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閱讀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開展形式,也是一種綜合性能力的訓練手段,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利用“隨文練筆”的靈活形式進行穿插訓練,有效地小學階段學生的掌握能力。但如果應用方式不當,不僅無法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還容易導致語文知識傳播的障礙,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本文以下結合小學中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針對隨文練筆的實踐展開研究,并并提出相應地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隨文練筆 實踐策略
在小學中年級閱讀教學中展開隨文練筆實踐是近年來提出的一項教育課題,事實上,關于這一方面的嘗試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jīng)普遍展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1世紀初我國進行了“新課標、新課改”工作,為了適應新時期的閱讀教學工作開展,隨文練筆實踐面臨著目標明確和程序量化的改進要求。
1 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重要性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中的基礎,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活動。我國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提出這樣一個觀點:閱讀是理解作者思想的過程,并將閱讀內(nèi)容中的知識、思想進行消化轉(zhuǎn)化為自身的財富。而寫作則是自我思想和知識的表達,是建立在個體儲備層面上的。由此筆者也提出一個觀點,即“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是構建知識、思想在傳播的必要過程。
小學中年級(三、四年級)閱讀教學的開展,是建立在學生擁有一定詞匯、語法、成語、詩詞等基礎上的,對于一般的作品具備理解能力。從教師角度而言,不能夠單純地把它作為一項作文教學工作,而是思維靈活性訓練和表達能力考核的統(tǒng)一系統(tǒng)。
隨文練筆,顧名思義,就是在閱讀教學中開展的寫作練習活動,也被稱之為“隨堂練筆”“課堂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常見的形式。一般來說,寫作的內(nèi)容都要和教材、閱讀材料相結合,將其中的精華部分作為參照典范。通過這種練習行為,一方面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閱讀教學的內(nèi)涵,另一方面,還能夠幫助學生掌握類似命題、題材的寫作規(guī)律。
顯而易見地是,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性,隨文練筆的開展具有時間段、效率高、速度快的特點,這與傳統(tǒng)的作文課堂有很大的區(qū)別;作文練習所需要的時間較長,學生需要進行整體構思和語言安排,而隨文練筆則只需要針對某一對象進行模仿,不需要系統(tǒng)地進行組織,在層次安排上具有很大的預設性。
語文閱讀教學中展開隨文練筆實踐,可以很好地發(fā)揮課堂上“短平快”的寫作練習模式,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同時作為一項綜合性的訓練,對提高小學生語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 小學中年級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實踐策略
2.1 閱讀教學空白完善策略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開展是建立在有限空間和時間內(nèi)的,要解放學生的思想,可以從閱讀文本的想象層面入手。任何一個作品都存在彌補的空間,需要老師進行有效的引導,將學生的思路從單純地閱讀內(nèi)容(教材內(nèi)容)中擴展出來。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中關于《草蟲的村落》一文中,講述了作者在“昆蟲村落”漫步的見聞和感想。這其中就留下了大量可以完善的部分,例如可以通過對話的方式展開,黑甲蟲回到家會怎么樣呢?蜥蜴是如何看待這些昆蟲的呢?讓學生通過想象他們之間的對話,展開寫作練習。
2.2 閱讀教學關聯(lián)續(xù)寫策略
很多的文章中都出現(xiàn)了“續(xù)寫”的行為,如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就存在續(xù)寫的部分。通過關聯(lián)性的內(nèi)容,讓學生展開想象力,對已有的課文或閱讀材料進行續(xù)寫創(chuàng)造,也是有效地開展方式。例如,在學習《凡卡》這篇課文中,主要是通過寫一封信給爺爺開展的。課文最后并沒有交代凡卡的解決,就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針對后續(xù)的故事進行寫作。
2.3 閱讀教學經(jīng)典模仿策略
閱讀和寫作是聯(lián)系緊密的兩種形式,閱讀是寫作的素材基礎,寫作是閱讀的現(xiàn)實表達?!疤煜挛恼乱淮蟪彼磉_的觀點,除了說明寫作之間存在關聯(lián)性、借鑒性之外,更具有明顯的模仿性特點。無論是語文教材或是閱讀文本,都是經(jīng)過精心選擇的,適合小學不同階段掌握的內(nèi)容,教師應該促進學生的融匯貫通,針對里面存在的精彩段落、典型片段等,要督促學生進行模仿,并理解、轉(zhuǎn)化為自身的東西。
模仿并不意味著毫無創(chuàng)造性,它可以在一定程度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如在學習《北京的春天》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問:我們家鄉(xiāng)的春天是什么樣呢?要求學生利用五分鐘的時間寫一段話。很顯然,模仿對象中的因素如地理環(huán)境、習俗等是不可以完全照抄的,但是學生可以模仿寫作的架構、脈絡,參考開頭、結尾、過渡等形式。模仿是進行自我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也是展開隨文練筆的有效方式,不至于讓學生毫無頭緒的展開寫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開展語文教學的重要時期,學生在母語環(huán)境下學習相關的詞匯、語法知識存在一定的便利,但在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訓練并不具備先天的優(yōu)勢,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實現(xiàn),“讀與寫”的結合是一項基礎能力,這也是任何一種語言學習中所必須付出的努力。隨文練筆實踐在小學中年級展開,需要采取一定的適應性對策,教師還不能完全選擇“放手”,通過大量的練習工作,將豐富的知識和思想存儲起來,并提升語言組織能力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秀美.小學中年級語文課堂練筆模式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5,06:31-33
[2]熊福建.語文閱讀教學中寫信式練筆的有效指導[J].基礎教育研究,2014,03:41-42
[3]田本娜.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教育學術月刊,2008,01:81-84
[4]張曉靜.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隨文練筆[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6:105
[5]陳碧英.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落點選擇研究與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11:7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