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教師必須對傳統(tǒng)教學中適合所有學生的標準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進,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學習興趣、愛好等因素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特點和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切實使所提問題符合他們的認知水平,為他們設定不同難度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 分層教學 策略
當代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講過,“每一名學生都應當在其自身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域得到充分的成長與發(fā)展”,這句話充分揭示了分層教學活動的科學性與必要性。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基礎和能力的差異性是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如何使教學活動更加適應全體學生,是提升教學成效的重要方面。
1 分層教學的內涵
高中生的個性差異以及語文學科的特征決定了高中語文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進行授課,這就是所謂的語文分層教學。具體來說,分層教學就是根據班上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在此基礎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標準,激發(fā)全班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2 分層教學的現實意義
2.1 高中語文分層教學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模式
高中語文分層教學涉及到高中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是在保持傳統(tǒng)班集體的層面上進行的差異化教學策略,大大地豐富了高中語文的教學模式。
2.2 高中語文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深化和發(fā)展
分層教學的成功實施驗證了因材施教教育教學方式的正確性。高中語文分層教學以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為基礎,有利于啟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班級整體語文成績。
2.3 高中語文分層教學有利于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
個人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力不同,部分對文言知識興趣濃厚的學生可以重點研究文言知識,對具有寫作天賦的學生有望成為作家,具有高超語言天賦的學生可能發(fā)展成為主持人等等。
3 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
3.1 分化學生能力,采取分層教學
高中語文教學中,具體的分層十分重要,在對學生進行劃分層次之前,為了保證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教師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對全班每個學生學習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具體的學習能力,以及實際的學習狀態(tài)和性格差異還有自主探究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調查和分析,圍繞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目標和任務,將學生分為A層和B層,A層為能力較差,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B層為認知能力較強,基礎知識較為扎實。每一個學生都是鮮活的個體,各有所長,劃分層次時并不能單純地以考試成績進行劃分,而應綜合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認知能力、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等多種因素分層。比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于A層學生要求他們會閱讀基本語文課文以及文體知識,再根據課后的練習題鞏固認識能力。而對于B層學生的基本要求是在掌握語文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盡量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夠更深一層體會文本的內涵。在教學中,只有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自身條件來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提高。
3.2 設計分層教學的具體內容
在高中語文分層教學中,首先應做好教學準備,能夠預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針對問題應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然后教師應制訂出完善的教學計劃。實施分層教學法應根據學生的分層情況分為兩步進行教學:第一步主要是針對A層學生進行設計:如:設計問題時,可以由低層向高層逐步深入,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如果積極回答問題,則還會受到表揚和鼓舞,另外,對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也有很大的幫助。第二步主要是針對B層的學生,對于B層的學生在進行設計問題時,則應提出一些有爭議的問題,然后引導刺激學生積極地參與思考,還應該讓學生各抒己見,同時還應該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變更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通過分層設疑,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卮鸪晒Φ膶W生自然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回答錯誤的學生也得到了鼓勵和鍛煉,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整個課堂學習的效率。
3.3 語文練習要采用分層教學
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運用階梯原理進行分層布置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步驟,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只有通過布置的作業(yè)才能進一步鞏固。根據A、B兩個不同的學生層面,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和布置作業(yè),對于A層學生,一些較為簡單的基礎題是必要的,只要通過稍加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的喜悅,而鞏固基礎知識也通過訓練加以提升。對于B層學生,在基礎的層面上加以提高,可以適當地向高難度進行挑戰(zhàn),調動其積極性,提高其自學
3.4 分層考核評價,體現因材施教原則
開展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就是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積極情感成為提升學習動力的內在因素。在這一點上,分層考核評價是重要的方面,按照學生的基礎與能力分別確定考核評價的標準,能夠讓學生相對容易地獲得成功,尤其是對于中低層次的學生,降低考核的難度與表揚激勵的門檻,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就會增強上進心,并依靠自己的努力順利完成學習目標。同時,強烈的成就感會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產生不可忽視的作用,這樣的積極因素能夠在高中生緊張的語文學習中發(fā)揮催化與潤滑的作用。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困生可以看到學習的美好前景,否則長期處于較低分階段,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難以被激發(fā)出來,不利于語文教學活動的深入。在表揚激勵方面,教師應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調整,對優(yōu)秀生主要激勵其向著更高目標層次邁進;對于學困生,則側重于幫助其樹立學習自信心,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結束語:采取分層導學教學方法的目的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重點在于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讓每一個學生都全面持續(xù)發(fā)展,進而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努力鉆研教材,充分考慮問題的深淺程度和學生的差異,對于語文課堂的實際操作,要隨機應變,結合學生思維方式的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童孝文.高中語文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及具體措施[J].成功(教育),2012(22)
[2]郭安蘭.新課程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探討[N].學知報,2011
[3]冒建華.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成功(教育).2010(11)
[4]李順琴.加強學法指導提高自學能力[J].成功(教育).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