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保護幼兒的安全與健康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兒期的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在此階段要采用多途徑多渠道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如: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滲透安全教育形成隱性的指導;通過講解生活常識,使幼兒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開展游戲活動,讓幼兒學習和鞏固自我保護的技能;通過隨機教育及模擬演習等方面學習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
【關鍵詞】自我保護 安全意識 健康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憋@然保護幼兒的安全與健康已成為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兒期的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但由于他們身體各方面的發(fā)育還不夠完善,動作的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較差,又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和戶外活動中很容易發(fā)生一些意外傷害。為了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幼兒順利成長,我們應從幼兒幼年起就堅持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使幼兒形成自我安全意識
幼兒園的環(huán)境是關注幼兒的健康和安全的,我們教師每學期都與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室內外環(huán)境,其中包括“安全”教育環(huán)境,對幼兒進行直觀、形象而又綜合的教育,起到隱性指導的作用。
如:在一次盥洗活動時間,我發(fā)現(xiàn)幾名幼兒在室內亂跑,發(fā)生了相撞的事情,于是借機與全體幼兒進行商量,尋找班級每個角落不安全的地方,在此過程中引起幼兒對不安全因素的關注,并引導幼兒自行設置標志,貼在能夠引起大家注意的地方,開始很多幼兒對安全標志不敏感,我們就從認識安全標記入手開展了系列活動:認識安全標志--設計安全標志--張貼安全標志--搜集安全宣傳畫--鼓勵親子制作安全手抄報全園共享等活動(在班內的多媒體電源及空調等物品上張貼了禁止觸摸的標記;在窗臺張貼了禁止攀爬的標記等),自行創(chuàng)設了安全的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增強了保護能力。
二、通過講解生活常識,使幼兒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幼兒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huán)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過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變消極躲避為積極預防,就能夠使各種意外傷害發(fā)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借助圖片、宣傳冊、故事等形式向幼兒講解有關的安全知識,比如認識交通安全標志,使幼兒懂得最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討論110、119、120電話的撥打方法和報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幼兒間討論玩電源插座、玩煤氣、玩家用電器等危險物品的危害;不能在樓梯上玩耍,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要遠離變壓器、建筑工地等危險的地方,有事應告訴大人,以防止意外事故等等。生活常識的學習,增加了幼兒的知識量,使幼兒學到了自我保護的方法。
三、開展游戲活動,讓幼兒學習和鞏固自我保護的技能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將自我保護的學習內容融入游戲之中,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生活智能。如:通過幼兒情景表演《不能跟陌生人走》讓幼兒認識到外出時要跟著大人,以避免發(fā)生危險,我們請兩名幼兒扮演陌生的叔叔手中拿著玩具,對幼兒說:“小朋友,我是你爸爸的同事,走吧,我們帶你去找爸爸,瞧,我們這還有玩具呢”小朋友搖搖頭說:“我不認識你們,我不走”,在情景表演中懂得不論陌生人怎么引誘,都不要和陌生人搭話,更不能跟他們走,鞏固自我保護技能。
四、在隨機教育中滲透自我保護意識
日常生活活動可隨機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如:在戶外活動時對在高處往下跳,不好好走路的幼兒,老師要隨時提醒,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活動。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突發(fā)、偶發(fā)事件也是進行自我保護教育的生動素材。如:一次教育活動中,外面突然下起雷雨,轟隆隆的雷聲轉移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隨機我們便開展了“打雷了怎么辦?”的話題討論,在幼兒激情的討論中展開滲透“防雷避險知識教育”活動,內容包括:講解雷電的產生、易遭受雷擊的建筑物和物體、個人防雷基本原則、室內外防雷措施、雷擊后的緊急求救方法,認識并繪畫雷電標志等。整個教育過程以幼兒觀察--講解—表演--教師總結為主線,通過生動的語言和動作表演使幼兒學習到了如何更好的防雷電知識,同時也了解了雷電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整個過程中,幼兒積極參與,發(fā)表意見,并繪畫了雷電的標志,使幼兒對雷電知識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提高大家的防雷意識和自我安全保護意識,為大家安全度過雷雨季節(jié)打下了良好基礎。
五、通過多媒體和實踐演練調動幼兒學習興趣
通過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結合聲音和形象的畫面使幼兒鞏固自我保護的多方面知識,如結合多媒體向幼兒宣傳防電、防震、防火等方面的知識,同時為幼兒搜索一些畫有安全與危險事物的小圖片,如火、藥、熱水、食品、玩具等,請幼兒自己來區(qū)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組織幼兒通過視頻讓幼兒了解了一些有關自然災害的危險,從而給幼兒滲透如何預防和自救逃生,我們每學期都開展“逃生演習”,提高了幼兒對事情的預見性,預防悲劇的發(fā)生。
多途徑、多渠道的安全教育活動,使幼兒鞏固了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進一步了解了基本的抵御危險、防范侵害、應對突發(fā)安全事件及進行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為幼兒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和突發(fā)安全事件中正確應對的好習慣打下了基礎,最大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發(fā)生和減少安全事件造成的傷害,以保障幼兒平安健康成長。
總之,加強安全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關系到每個幼兒的安全和健康,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平安。因此,每個保教工作者要從小事抓起,將安全的活動放在第一位,防患于未然,去除一切可能發(fā)生在幼兒身邊的危險因素,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指導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