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人們對課堂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探索不斷深入。當前我們進行高中歷史課堂改革,首先必須樹立全面的觀點,客觀分析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和著力點,科學地改革。同時,尊重歷史學科規(guī)律,科學的進行歷史課堂教學。其次,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以提升課堂知識傳授效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再次,教師必須堅持不懈地、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
【關(guān)鍵詞】課堂改革 教學有效性 全面的觀點 尊重規(guī)律 有效溝通 學法指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日益深入。長期以來,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們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我們大家對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大多是針對具體的一堂課的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教學過程中,局部的一堂課的教學探討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我們進行課堂改革,最終目的是要提高教學有效性。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課堂改革,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學有效性呢?
一、樹立全面的觀點,尊重歷史學科規(guī)律,科學的進行歷史課堂教學
我們在進行課堂改革的時候,往往很多人都會把目光關(guān)注到具體的一節(jié)課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設(shè)計好。我們學過歷史都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要學好歷史,有良好的歷史分析能力和歷史思維,一定是建立在對大量歷史史實系統(tǒng)掌握基礎(chǔ)上的。歷史的學習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來不得半點虛假。沒有大量的歷史基礎(chǔ)知識的儲備,學習任何史觀、史學方法,都只是空中樓閣,更談不上歷史知識和能力的遷移運用了。而當前無論是高考、還是省水平測試,都非常關(guān)注對學生歷史分析能力、歷史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的考查。我們能否培養(yǎng)好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我們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衡量標準。
當前,進行課堂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改變的觀念:要樹立全面的觀點,尊重歷史學科學習規(guī)律,科學地進行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要進行課堂改革,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以全面的觀點來看問題,把整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看作一個整體,根據(jù)歷史學科學習規(guī)律,對整個高中三年的歷史課堂進行科學規(guī)劃,而不能只注重眼前的某一個階段。高中階段歷史三個必修模塊和兩個選修模塊的所有歷史內(nèi)容,要按照新課程三維教學目標去完成好,這是我們高中歷史教學最終要實現(xiàn)的目標。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重要保障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等多種教學形式。在課堂上,教師教學是否有效,關(guān)鍵要看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也就是說,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要進行有效溝通(即通過聽、說、讀、寫等思維的載體,通過演講、對話、討論等方式準確、恰當?shù)乇磉_出來,以促使對方接受),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教學,甚至達到高效教學。因而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除了課前教師的精心備課、設(shè)計之外,關(guān)鍵還看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有效程度。無論多么完美的課堂設(shè)計,在課堂中,教師不能有效的和學生進行知識的交流溝通,最終學生收獲甚微。這樣的課堂教學有效性仍然是非常低的。所以課堂教學無定法,不管使用什么教學方法,只要學生能有效地接受知識,提升能力,就是有效教學方法,這樣的課堂就是有效課堂。
三、堅持不懈地、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現(xiàn)在90后學生,家庭條件好了,不愁吃穿。因而對于學習的動機和壓力比起之前的學生都小了很多。在學習上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花更多的精力去鉆研學習,只是應付完每天的作業(yè)就算是完成任務(wù)了。因而盡管他們已經(jīng)接近成年了,但是很多學生,基本的學習方法還是非常欠缺,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越處熢趥魇跉v史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我們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長期不懈地、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以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
通過課堂中學習方法的不斷滲透和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維和學習習慣,從而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提升學生學習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的效率。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
總體說來,我們進行課堂改革,首先教師要樹立全面觀點,宏觀地對課堂進行正確認識,合理規(guī)劃。按照歷史學科本身特點和規(guī)律進行科學的教學。教師通過調(diào)查研究,改進課堂與學生的交流,實現(xiàn)課堂與學生在知識上的有效溝通,從而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有效的接受知識。這樣從教師的“教”的角度,有利的保障了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知識。此外,根據(jù)當代學生學習特點,教師堅持不懈地、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從學生“學”的角度,也切實保障了學生能夠更加有效的學習。在這樣的歷史課堂中,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得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得到真正提高了。
參考文獻
[1]戴文君.《充分的學情分析是實施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例談新課程背景下“學情分析”問題》.[J].《歷史教學問題》,2011年,第3期.
[2]劉艷茹.《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體會》.[J].《教海探航》,2011,總第6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