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知識面和思考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從教授并正確的閱讀方法,制定、執(zhí)行、評估和改進閱讀計劃并進行評比等手段,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之受益終身。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 閱讀方法 閱讀計劃 閱讀評比
當前《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首先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標,并用具體條款要求“注意積累語言材料”,明確規(guī)定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50篇(含課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梢姡Z文課外閱讀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當下社會,隨著電視、網(wǎng)絡、智能手機、ipad等娛樂形式的廣泛普及,同時娛樂節(jié)目的爆炸式發(fā)展,各類選秀節(jié)目層出不窮,粗制濫造的動畫片充斥熒屏,從家長到學生都出現(xiàn)了過度娛樂的現(xiàn)象。相形之下,傳統(tǒng)書本閱讀由于比較枯燥,難以吸引人。可是狂轟濫炸的視頻節(jié)目,帶來的除了短暫淺薄的娛樂后,并不能給學生帶來系統(tǒng)全面的知識。長期下去,學生的知識碎片化,思想淺表化,人的綜合素質(zhì)反而是降低了。
小學是人一生真正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開始。小學階段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一個人一生的閱讀習慣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而閱讀又對一個人的知識面、眼界、心胸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今天的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可以通過旅游參觀、娛樂社交和參加社會活動來擴大自己的接觸面,獲得經(jīng)驗和知識。但是完全從自身獲得的知識和經(jīng)驗還是有限,從書本中獲取人生的知識和經(jīng)驗仍然是一個便宜、簡潔、高效的途徑。必須重新重視閱讀教學。閱讀可以激發(fā)人的思考,獲得深層次的知識和能力,是追求短平快的電視和網(wǎng)絡無法替代的。那么,怎么樣能根據(jù)小學生的生理心理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閱讀教學計劃,開展閱讀教學呢?
一、閱讀方法的學習
閱讀的方法有很多種,傳統(tǒng)的讀書方法按速度可分為速讀、慢讀、跳讀;按是否出聲分為默讀、朗讀、背誦;按閱讀意圖分為精讀、略讀、瀏覽等。這次重點給大家介紹一種系統(tǒng)性的讀書方法:”SQ3R”讀書法。這種讀書方法是由美國依阿華大學的羅賓森提出的。SQ3R是英語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五個詞的第一個字母,分別代表“瀏覽、發(fā)問、閱讀、復述、復習”五個學習階段。
(一)瀏覽:當拿到一本書后,先大概讀一下該書的提要、目錄,對書本內(nèi)容做一個基本的了解。
(二)發(fā)問:對書中各章節(jié)的標題以及章節(jié)承上啟下的內(nèi)容,一邊粗讀一邊發(fā)問。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自己的鉆研。
(三)閱讀:如果說前面兩個步驟敲開了書本知識的大門,閱讀則是正式進入書本的殿堂,是”SQ3R”讀書法的核心所在。閱讀就是從頭到尾細讀,對重要、難解部分反復讀。在閱讀過程中,與閱讀筆記相結(jié)合。將不容易理解的部分劃出來,做好筆記,反復理解,融會貫通。
(四)復述:即“回憶印象”,回憶書中的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見解,看看是否獲得了正確的理解。
(五)復習:這是”SQ3R”讀書法的最后一個步驟。一般在復述后一、二天內(nèi)進行,隔一段時間再重復一次,可以鞏固已有的知識,又能溫故而知新,從中獲得新的體會。至此,可以順利的掌握一本書的內(nèi)容。
”SQ3R”讀書法將粗讀和細讀相結(jié)合,既注重讀書的效率,又注重讀書的理解,避免囫圇吞棗,貪多嚼不爛,是一種非常值得學習和推廣的讀書方法。
二、閱讀計劃的制定
掌握了正確的讀書方法,還得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
(一)閱讀時間的計劃
每天安排讀書時間,閱讀重點在于積累,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進行閱讀。不要借口沒時間。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是還有的。魯迅先生說過“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蔽覀円部梢园褎e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閱讀。堅持閱讀,哪怕每天只有半個小時,堅持下來,整個小學階段的讀書時間累加起來也是一個非??捎^的數(shù)字。給自己每天硬性規(guī)定固定的讀書時間,可以鞭策自己讀書。
如果某天外出旅游或者朋友聚會等耽誤了,沒有完成當天的讀書時間,一定要在第二天補上。一定要克服惰性,強迫自己執(zhí)行自己的讀書計劃。否則規(guī)則違反幾次后,成了習慣,讀書計劃也就泡湯了。
(二)閱讀范圍的計劃
小學生閱讀范圍的確定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一上來就追求高大上,不要讓低年級小學生去閱讀大部頭的古典名著或者過于深奧的內(nèi)容。有些人從低年級就開始推薦小學生閱讀《論語》、《弟子規(guī)》等古典名著,筆者持反對意見。小學生基本沒有文言文的基礎,直接閱讀這些古典名著,難以看懂,而且內(nèi)容艱深,難以理解。閱讀范圍一定要和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相匹配。閱讀內(nèi)容一定要和學生的年齡匹配,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滯后,所謂過猶不及。從年齡上說,低年級學生較喜歡讀配有插圖的童話、故事,高年級學生則較喜歡讀歷史題材的傳記、小說等。從性別上說,女生喜歡讀童話、民間故事為多,男生喜歡讀科幻小說、歷史故事、人物傳記。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從滿足其喜好入手,向?qū)W生推薦引讀。逐步拓展其讀書范圍。
(三)開展閱讀評比
通過推薦讀書目錄,為每個學生制定讀書計劃卡,請家長進行監(jiān)督。按照讀書量,每周評比讀書之星,每學期評比“讀書小博士”、“讀書小碩士”、“讀書小學生”榮譽稱號。通過評比,激發(fā)孩子們的讀書興趣。
通過學習合理的讀書方法,制定嚴格的讀書計劃,并對閱讀進行跟蹤監(jiān)督并評比,一定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 美]莫提默·J.艾德勒,[美]查爾斯·范多倫著|郝明義,朱衣譯 /2014-12-31/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2]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