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正在吃梨,突然發(fā)現(xiàn)有幾個梨爛了。我拿起一個爛梨,一刀一刀,把腐爛的部分削去,遞給小外甥。小外甥搖了搖頭,說,我不吃爛的。我說,我已經(jīng)把爛的都削去了,沒事的。他沒有再說話,伸手去拿沒有爛的梨。我伸手把他擋住,說,先把這些爛的吃掉,否則沒地吃。小外甥撒嬌地說,不吃就不吃。姐姐說,讓他吃好的吧,這些壞的,我們慢慢吃就行了。我白了姐姐一眼,然后若無其事地吃著爛梨,嘴里還說道,嗨!這梨,真甜,嘎嘣脆!
一會兒,小外甥來到我的面前,說,小姨,你聽過一個中國老奶奶吃梨的故事嗎?我看了看他。沒有吭氣。姐姐說,兒子,我沒有聽過,你說說。小外甥顯得有些興奮,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一個老奶奶有一筐梨,時間久了梨開始爛,每次她都挑那些爛的吃,一個一個又一個,一直把那筐梨吃完,結(jié)果,她吃了一筐爛梨,連一個囫圇的都沒有吃到。你們說,她傻不傻?。拷憬愀胶椭f,真是,夠傻的,她怎么不從好的開始吃呢?小外甥有些得意地看著我說,小姨,你看,連俺媽都知道。
我沒有立刻反駁,而是繼續(xù)吃著那個爛梨,邊吃邊吧嗒嘴。小外甥耐不住了,就問我。你說,我說得對不對?我把梨核遞給他,說,麻煩放到垃圾桶里。小外甥看了看我,接過去,又順手遞給了姐姐。姐姐說,你們真是大懶指使小懶。
這時,我說,你光知道老奶奶總是先吃爛梨這個結(jié)果,她為什么這樣做你想過嗎?小外甥說,那有什么啊,老糊涂了唄。我又問姐姐。姐姐有些猶豫地說,我想大概是不舍得吃。我說,大外甥,你媽基本說對了,在老奶奶眼里,梨是個稀罕東西。你問你媽,小時候吃過幾回梨啊。那個老奶奶不是不知道吃好梨,是她不舍得吃。那她為什么不舍得吃呢?因為她想留著讓別人吃,讓誰吃呢?當(dāng)然是她的孩子們。她先把爛的吃掉,這樣就能留著好的,等孩子們來了,不但有梨可吃,而且還能吃到好梨,這是老奶奶對兒女的一片愛心啊。
小外甥聽了我這番話,若有所思。又問,如果她沒有孩子呢?我說,沒有孩子也是這么個吃法。咱中國人講究用自己最好的東西招待客人,這個老奶奶一定想,說不定誰會到她家,鄰居的小朋友啦,遠(yuǎn)處的親人啦,甚至是一些不認(rèn)識的人,她想能拿出最好的梨給他們。
其實,即使不為這些,老奶奶還是這個吃法。小外甥又問,那又是為什么?我說,你想啊,如果總是先挑好的吃,時間久了,那些爛的就會徹底爛了,這是不是一種浪費呢?如果梨不爛,這個老奶奶可能一個也不舍得吃,梨爛了,也不舍得丟掉,這就是咱中國人的節(jié)約。
姐姐和小外甥都沒有再說什么。過了一會兒,小外甥說,小姨,給我削個爛梨吃吧。我站起來說,我有事,讓你媽給你削吧。姐姐和小外甥都笑了,我也笑了。