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到語法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語法結(jié)構(gòu)和語法規(guī)則(知識),在語法學習方面,要求學生能掌握全部語法規(guī)則并熟練運用(口頭表達和書面習題)。參照《課程標準》:語法、語音和詞匯均屬于語言知識范圍,語法包括語法結(jié)構(gòu)(形式)、意義、功能,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語法項目表包涵名詞、動詞、構(gòu)詞法等詞類,句子種類,復合句等共計14大項,46小項。
初中畢業(yè)生應該達到的語法水平五級,具體要求為:理解附錄“語法項目表”中所列項目并能在特定語境中使用;了解常用語言形式的基本結(jié)構(gòu)和表意功能;在實際運用中體會和領(lǐng)悟語言形式的表意功能;理解并運用恰當?shù)恼Z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體時間和具體行為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描述時間、地點及方位,比較人、物體及事物等。
由此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法不單單指語法結(jié)構(gòu)和知識,語法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語法結(jié)構(gòu)、意義及功能。對學生語法的要求不應該是全部能運用,應該有“了解、理解、特定語境下的運用、能使用語言形式進行描述”等層次性要求,該要求對我們設定語法教學目標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要求。
語法教學初探。
回憶一下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一般是讓學生背會語法項目的定義、規(guī)則后輔以大量的練習題進行強化、鞏固性練習,達到掌握語法知識能答對題的目標。這樣方法過分強調(diào)了語法形式、知識,忽視了語法知識在語境中的運用,忽略它的表意功能;練習方法單一忽略學生的感受,教學效果不理想。針對以上不足,對語法教學進行了如下初探:
一、單元標題解讀法
單元標題是對單元主要內(nèi)容高度概括,通過對標題的分析可以引導學生對該單元的內(nèi)容進行梳理,形式知識脈絡,同時還可以進行知識的復習鞏固、擴展延伸。以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八年級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為例。從How often可以聯(lián)想到Adverbs of frequency;從Frequency聯(lián)想到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hardly,never,once,twice,every day;從exercise聯(lián)想到free time activities,進而復習該單元的重要詞組:read English books,help with housework,go shopping,go to the movies,watch TV,use the Internet,play sports,play computer games…
二、時間軸呈現(xiàn)法
與語言描述相比時間軸可以更加清晰、直觀呈現(xiàn)時態(tài)以及他們的位置關(guān)系,幫助學生準確掌握某一時態(tài)的意義以及理清各種時態(tài)的關(guān)系,時間軸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語法學習情況不斷的完善和豐富。如下是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的展示:
三、看圖說話法
該方法來源于對母語學習的模仿,首先讓學生觀察幾幅連續(xù)的圖片;其次要求學生使用某種語法規(guī)則或者語言形式對圖片進行描述;最后使用連詞等連句成篇。該方法通過構(gòu)建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嘗試使用語法中逐漸加深對語法結(jié)構(gòu)或語言形式的理解,同時避免語法學習的枯燥,增加英語學習興趣。
四、造句接龍法
該種練習法有兩種,一是連詞成句。教師提供幾個單詞或幾組詞組及標點符號,讓學生連詞成句,每一句單獨成句,句與句之間沒有聯(lián)系。如:①Julie/tall/than/you;②Julie/tall/than/you?二是連句成篇。教師每次提供一個單詞或詞組,學生以此進行造句,要求后句要與前句相關(guān)聯(lián),連句能成篇。T:tall.S1:I am tall.T:tall,but;S2:I am tall,but Lily is taller than me。T:tall,but,outgoing。S3:I am tall,but Lily is taller than me。We are both outgoing…
方法一屬于控制性語法練習,方法二屬于開放性語法練習;方法一較為簡單,強調(diào)語法使用的準確性,屬于低層次的訓練,方法二強調(diào)語法在語境中的運用,屬于綜合性訓練。
(1)創(chuàng)作訓練法。以生為本,要以學生為本,以生活為本,以生命為本,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可以對教材進行改造,讓學生運用語法進行創(chuàng)作,寫詩、作曲、作文等。以人教版三年制八年級上Unit 8 Will people have robots?為例。訓練目標:理解more,less,fewer的意義并運用恰當?shù)恼Z言形式描述人或物。課本材料:There will be fewer jobs for people because more robots will do the same jobs as people.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less fresh water because there will be more pollution in the sea.
學生創(chuàng)作:There will be fewer people but more robots in future's factories;The fewer people,the more robots;The more robots,the less pollution;The less pollution,the cleaner air.The cleaner air,the healthier life.
語法教學是教師基于準確的學習目標,提供給學生創(chuàng)造的機會,多樣化的練習,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創(chuàng)造性地嘗試運用規(guī)則,在體驗中使學生逐漸理解,內(nèi)化語法形式、意義、功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