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jié),又一次坐上高鐵,又一次項目派駐。做咨詢師5年多,差不多一直在路上,不禁感慨高鐵為出行帶來了多少便利。由于工作的原因,每年乘坐高鐵都不下30次,看著窗外飛過的樹木,也想起了這幾年為高鐵服務的林林總總——高鐵從最初的200公里/小時飛速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380公里/小時,工程師們從對知識產(chǎn)權不了解不重視到拉著咨詢師說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大小了,不僅高鐵在提速,工程師們的知識產(chǎn)權認識也在大幅提升著。
咨詢師搭上了高鐵,職業(yè)病也帶到了高鐵上
隨著高鐵“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知識產(chǎn)權工作贏來了新契機,知識產(chǎn)權咨詢師在各自的領域為高鐵“走出去”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也因為此,我們的咨詢師對高鐵有著更特殊的感情。
每次上車之前都要入神地關注飛馳而來的列車,不是為了早一步上車,而是習慣地通過車頭的外觀、大窗小窗的排列、受電弓的布置,快速判斷出要搭乘的是380A、380B還是CRH2A;上車環(huán)視一周,掃遍車上的各個角落,最后駐足在盥洗室盯著鏡子欣賞半天,千萬不要誤會我們的咨詢師有多愛美,那是在觀察盥洗室某個設備的布置;在其他乘客安放行李的短短時間里,咨詢師已經(jīng)了解了車頂上的導風板是中間布置還是兩側布置、座椅小桌和洗手間的布置形式,并在腦海里將看到的布置方式和檢索到的專利方案進行了對比……說來有趣,能這么仔細認真地觀察車輛的,除了高鐵領域的研發(fā)工程師就是我們知識產(chǎn)權咨詢師了吧。
正是一次又一次的高鐵旅途,為咨詢師提供了大量實物參考的機會,一上高鐵,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項目里的那些問題,很多難題也經(jīng)常是在高鐵上得到解決。不是夸我們多敬業(yè),只能說這已經(jīng)是一種職業(yè)病。
高鐵工程師與知識產(chǎn)權咨詢師,一次相見恨晚的會面
要說在高鐵上研究技術的,十有八九是高鐵工程師和知識產(chǎn)權咨詢師,那是因為這是兩個惺惺相惜的群體。工程師在咨詢師的“脅迫”下,完成了很多其日常繁重的研發(fā)任務之外的知識產(chǎn)權任務;咨詢師在工程師的幫助下,完成了一個個專利對比分析,與此同時,也給了工程師很多新的技術研發(fā)方面的啟發(fā)和指導。
當咨詢師在專利技術方案里無法自拔的時候,往往工程師的簡單技術講解,就能解決專利風險分析里的大問題;而當咨詢師在解釋專利方案的時候,總能聽到工程師驚喜地說“這個技術我們正在研究,苦于難以實現(xiàn)”、“這個構思很巧妙,值得學習”、“這樣的方案還能申請專利,我那幾個方案也該保護起來”等等。這些時候,那種豁然開朗、忽然頓悟的感覺讓我們愉悅和欣喜。
就這樣,咨詢師和工程師在一起,聊技術,談知識產(chǎn)權,從早聊到晚,從最初的陌生不理解,到最后的無話不談、配合默契。正是在彼此的交流、引導下,咨詢師出具了一份份風險排查報告、行業(yè)分析報告,為工程師研發(fā)提出了諸多寶貴意見,合理的專利布局策略;工程師也從中更加了解自己的行業(yè),在研發(fā)上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知識產(chǎn)權意識以及對競爭對手技術的敏感性,從而對自己研發(fā)創(chuàng)新方案進行更加合理的保護。
這是一次相見恨晚的相識,從此以后,咨詢師的通訊錄里多了一個好友電話,這個電話會時不時地響起,聊聊更多新的有趣的問題……
咨詢師遇上高鐵,為“走出去”時刻準備著
就在咨詢師樂此不疲地回答工程師問題的時候,其實他們也共同解決了很多關于高鐵“走出去”的知識產(chǎn)權問題。在這個總理賣高鐵的時代,咨詢師幸運地遇上了這個行業(yè),世界高鐵市場的格局已經(jīng)改變,中國高鐵正在走出國門。在這樣的形勢下,咨詢師已經(jīng)時刻準備著,為高鐵“走出去”掃除攔路虎、筑起安全帶。
說到“走出去”帶來的知識產(chǎn)權問題,不得不說我國高鐵技術發(fā)展的背景。我國高鐵技術引進自日本、德國和法國,在技術引進的基礎上經(jīng)歷了消化、吸收與再創(chuàng)新的過程。那么,當中國高鐵“走出去”時,是否能擺脫當年簽訂的協(xié)議約束是問題之一;產(chǎn)品是否已完全改進,在“走出去”時是否存在專利侵權風險,一旦侵權該怎么辦是問題之二;高鐵“走出去”之前是否為擴展海外市場形成嚴密的專利布局防止別人抄襲,或者是否已有強有力的專利應對“走出去”帶來的侵權問題是問題之三等等……這些都是咨詢師要考慮的問題,要時刻準備著,攻克接踵而來的新問題。
時刻準備著的,還有咨詢師對這個行業(yè)的執(zhí)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愛。一次特別有意思的經(jīng)歷,應該是對這份執(zhí)著的最好解釋。嚴冬臘月,咨詢師們剛剛完成一次與高鐵有關的專利挖掘項目,買好了高鐵票,算了算到北京的時間,晚上10點,嗯還不錯,到家還可以吃頓夜宵,順利完成了工作,能過個不錯的小年兒。誰知,在去往高鐵站的出租車上,手機響起,客戶焦急地問我們是否已經(jīng)上車,剛剛收到緊急任務要完成一個車型的知識產(chǎn)權分析,周末就要投入調研。咨詢師們相視一笑,退了高鐵票,給家里報了平安,出租車掉頭,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再次坐上高鐵,5天的派駐工作終于順利結束了,列車已經(jīng)徐徐開動,熟悉的全列禁煙的廣播再次響起,這回,終于可以安心回家過年了。與高鐵的這份情,還會在更多的派駐旅途中、更多的咨詢項目里延續(xù)著、濃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