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之本。從近幾年中考的趨勢來看,詞匯運用試題的比重越來越大,詞匯教學的有效性給了我們英語教師很大的思考空間,也讓我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本文對詞匯的重要性及現(xiàn)今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并且就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闡述了自己的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詞匯 教學 有效性
詞匯是語言的最小意義單位,就像磚頭是建筑物的最小組成單位一樣。人類思維活動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詞匯進行的。不熟練掌握詞匯,就不可能掌握一種語言。一個人掌握詞匯的多寡和牢固與否,影響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他思想表達的豐富與準確程度。從這個意義上講,詞匯量的掌握就代表外語水平。英國著名學家曾經說過“: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Without grammar,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nohing can be conveyed.)。一個詞匯貧乏、詞義含糊的說話者,無論語法多么熟練、發(fā)音多么標準也無法與他人進行有意義的交流,離開了詞匯的語言就不再具有生存的意義了。其次,詞匯學習也是未來生活的要求。隨著經濟、貿易的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日趨頻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的一座橋梁,這更堅定了詞匯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語詞匯中,有許多單詞在不同的句子和語境中表達出來的意義也完全不同,所以講授單詞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語境中,使學生知道什么時候使用這個詞,該怎么使用。然而有的教師為圖方便,只知道一字不漏地教授單詞,簡直成了“詞典專家”。例如教“dark”這個單詞,教師只告訴學生:它可以做名詞,意思是“黑暗”等;可以做形容詞,意思是“黑暗的、深色的、棕黑的、神秘的、無希望的、悲傷的、無精打采的、未啟蒙的、意義不明的、曖昧的……”,卻不結合語境具體講解,讓學生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再次,教師平時對學生的詞匯也抓的很緊,但不管從中考或者平時考試中,我們可以看到詞匯運用這一塊失分還是較多,教師平常的詞匯教學的有效性令人質疑。
為此,根據教育學和心理學有關理論要求,結合初中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實際需求,教師應該運用合理的教學舉措來提升詞匯教學的有效性。以下是本人近年來在詞匯教學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第一,要重視音標教學
現(xiàn)行新教材是在學完26個字母之后,把國際音標分散在每個單元中去學習,學生一開始接觸的是單詞本身,而不是這個詞的讀音。因此,我在教七年級starter部分時,就有意識的滲透音標教學。先從元音字母發(fā)音開始,每節(jié)課花10分鐘教三到五個國際音標。教音標時并不是純粹的讓學生學會認讀音標,而是讓學生在單詞中認讀音標。比如說,我教完音標/ ? /時,我會寫出幾個簡單的單詞讓學生拼讀,尤其是他們小學時學過的一些單詞,大部分學生會讀的單詞,像bag ,hat等,加強他們對音標的記憶。然后在第二天除了復習之前學過的音標外,再增加新的音標,循序漸進,在完成starter教學任務時,學生的元音音標也大致上都學完了。至于輔音,在教元音拼讀時已經讓學生接觸的比較全面了,學生學起來也顯得比較的輕松。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都會在上新課前先布置學生自己看音標,拼讀單詞,然后課前抽2-3分鐘來檢查學生拼讀的情況。若他們拼讀有錯誤就及時給予糾正。若學生的表現(xiàn)很棒,給予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其次,要傳授用音標記單詞的方法。學生一拿到單詞就會搖頭晃腦地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去背誦。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只能是瞬時記憶,對于長期記憶并不適用。我在教單個單詞時,會將元音字母地音標標出來,讓學生有意識地通過單詞的讀音來記憶單詞。而我在黑板上寫單詞時,也不會獨立地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寫,而是一個音節(jié)一個音地寫。我也會在課堂上拿出一些有拼寫規(guī)律的,長的單詞讓學生記,長的單詞學生絕對對望而怯步,如比說,congratulation,我會邊讀邊寫con-gra-tu-la-tion,引導學生通過音節(jié)來記憶,而且讓學生知道,大部分單詞中tion都是發(fā)/ ??n /的音。然后我就再舉個例子讓學生記,如traditional.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很快的就記住了單詞。
第二,創(chuàng)設情境
把詞匯放到具體情景中進行教學,使學生通過情景來聯(lián)想、體會和理解詞的意義,掌握詞的用法。這樣,對培養(yǎng)學生的集中注意力,刺激其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有很大的作用。首先,教師要把詞匯的詞性分類清楚,如教名詞時,教師可以通過直觀呈現(xiàn),即利用實物、圖片教詞匯,既形象,又生動,又可以節(jié)省時間。比如說,在教授水果類的名詞時,教師可以提一袋水果或者是模型水果,然后創(chuàng)設水果展示會的情境,讓學生學習詞匯,并將水果放在不同的位置讓學生說出單詞,如將蘋果放在地上,放在椅子上,放在桌子上,通過位置的變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很容易的記住單詞。教動詞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活動類的情境,如在教八上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時,教師可以設計trip這個話題,列出表格供學生討論。
通過brainstorm的方式讓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所有動詞以及有關trip的詞匯。教師在學生的交流中不斷地引出新單詞或者詞組,很自然,學生也容易接受。在這類真實的語境中,教師既是演員又是導演,學生置身于他們熟悉的日常交際情景中,真正參與活動,有身臨其境之感,能自然而然地學習新詞。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英語進行教學,用英語來解釋單詞、句子等,并用英語設置交際情境來啟發(fā)學生用英語思考,這也是一種情境聯(lián)想詞匯教學策略。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教師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教學。因為中學生身處的環(huán)境是說漢語的環(huán)境,如果在每天一節(jié)英語課上已不能完全接觸英語,沒有一個說英語的環(huán)境讓他們鍛煉和培養(yǎng)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更別提課后能說得更多。而這種英語解釋法正符合了用聽、說向大腦輸入大量語言材料的要求。英語解釋法是用簡單的、學生們已學過的、熟悉的詞匯來解釋新的單詞,使學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掌握新單詞的聽、說、讀、寫。比如說,教授streess out一詞時,教師就可以用學生之前學過的tired一詞,或者通過句子,如Students have too much homework to do,they will feel stress out.來幫助學生理解。再如,heavy一詞,可以用fat來解釋或者說A man who eats too much,but never does exercise,so he is heavy.這樣用簡單英語解釋單詞,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聽力,而且舊的單詞能得到反復重現(xiàn),也使學生找到了同義詞,了解更多的詞匯知識。
總之,詞匯作為語言的基石,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化,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學習和掌握詞匯,并且要注重檢查機制的有效性。同時,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一切新穎、有效的教學都值得積極大膽借鑒與嘗試,并不斷進行總結與運用,進而切實提高外語教學水平,使學生在初中階段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余德敏.探索英語詞匯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2
[2]賈砍萍.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