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幼兒園專家和新手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觀察法和費蘭德斯言語互動分析法對他們的教學語言進行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教學語言存在不同特點,據(jù)此提出了從情感性、對話性、平等性、趣味性入手錘煉幼兒教師教學語言的建議。
[關 鍵 詞] 教學語言;幼兒教師;專家教師;新手教師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7-0018-03
幼兒教師教學語言指幼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的語言,是活動賴以進行的基本連接方式。馬卡連柯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以相差二十倍。教學語言是否簡練、生動,有感染力和情感性關系到教學活動的成敗。幼兒時期是一個人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的語言是教師與幼兒溝通的橋梁,影響著幼兒身心各方面的發(fā)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師的言語——是一種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響幼兒心靈的工具?!睘榇撕芏嘟逃液驼Z言學家都高度關注教師語言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專家—新手教師比較研究是認知心理學家研究專門領域知識時常常采用的方法。我們選取了兩位教師作為代表,二者都是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專家教師的教齡20年,教學能力突出,教學效果好,深受幼兒的歡迎,是省、市級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新手教師教齡2年。選取他們的繪本閱讀“月亮的味道”活動,學生的層次基本相同。為研究方便,我們把活動錄像轉(zhuǎn)化成文字實錄,我們截取了活動中的14分鐘作為觀察的對象,共收集到228個完整的語句,根據(jù)弗蘭德斯“相互作用分析法”理論,把教學語言分為10種,分別用10個編碼代替,這228個完整語句分布如下:
二、結(jié)果分析與比較
(一)教學語言影響性對比
數(shù)據(jù)顯示,專家教師教學語言的非指導性影響(1~4)與指導性影響(5~7)的比例大于1,而新手教師的比例小于1,顯然新手教師傾向于用教學語言直接影響、命令、控制幼兒,而專家教師更善于運用間接影響,借助富有情感性的語言激發(fā)、鼓勵幼兒。
從教學錄像看,專家教師善用追問、鼓勵、評價、接納、傾聽等方式調(diào)動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引發(fā)幼兒表達、探究和思考,從而推動活動的深入,幼兒用自己個性化的語言講述了個性化的故事,完成了語言閱讀活動。而新手教師在活動中經(jīng)常直接講述故事內(nèi)容,教學語言成了直接傳遞知識的工具,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
(二)教學語言的話語權對比
新手教師的教學語言和學生語言的比例是3.91 ∶ 1,而專家教師的比例為1.84 ∶ 1,可見,新手教師在活動中占據(jù)了絕對的話語主動權和發(fā)言權?;顒又新牭阶疃嗟氖墙處煹穆曇?,話題的發(fā)起者是老師,教師的教學語言處于活動的主導地位,幼兒只能聽、看、回答;專家教師的活動中,師幼的言語大致相等,說明師幼之間話語權是平等的,活動氣氛也是平等的,教師的語言主導并不是主體,學生的發(fā)言才是主體。此外專家教師的數(shù)據(jù)顯示幼兒主動發(fā)言(9)達到19頻次,新手教師的只有2頻次,這也說明專家教師的活動中師幼關系是民主的、平等的,因此幼兒才敢于主動說話。
(三)教學語言交互性對比
活動中,專家教師提問(4)達40頻次,而學生的回答(8、9)達80頻次,表明專家教師提出問題后,讓幼兒暢所欲言,發(fā)表不同的看法,有充分的表達機會;而且專家教師的提問組合4和8的組合序?qū)Υ蠖酁?-8-1-8-2-8或者4-8-2-8-2-8,說明專家教師善于傾聽,及時反饋,在幼兒回答中及時采用鼓勵、評價等語言激發(fā)幼兒說的積極性,這意味著專家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師幼之間雙向的、多向的交流活動,是師幼之間互動的、對話的語言。新手教師提問達41頻次,學生回答僅有46頻次,提問的組合序?qū)νǔ?-4-8-5-4-8,可見新手教師的教學語言是一問一答,以教師的講述為主,不是交往的、互動的、對話的語言。
錄像中新手教師與幼兒之間有問有答,但實際上活動中話題是由教師選擇的,誰來回答是由教師決定的,往往是教師要求,幼兒被要求;教師評價,幼兒被評價;教師決定,幼兒執(zhí)行?!敖處熖釂?、幼兒回答、教師評價”構(gòu)成活動的主要模式,教學語言呈現(xiàn)出明顯的單向性,非雙向性。
(四)教學語言的控制性對比
數(shù)據(jù)顯示,新手教師活動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指導和指令性的語言(6)達68頻次,占教師語言的48%,而專家教師的僅31頻次,占教師語言的21%,新手教師教學語言的控制性明顯高于專家教師。指導或指令性的語言包括維序語、引導語、指令語言和處理意外語言,仔細研究兩類教師的指導和指令性語言(6)后可以發(fā)現(xiàn),新手教師維序、命令的語句占大多數(shù),而專家教師的指導語句占大多數(shù),可見新手教師教學語言控制性高。
錄像中新教師經(jīng)常使用“坐坐好”“請你跟我這樣做”“小眼睛,看老師,小耳朵,聽老師”這一類的指令性的維序語控制著活動的內(nèi)容、方式和時間,掌控著幼兒的行為和思維。
(五)教學語言的趣味性對比
活動中專家教師和新手教師提問(4)的頻次相當,達40和41頻次,但是幼兒對教師的提問的反應卻大不一樣,專家教師達80頻次,新手教師僅有46頻次,數(shù)據(jù)表明專家教師的問題深深吸引著幼兒,挑動起幼兒參與的欲望,勾起幼兒言說的激情,究其原因在于專家教師的語言富有趣味性。
教學語言的趣味性還表現(xiàn)在語氣、語速、語調(diào)等外顯特征上,活動中兩類教師的教學語言在語氣、語調(diào)、語速上存在明顯差異:
語氣上,專家教師的語言中充滿了“啊”“呀”“哎喲”“嗎”等等語氣詞,這些語氣詞不但舒緩了活動的氛圍,也拉近了師幼之間的心理距離,讓人感到活動不是老師在唱獨角戲,而是在與學生對話、聊天,充滿溫暖、活力和靈動。而新手教師明顯缺少語氣詞,語言顯得生硬、嚴肅,師道尊嚴明顯。
語速上,專家教師根據(jù)語言的內(nèi)容或平穩(wěn),或急速,或緩慢,或時快時慢,善于控制語速,調(diào)整語句的節(jié)奏,造成抑揚頓挫的旋律美感。當介紹一般性的知識時用敘述性的平穩(wěn)的語言;當想讓學生細細品味故事的童趣時用緩慢、夸張神秘的語調(diào);當抒發(fā)、評價對學生的感受時語速是逐漸加快的,給人積極肯定、振奮人心的感覺。而新手教師的語速變化較小,固定的語速呆板、無生氣。
語調(diào)上,專家型教師在吐字力度、音高、音色、節(jié)奏能隨內(nèi)容和感情色彩而變化,甚至加以夸張、擬人化,喜則氣滿聲高,愛則氣緩聲柔,疑則氣細聲粘,靜則氣舒聲平。而新手教師常采用單一音高、單一音色或單一節(jié)奏的發(fā)音方式。這種發(fā)音方式易使人產(chǎn)生厭煩,很難吸引學生。
《月亮的味道》本是一個普通的故事,但活動中因為專家教師善用夸張的、擬人化的趣味性語言,使得教學氣氛輕松、愉悅,深深吸引著幼兒。
三、結(jié)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幼兒園專家教師的教學語言明顯優(yōu)于新手教師,作為一名新手教師,要努力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努力做到:
(一)教學語言富有情感性
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在言語過程中,說話者的心理和情感狀態(tài)決定了話語的感染力和親切感,從而反作用于聽話人的心理、情感和思維活動,可以說教師的每一句話都能夠傳達出自己對幼兒的情感,并且對幼兒的自信心和身心發(fā)展都有顯著的影響。幼兒總是帶著自己的情緒對待事物,心理學家哈洛克實驗表明,受到表揚而引起的喜悅、快樂等健康情緒極大地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教師對幼兒的積極情感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反之則阻礙發(fā)展。教學語言蘊含積極的情感的主要表現(xiàn)為對幼兒的熱愛、認同、接受、支持、鼓勵和夸獎,這種對幼兒的熱愛、認同、接受、支持、鼓勵和夸獎就是一種力量,能使幼兒建立自信,產(chǎn)生積極的行為和心理,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因此幼兒教師在活動中要善于使用表示接受、認同、支持、激勵的教學語言,傳遞出教師對幼兒的積極情感。
(二)教學語言呈現(xiàn)對話性
教學言語活動是一個由語言、教師和幼兒三維整合的有機體,語言是信息傳遞的媒介,教師和幼兒既是信息的發(fā)出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所以教學語言活動過程是一個師幼互動的雙向、多向的交互對話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幼兒是對話的主體,雙方以語言為基礎,師幼在對話中都有發(fā)表觀點的權利和機會,雙方從各自的文化背景與經(jīng)驗出發(fā),在對話中不斷改組和重建。當然并不是任何語言交流活動都是對話,正如姜勇、龐麗娟指出“對話”是一種生成,具有無限性和非預知性,即師幼對話是充分的、自由的、隨機的;師幼對話有多元性、不確定性、多向發(fā)展的可能性。師幼之間不斷有新的話題、主題生成,師幼互動的過程就成了教師與幼兒共同探索的歷程。具體說來表現(xiàn)為:在教師提問中,師幼之間是一種“我—你”的平等關系;在溝通交流中,師幼是“參與—合作”關系;在師幼的互動中有單向、雙向、三向和多向交往等模式。相反的如果教師語言是一味的要求和命令,只能讓幼兒處于服從的狀態(tài),失去了與教師對話的機會。
(三)教學語言體現(xiàn)平等民主性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過程實際上也是師幼之間的言語交往過程。但在活動中由于幼兒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成熟的語言能力,教師習慣于掌握活動中的發(fā)言權,控制著活動甚至幼兒的思維,形成了教師的話語霸權,幼兒不敢也不能表達自己,只能被動地回應教師的問題。從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可知,雖然幼兒年齡越小越需要教師的直接控制,但如果教師對幼兒干涉過多,限制過嚴,高度控制就意味著幼兒喪失了語言學習的主體地位?!?-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充分強調(diào)師幼在平等、民主的條件下進行溝通和交流,教師和幼兒都是教學語言的主體。因此教師在心理上要有平等、民主的意識,要給予幼兒一定的空間及應有的尊重,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
(四)教學語言充滿趣味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原來小孩子看世界有他自己的眼光,有他自己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的語言?!睂τ谟變簛碚f,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給幼兒的感覺是不同的,平淡、乏味的語言難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擬人化、夸張的、趣味性語言是最吸引兒童的有效方式。趣味性的語言更能激發(fā)幼兒的注意力,可長時間的維持有效的活動。正所謂“語言不是蜜,但卻能‘粘’住學生”,因此,教師要善用擬人化的、夸張的、充滿趣味性的語言吸引幼兒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付英.語用學理論指導下的教師語言[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9).
[2]趙紅霞.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現(xiàn)狀探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2(3).
[3]彭亮,徐文彬.教師語言研究的元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3(10).
[4]毛菊,楊淑芹.幼兒教師言語失范現(xiàn)象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