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眾所周知,樂理與視唱練耳是音樂專業(yè)中理論與實踐結合,技術性很強的學科,也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更是為學生以后的音樂實踐、專業(yè)學習打基礎的重要方面。但是,一直困擾著廣大音樂教師的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很多學生打不下堅實的基礎,嚴重不利于高效音樂課堂的順利實現,也不利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形成。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從思想上認識到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對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產生的影響以及如何將多種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和論述,以確保高效樂理與視唱練耳課堂順利實現。
[關 鍵 詞] 中職音樂;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方法;必要性;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02-0138-02
樂理與視唱練耳可謂是學生學習音樂其他部分的基礎,也是學好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保障。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展現學科的價值,也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為了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選擇好樂理與視唱練耳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方法進行論述,以為學生基本的音樂素養(yǎng)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以往簡單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利于學生音樂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就是說,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要改變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法,要選擇多種、有效的方法來重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樂理與視唱練耳課堂的教學質量。那么,為什么要對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呢?
(一)舊的教學方法欠缺活力
根據上文我們可知,“講述式”教學法是課堂唯一的一種教學方式,導致課堂比較沉悶,學生享受不到學習的樂趣,也不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嚴重不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所以,“改變”就成為主旋律,這也是為什么要進行教學方法方面研究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二)以往的教學方法與課改理念相悖
一直以來,我們所采用的灌輸式、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堅持貫徹落實的是“以師為本”的教學理念與現在課改所提倡的“以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是不一致的,也不利于學生健全地發(fā)展。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要重新將多種教學方法應用到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中,以確保學生在精彩的音樂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綜上可以看出,轉變樂理與視唱練耳課堂的教學方法就成為影響課改理念、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所以,在研究教學方法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的就是為什么要轉變教學方法以及轉變方法的重要性,這樣才能為新的教學方法的高效應用做好前提和保障工作,進而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基礎性工作。
二、如何在樂理與視唱練耳中選擇有效教學法
(一)小組教學法的應用
小組教學法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也是凸顯學生課堂主體性,加強生生交流的一種有效課堂教學方法。所以,在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組,以確保學生在交流、在互相學習中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同時,也為高效音樂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音的強弱”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了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我選擇了“小組教學法”,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對“節(jié)拍、節(jié)奏、拍子與拍號的種類、節(jié)奏的特殊劃分”等相關的知識進行交流、自主學習,同時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歌曲進行分析和劃分,這樣的自主學習過程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二)接替唱教法的應用
接替唱教學法是指讓學生一個接一個地唱,是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方式之一,也是凸顯學生課堂主體性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要鼓勵學生在接替唱中重新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為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視聽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一個升號的大小調及五聲調式”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為了提高學生的視唱和練耳能力,也為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在教學時,我選擇了“接替唱”教學法,組織學生以“歡樂頌”為例進行一個接一個的練習,如:
引導學生每個人視唱一節(jié),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視唱能力,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水平,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樂理與視唱練耳環(huán)節(jié),我們要相信學生,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搭建自主“唱”的平臺,一來能夠鍛煉學生的視唱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二來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時刻關注曲譜,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確保高效課堂順利實現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三)分層教學法的應用
分層教學法是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從自己原有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分層,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平臺,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目的就是要讓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掌握相關的音樂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同時也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五聲調式的音階特點”時,為了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音樂課堂活動之中,也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五聲調式的相關知識,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我選擇了分層教學法,首先,將學生分成了A、B、C三個層次,對于A層優(yōu)等生來說,我選擇的是自主學習模式,目的就是讓學生結合之前所學的知識,對五聲調式的特點、骨干音、音級標記等相關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并進行自主練習。對于B層中等生來說,我選擇的是小組學習法,目的就是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掌握五聲調式的相關知識,進而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C層的學困生來說,我們選擇的是講授式教學法,目的就是要確保學困生輕松地掌握知識,提高音樂學習能力??梢?,這樣的分層教學不僅能夠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而且也能促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學習的樂趣。
當然,除了上述的三種教學方法之外,我們還可以將“變唱名法”“微課教學法”“記譜法”等教學方法應用到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之中,以確保學生在多種教學活動中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同時也為學生健全地發(fā)展做好保障工作。
綜上所述,改變音樂課堂教學方法,有效地將多種教學活動應用到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中,以展現課程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傊?,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做好教學方法的研究工作,要確保每種教學方法的價值最大化,同時也為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做好保障工作。
參考文獻:
王穎.變革教學方法,提高高師視唱練耳教學質量的新嘗試[J].文教資料,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