4 結語
故事的魅力是無窮的,把故事恰如其分地應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不同階段,是歷史故事教學方法的目的所在。這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歷史學科、歷史課堂的魅力,歷史教學更加生動形象,也會真正地喜歡上歷史。
參考文獻
[1]劉春華.巧用歷史故事,提高課堂效率[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6).
[2]馮小飛.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運用的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
作者單位
河北省遷安市體育運動學校 河北省遷安市 0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