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幼兒傾聽能力的強弱,影響著幼兒的學習和語言能力,在幼兒時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能為幼兒的終身學習、語言交流奠定基礎。那么,如何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呢?
一、“興趣”引聽
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只有當傾聽的內(nèi)容能引起幼兒的興趣時,才能充分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投入到傾聽活動中去。所以,把興趣作為傾聽的切入點,捕捉孩子的興趣所在,激發(fā)他們的傾聽興趣,才能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習慣。
案例1:每天電視節(jié)目中名目繁多的兒童食品廣告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由此,我常常組織孩子們說廣告,并讓其他孩子聽一聽他(她)是不是和電視里說得一樣?應該怎么說?這樣一來,孩子們傾聽的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不僅能認真傾聽同伴說的廣告,而且對電視廣告節(jié)目也會更有興趣地去傾聽,以便下次說得更好。
二、“游戲”輔聽
孩子天生喜歡游戲,把枯燥無味的傾聽訓練通過有趣的游戲形式加以練習,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案例2:做“傳話”游戲時,老師想好一句話,靠在在第一個幼兒耳朵旁告訴他,讓該幼兒一個一個傳下去,傳到最后一個小朋友,請他起來說你聽到了什么?做這個游戲時,在前一個幼兒將給你聽時,你一定要仔細聽清楚,并且要記住這句話,再傳給下一個幼兒,這樣就訓練了幼兒的傾聽能力。案例3:游戲“錄音機”,我說一句話,請孩子們做“錄音機”一字不差的重復一遍,比比哪只“錄音機”質(zhì)量好,孩子們在聽的時候就十分的認真,都想做最好的“錄音機”。這樣,通過有趣、愉快的游戲,孩子們傾聽的興趣被激發(fā)了,傾聽能力也逐漸提高了。
三“鼓勵”激聽
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幼兒對鼓勵非常敏感,適時、巧妙地說出稱贊的話,是對良好傾聽習慣的幼兒的肯定。案例4:記得有一次我在教歌曲《魚兒好朋友》時,我問到:“小魚的家在哪里”,我的話沒說完一個小朋友說:“老師我知道是小魚在水里游?!彼捯粑绰洌⒆觽儬幭瓤趾蟮叵蛭艺f到:“鯊魚在水里游”,“鴨子在水里游”,“烏龜在水里游”……孩子們一聲高過一聲,我不得不停下課,聽他們吵吵嚷嚷地表白。幾分鐘過去了,他們才漸漸停下來。我問:“你們聽清楚別的小朋友說的話嗎?”“他們是不是回答老師的問話?”。于是我對認真傾聽的幼兒進行了表揚。通過這一事件,說明了培養(yǎng)幼兒傾聽習慣的重要性。進一步引導學生不管是課上,還是日常交往中,要認真聽對方講話,理解了別人講話的內(nèi)容,不打斷別的談話,不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耐心地聽完,聽懂對方的話。
四、“家長”助聽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對幼兒各方面的培養(yǎng)離不開父母的配合,家園的共育。在幼兒良好傾聽習慣養(yǎng)成過程中,家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教師要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第一利用“智慧樹”將每天教給幼兒的故事、兒歌,詩歌等以書面文字的形式提供給家長,讓家長在家中讀給幼兒聽,或請幼兒在家中背誦,以鞏固在幼兒園中學到的內(nèi)容。第二請家長利用雙休日、假期,帶幼兒外出參觀或旅游,也可以帶幼兒到人多的集市或商店體會“人聲鼎沸”的感受;帶幼兒到圖書館,體會“鴉雀無聲”的感受等,讓幼兒在大社會、大自然中鍛煉幼兒的傾聽能力。這樣,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豐富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提高其對聲音的分辨能力,為模仿打下堅實的基礎。
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態(tài)度:播種一種態(tài)度,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我們應該針對幼兒的身心特點,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傾聽習慣,讓幼兒在傾聽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