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全國高校的不斷擴招,職業(yè)學校的生源愈來愈受到影響,而職業(yè)學校的門檻不斷降低,職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一屆不如一屆,體現(xiàn)最明顯的就是數學學習情況越來越糟糕。而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高考成績。針對這種實際情況,仔細思考并結合教學經驗,認為要使學生盡快適應職高階段的學習,應強化職高、初中之間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的鏈接,幫助學生建立起適應未來的學習方式。
[關 鍵 詞] 高中生數學;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02-0124-01
自2002年起,一直承擔職高對口升學班的數學教學工作?,F(xiàn)就職高生數學學習現(xiàn)狀、對他們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及所運用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探討。
一、清楚認識職高生數學學習的現(xiàn)狀
1.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數學缺乏興趣,意志薄弱,對學習成績的要求不高。與初中相比,職高數學的難度加大,許多學生適應能力差,學習情感脆弱、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退縮不前,甚至喪失信心。
2.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概念模糊,公式、定理、性質不清,各個知識點互相孤立,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輕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沒有良好的審題習慣,加上運算能力差,基本上沒有掌握數學的思維方法。
3.學習方法不當,不少學生上課不能專心聽課,不主動思考,作業(yè)不認真,表現(xiàn)在馬虎、抄襲、字跡潦草等,解題不夠準確,步驟不完整,不懂的問題不鉆不問,學習被動,課前沒有預習,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復習、尋找知識間的聯(lián)系。
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師順利施教的必要條件,是調動“教”與“學”雙方積極性的一種內驅力。對職高新生的教學,首先不是忙于傳授知識,而是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努力創(chuàng)設“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教學意境,使學生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體驗愉快和振奮,進而喚起對學習的興趣。多給學生介紹數學、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故事,創(chuàng)設“數學問題”情境,激發(fā)認識興趣和求知欲,使他們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轉變觀念,更新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必須是多面的、豐富的,教學必須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一)多鼓勵與贊美,讓學生找到自信
課堂教學應該是在一種寬松、民主、平等、尊重、和諧的氣氛中進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問多,許多學生也知道要積極思考,但回答問題時,通常職高生缺乏自信,不敢開口,此時教師應多鼓勵。在教師真誠的鼓勵下,學生不好意思不回答,也不會回答“不知道”。當學生回答問題只要有些道理,就應及時給予肯定、贊揚,“好極了”“真棒”“真了不起”之類的語言可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即便是問題回答得錯誤,也不能加以批評,應鼓勵學生搞懂后下次再給機會。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展示,人格得到健康發(fā)展,自信心得到增強,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和實踐中來。
(二)改進教學方式,引導主動參與
在數學教學中,采用“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教學步驟。另外教師應多給學生介紹學習的方法,盡量引導他們思考問題給足必要的時間。通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從中獲得終身受益的數學知識。切忌操之過急,更不要拼命把自己掌握的知識盡可能全部傳授給他們,學生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理解,怎能接受,更不用說消化了。
(三)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新課程改革要求“讓人人學有用的數學,讓人人掌握必需的數學”。要重視對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點。對于基礎差的職高生來說,數學教學更不能好高騖遠,要重視教材、著重落實雙基訓練,根據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差異情況,傳授相應的數學知識,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學習更多的知識,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四)重視數學思維品質、思維能力、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
數學是思維的科學。每年的對口升學考試,數學題都側重考查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而許多職高生根本沒有基本的數學思維,對職高生思維的培養(yǎng)首先必須加強對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這個過程的實施,可先從課本的例題、習題中多挖掘。多變式、變通,然后對例題、習題的典型解法加以總結、回味與“提煉”,從而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
總之,對職高生的數學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僅靠學校課堂教學也是遠遠不夠的,要花大量時間與精力,要與社會、家庭的充分交流,才能更好地實施。
參考文獻:
趙芝英.對口升學數學復習教學淺談[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