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形式。3-6歲正是語言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而幼兒故事作為每一位幼兒最喜歡且容易接受的一種文學形式,它蘊涵著豐富的認知、情感、審美等方面的價值,對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擴大幼兒的知識面,促進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發(fā)展均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關(guān)鍵詞】語言 幼兒發(fā)展 故事教學
德國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有句名言:“語言是存在的家”,的確,語言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形式。心理學研究表明,3-6歲正是語言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而幼兒故事作為每一位幼兒最喜歡且容易接受的一種文學形式,它蘊涵著豐富的認知、情感、審美等方面的價值,對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擴大幼兒的知識面,促進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發(fā)展均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一、開展故事教學對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幼兒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階段,而且,我班幼兒大多數(shù)來自農(nóng)牧區(qū)4-5歲的幼兒,他們有的剛剛脫離家庭,走入陌生的環(huán)境,面對陌生的人,難免會產(chǎn)生膽怯、羞恥心理,再加之地處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幼兒,平時在家中與家長用藏語交流,入園后,根本聽不懂漢語,在沒上幼兒園之前,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與周圍的孩子進行交往;到了幼兒園進入集體生活后,他們向往與其他孩子交流、溝通,但是又沒有交往的經(jīng)驗,有孩子看到別人帶的玩具,很想玩,但是不知道怎樣用語言去交流、溝通,所以就動手去搶;有的孩子想與別人做好朋友,但是不知道怎樣去表達,就只會拼命地抱著別人,以至于被誤會成他在打某某小朋友……種種現(xiàn)象表明幼兒缺少語言方面的交往能力。為了減少這些現(xiàn)象,使幼兒與幼兒之間能有良好的交往方式,我選擇了故事《門鈴響了》中的小兔子是怎樣有禮貌地敲門,怎樣有禮貌地與別人進行語言交往;又如故事《粉紅鴨》中的粉紅鴨從一只不會與人交往的小鴨子,如何通過語言的交往,最后變成了一只活潑可愛,喜歡與人交往的粉紅鴨等等,通過故事呈現(xiàn)給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幼兒不會主動自覺使用禮貌用語,再加上地處鄉(xiāng)鎮(zhèn),幼兒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模仿了一些較為不雅的語言行為,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講故事來逐步認識自己的行為方式,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3~6歲的幼兒恰恰處在生理和心理成長的重要時期,他們好模仿。幼兒故事就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語言老師”,所以在選擇故事上也要花一定的工夫,故事內(nèi)容要貼近幼兒生活,易于幼兒理解,針對本班的特殊性,我專門講述和播放最吸引幼兒,能開啟幼兒心靈的幼兒故事如《白雪公主》、《您早》、《哥哥》等這些故事為幼兒提供了一面鏡子,讓幼兒借助角色形象知道什么樣的行為會給自己造成懲罰、痛苦,什么樣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尊重。
二、通過觀看故事,讓幼兒復述故事內(nèi)容,并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和角色,通過復述故事來提高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并能通過游戲來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園新綱要》指出“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故事里的角色形象具有鮮明的對比性,我們主張讓幼兒通過親身表演和體驗游戲來促進幼兒的語言。如果只讓幼兒聽故事,而不試著讓他們講故事,就不能很好地發(fā)揮故事的作用。幼兒在傾聽完三遍故事后,能理解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記住故事中的重要人物,這時可以讓幼兒嘗試著復述故事。
在實踐中,我改變了以往教學中老師設(shè)計問題讓幼兒來回答問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把提問題的主體留給了幼兒,讓幼兒觀看完故事后通過互動和同伴交流,來提高幼兒的交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起初,教師可以用提問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故事的重要情節(jié)以及發(fā)展過程,把握好故事的整體。但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盡量讓幼兒自己組織語言,概括性地復述故事內(nèi)容。當幼兒基本掌握故事內(nèi)容后,就可以讓幼兒自己組織語言復述故事了。幼兒剛學習復述時只能講出故事中的片段,教師可以通過語言引導,讓幼兒把這些片段連接起來。通過多次的復述訓練,幼兒慢慢地能從復述片段過渡到復述完整的故事。在復述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語言組織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且通過扮演角色,讓幼兒記住故事中的人物對話和形象,如在童話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展現(xiàn)給幼兒的是兇惡、丑陋,而白雪公主在幼兒心中是善良柔弱的。在故事表演中我也曾遇到這樣的事:講完故事《白雪公主》后,我請一位小朋友來復述故事內(nèi)容,基本能用自己的語言講出來,但請小朋友們進行白雪公主角色扮演時,孩子們都齊刷刷地舉起了小手,而當我問誰來扮演王后時,一個都不舉手。為了使游戲能繼續(xù)進行下去,我請了一個孩子,可她卻說:“老師,我不要扮演王后!”我問她:“為什么呀?”她說:“王后心眼太壞了,大家都不喜歡她”。又如故事《撒謊的小狗》,幼兒對小狗一點都不喜歡,但對其它的小動物特別受歡迎,由此可見,幼兒故事在幫助幼兒組織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影響幼兒的審美能力,讓幼兒知道什么是丑陋的,什么是美好的,幼兒故事在教學中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
故事教學作為幼兒園中的一種重要教學形式,無論是教材的選編、目標的制訂、過程的組織,還是組織的技巧等方面都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一起來關(guān)注幼兒園故事教學,使其在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中起到更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